從小「睡枕頭」和「不睡枕頭」的娃,長大後有啥區別?差距不止一點點

2025年04月03日21:50:31 育兒 9515

我有兩個鄰居,他們家的孩子,都差不多大,家長也經常在一塊聊天。

樓下鄰居家孩子小穎,從出生沒多久就開始睡枕頭,家裡老人說孩子得「高枕無憂」,脖子不能懸著。

另一個是隔壁鄰居家小睿,他媽媽看了不少育兒書,說嬰兒脖子還沒發育好,不能早用枕頭,就讓孩子平躺睡。

剛開始,兩人看不出什麼區別,可等到五六歲一對比,那差距可真不是一點點。

從小「睡枕頭」和「不睡枕頭」的娃,長大後到底有啥區別?

從小「睡枕頭」和「不睡枕頭」的娃,長大後有啥區別?差距不止一點點 - 天天要聞

一:「睡枕頭」和「不睡枕頭」的娃,區別到底在哪?

①頭型差距明顯

很多家長,在孩子小時候不注意,一上來就給用枕頭,尤其是那種軟軟的、高高的成人枕頭。

結果孩子頭還沒長硬呢,一睡就是扁頭,甚至歪頭。

孩子的頭骨,在一歲以前特別軟,睡姿再一不注意,就容易造成「偏頭」「扁頭」,將來再想改可就難了。

反過來,那些小時候沒用枕頭、或者用得講究的孩子,頭型一般都比較圓,後腦勺飽滿,看著就精神、好看。

尤其是女孩,將來梳髮型都更立體,氣質也不一樣。

②脊柱發育影響大

人的脊椎,一出生是直的,到了三四個月才慢慢開始有頸部的生理彎曲。

如果太早用枕頭,等於強行給孩子脖子「折起來」,長期下來,脊柱容易變形,甚至影響站姿、坐姿。

很多孩子長大後總是低頭駝背,說不定就是小時候枕頭用得不合適留下的「後遺症」。

從小「睡枕頭」和「不睡枕頭」的娃,長大後有啥區別?差距不止一點點 - 天天要聞

③睡眠質量受影響

你可能沒注意,嬰兒的鼻子短小,氣道也比較狹窄。

如果枕頭太高,腦袋一壓,氣道受阻,容易導致孩子睡覺不踏實、出汗、夜醒頻繁,甚至有的還打鼾、憋氣。

睡眠不好,孩子情緒也不好,吃不好、玩不好,時間一長還會影響身體發育。

④呼吸系統容易出問題

很多人以為,只有成年人會被枕頭壓得喘不過氣,其實嬰兒更脆弱。

你想啊,一個剛出生沒多久的孩子,頭大脖子短,氣管細,給他墊個厚枕頭,他頭一偏,脖子一折,氣都喘不過來。

尤其是趴睡的孩子,更容易因為呼吸不暢出危險。

⑤影響外貌和自信

別覺得這說得誇張。有的孩子從小就因為頭型不好,被同齡人起外號、嘲笑,這種事現在還不少見。

尤其是女孩,長大後一紮馬尾、後腦勺一看,鼓不起來,就特別容易自卑。

人長得精氣神好不好,有時候真就是細節決定的。

從小「睡枕頭」和「不睡枕頭」的娃,長大後有啥區別?差距不止一點點 - 天天要聞

二:為啥會有這些差別?

很多老人都說:「我們以前哪講究這些,孩子不都這麼長大的嗎?」

話雖不假,但現在條件變了,娃的體格也不一樣了,育兒方式真得跟著變一變。

● 嬰兒頭骨軟,一壓就變形

0到1歲的嬰兒,頭骨還沒閉合,稍微一用力就會變形。

你就想像一下,一塊豆腐你放個石頭上壓一夜,會變成啥樣?

孩子的頭也是一樣。

● 頸椎沒定型,枕頭一墊容易「架脖子」

三四個月前的孩子,脖子還挺不起來,強行讓他睡枕頭,就跟你坐車打瞌睡一直頭低著差不多,時間長了誰受得了?

● 枕頭太高,容易堵住呼吸道

小嬰兒嘴小、鼻子短,躺著就不太通氣,枕頭一高,頭一歪,更容易憋得慌,不光睡不好,嚴重的還可能出事。

從小「睡枕頭」和「不睡枕頭」的娃,長大後有啥區別?差距不止一點點 - 天天要聞

三:不同年齡段,枕頭該怎麼用?

