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 寶寶打疫苗,腸道菌群才是「隱藏Boss」?最新研究揭秘免疫應答背後的關鍵力量!

2025年04月04日16:00:21 育兒 9272

引言

您是否曾好奇,寶寶接種疫苗後,那小小的身體里究竟發生了什麼?疫苗如何激發免疫系統的強大力量,為孩子們的健康保駕護航?我們一直認為,疫苗的有效性主要取決於疫苗本身的質量和寶寶的身體狀況。然而,4月2日《nature》的報道「bifidobacteria support optimal infant vaccine responses」,卻揭示了一個令人意想不到的關鍵因素——那就是寶寶腸道內的「微小居民」——微生物群,尤其是其中的有益菌群,比如雙歧桿菌(bifidobacteria)。想像一下,在寶寶的腸道里,數以萬億的細菌構成了一個龐大而複雜的生態系統,它們不僅幫助消化食物,更可能直接影響著疫苗的「工作效率」!
更令人關注的是,這項研究還發現,早期生命階段,特別是新生兒時期,如果寶寶接觸到抗生素,即使是看似必要的短期使用,也可能對他們後續接種疫苗的效果產生意想不到的「副作用」。這就像給免疫系統的「引擎」踩了剎車,讓疫苗的保護力打了折扣。那麼,這些微小的腸道菌群是如何與疫苗產生如此重要的關聯?抗生素又為何會對這種關聯造成影響?這項歷時15個月,追蹤了191名健康新生兒的系統性研究,首次深入揭示了早期抗生素暴露與疫苗免疫反應之間的複雜關係,並為我們理解嬰幼兒疫苗接種的最佳策略打開了一扇全新的大門。這不僅顛覆了我們對疫苗作用機制的傳統認知,更對新手爸媽的育兒方式提出了新的思考。
Nature | 寶寶打疫苗,腸道菌群才是「隱藏Boss」?最新研究揭秘免疫應答背後的關鍵力量! - 天天要聞
早期抗生素暴露的「蝴蝶效應」:新生兒用藥或顯著降低疫苗保護力!
抗生素在嬰幼兒時期常常被用於治療各種感染。然而,這項前瞻性研究卻揭示了早期抗生素使用可能帶來的長期影響。研究人員對191名新生兒進行了細緻的跟蹤,記錄了他們在出生後15個月內的抗生素使用情況以及疫苗接種後的免疫反應。他們重點關注了寶寶在2、3、4、12個月齡時接種的13價肺炎球菌結合疫苗(pneumococcal conjugate vaccine, pcv13)。通過對比分析發現,在新生兒時期(出生後28天內)直接接受過抗生素治療的嬰兒,其在接種pcv13疫苗後產生的針對特定血清型肺炎球菌的抗體水平顯著降低。例如,研究數據顯示,在接種第三劑pcv13疫苗後一個月,新生兒時期抗生素暴露組的寶寶,其針對血清型3和血清型19a肺炎球菌的igg抗體濃度,相較於未暴露組分別降低了約20%和15%。雖然這些差異在統計學上並非對所有血清型都顯著,但整體趨勢表明,早期抗生素暴露可能干擾了寶寶對疫苗的正常免疫應答。更重要的是,研究人員區分了不同類型的抗生素暴露,發現全身性抗生素(systemic antibiotics)的使用與疫苗反應減弱的相關性更為顯著,這進一步強調了早期腸道菌群擾亂對免疫系統發育的潛在影響。

雙歧桿菌的「神助攻」:特定菌株能顯著提升疫苗免疫反應!
那麼,究竟是哪些腸道菌群在疫苗免疫應答中發揮著關鍵作用呢?研究團隊通過對寶寶糞便樣本的宏基因組測序分析發現,在疫苗接種後免疫反應更強的寶寶體內,雙歧桿菌的丰度往往更高。為了更深入地探究雙歧桿菌的功能,研究人員將無菌小鼠(germ-free mice)分別定植了不同的細菌,包括幾種常見的雙歧桿菌,如長雙歧桿菌(bifidobacterium longum)、動物雙歧桿菌乳亞種(bifidobacterium animalis subsp. lactis)以及其他一些腸道菌。令人驚喜的是,實驗結果表明,定植了特定雙歧桿菌菌株的小鼠,在接種pcv13疫苗後,其血清中針對肺炎球菌莢膜多糖的特異性igg抗體水平顯著升高。例如,定植了動物雙歧桿菌乳亞種hn019(bifidobacterium animalis subsp. lactis hn019)的小鼠,其疫苗特異性抗體滴度相較於未定植雙歧桿菌的小鼠,提升了近2倍。這一發現有力地證實了某些特定的雙歧桿菌菌株具有促進疫苗免疫反應的潛力。此外,研究還發現,雙歧桿菌可能通過影響腸道內的免疫細胞,例如cd4+ t細胞和生髮中心b細胞(germinal center b cells)的活化和分化,來增強疫苗的免疫效果。

寶寶腸道菌群的「黃金時代」:生命早期至關重要!
這項研究的重要意義在於,它不僅揭示了早期抗生素暴露可能對嬰兒疫苗接種效果產生負面影響,更突顯了生命早期腸道菌群(尤其是雙歧桿菌)在塑造嬰兒免疫系統和優化疫苗反應中的核心作用。研究人員通過對191名嬰兒的 longitudinal 追蹤分析,清晰地描繪了早期腸道菌群的動態變化以及其與疫苗免疫應答之間的關聯。他們發現,在出生後的前幾個月,是寶寶腸道菌群建立和發育的關鍵時期,而這一時期的菌群組成,特別是雙歧桿菌的定植和丰度,可能直接影響到他們對疫苗的反應。這提示我們,關注寶寶在生命早期的腸道健康,對於確保疫苗能夠發揮最佳的保護效力至關重要。

呵護寶寶「腸」道健康,新手爸媽這樣做更科學!
既然健康的腸道菌群對寶寶的疫苗接種如此重要,那麼新手爸媽應該如何科學地呵護寶寶的「腸」道健康呢?
堅持母乳餵養,為寶寶腸道「播撒」有益菌的種子:母乳中富含的低聚糖(human milk oligosaccharides, hmos)是雙歧桿菌等有益菌的「專屬食物」,能夠促進它們的生長和繁殖,幫助寶寶建立健康的腸道菌群。研究數據也表明,純母乳餵養的寶寶,其腸道內雙歧桿菌的定植率和丰度通常更高。
非必要不使用抗生素,守護寶寶腸道菌群的平衡:抗生素在殺死有害細菌的同時,也可能對寶寶腸道內的有益菌造成損害,擾亂菌群平衡。因此,除非是明確的細菌感染,並且在醫生