很多家長不知道枕頭怎麼選,乾脆隨便拿家裡一個墊上,這其實挺危險的。

● 0-1歲:最好不睡枕頭

這時候孩子脊柱和頸椎都沒發育好,平躺是最合適的。

如果覺得孩子吐奶多,可以在醫生建議下,稍微墊一層毛巾,注意通氣就行。

● 1歲以後:可以開始用低枕頭

孩子會自己坐、走的時候,脊柱基本開始有彎曲,這時候可以選擇薄、軟、透氣性好的枕頭。

厚度一般控制在2~3厘米,不要太軟。

可以選蕎麥殼、小米枕那類,軟硬適中,能隨著孩子頭型調整。

● 3歲以後:根據孩子肩寬選擇

隨著身高體重增長,枕頭可以慢慢加厚,加到與肩同高為宜。大概4~6厘米左右。

注意:不要直接拿大人的枕頭給孩子睡!大人用的枕頭不僅太高,材質也不適合孩子,容易壓迫頭部、影響血液循環。

從小「睡枕頭」和「不睡枕頭」的娃,長大後有啥區別?差距不止一點點 - 天天要聞

四:家裡老人最容易犯這幾個錯,得留心

很多奶奶姥姥帶孩子,喜歡「憑經驗」,一說不讓孩子用枕頭就不高興,說咱那時候不也這麼帶大的嗎?

但現在的孩子跟那時候可不一樣:

以前睡炕、睡草席,孩子愛滾,頭還容易轉來轉去,不容易壓扁;

現在基本都睡軟床、睡覺不動,一壓就固定了;

營養好,頭大了、身子重了,更容易偏頭;

所以啊,咱得勸老人一句,老經驗有用,但不能全照搬。真要心疼孩子,就得用對法子,不是啥都「早用才好」。

說到底,孩子睡不睡枕頭,什麼時候開始睡,怎麼睡,其實都是為了一個目的——讓孩子發育得更好。

咱們做家長的,有時候多留點心,就能讓孩子少走很多彎路。

枕頭雖小,作用卻不小,從頭型、脊柱到睡眠、呼吸,全都可能受到影響。

真正為孩子好的家長,都是從這些小事里下功夫的。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Nature | 寶寶打疫苗,腸道菌群才是「隱藏Boss」?最新研究揭秘免疫應答背後的關鍵力量! - 天天要聞

Nature | 寶寶打疫苗,腸道菌群才是「隱藏Boss」?最新研究揭秘免疫應答背後的關鍵力量!

引言您是否曾好奇,寶寶接種疫苗後,那小小的身體里究竟發生了什麼?疫苗如何激發免疫系統的強大力量,為孩子們的健康保駕護航?我們一直認為,疫苗的有效性主要取決於疫苗本身的質量和寶寶的身體狀況。然而,4月2日《Nature》的報道「Bifidobacteria support optimal infant vaccine responses」,卻揭示了一個令人意想
我們的故事,不過是黃粱一夢,消散在風裡 - 天天要聞

我們的故事,不過是黃粱一夢,消散在風裡

故事的開頭,總是那般美好。那是一個落英繽紛的春日,櫻花如雪般漫天飛舞,微風輕拂,將你的髮絲輕輕撩起。我們在那片花海中偶然相遇,目光交匯的瞬間,彷彿整個世界都停止了轉動,只剩彼此眼中的熠熠星光。此後的日子,如同春日暖陽下的溪流,溫柔而歡快。我們一起漫步在悠長的小
用溫暖打破沉默 走進「星星的孩子」的世界 - 天天要聞

用溫暖打破沉默 走進「星星的孩子」的世界

他們被稱為「星星的孩子」,是一個特殊的群體,沉浸在自己的世界。我們常常遺憾不能走進他們的世界,觸摸他們的靈魂。4月2日,在第18個「世界孤獨症關注日」之際,記者走進濟南特殊教育中心,用鏡頭和文字記錄....
他們犧牲時24歲、25歲、27歲、29歲…… - 天天要聞

他們犧牲時24歲、25歲、27歲、29歲……

這是一次穿越時空的對視他們犧牲時24歲、25歲、27歲、29歲、32歲……這些「年輕」的數字背後是守護平安的見證而今我們又「見」到了公安英烈微笑的臉龐你踏荊棘而去我們沐光前行每一個平安的日夜都是你生命的延續陳建軍(1962.08.01—1987.12.15)「全國公安系統一級英雄模範」生前系文山州硯山縣緝毒隊民警先後24次打入犯罪集...
幼兒園春日藝術節,師生用AI破解自然密碼 - 天天要聞

幼兒園春日藝術節,師生用AI破解自然密碼

極目新聞記者 肖楊實習生 邵格通訊員 劉歡 王晶「快看!琥珀里凍住了一隻彩虹甲蟲!」4月3日上午,武漢市青山區第一幼兒園的操場上,5歲的馮楚晴舉著找到的「昆蟲琥珀」沖向展台,手裡的「蜻蜓」在陽光下折射出幻彩光芒。這場將自然融入美育的春日藝術節,除了插花簽到、盲盒花花卡等驚喜外,更增設了「琥珀尋寶」闖關任務...
一個成年人應該為自己的選擇買單,而不應該一味怪罪父母 - 天天要聞

一個成年人應該為自己的選擇買單,而不應該一味怪罪父母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網上就有人到處宣揚「父母無恩論」,說父母生下孩子是應該的,不應該感恩,說父母養大孩子也是應該的,不應該感恩,反正不管父母幹什麼都是應該的,父母對孩子有責任有義務,而孩子對父母不僅沒有任何的責任和義務,還不用感恩,這種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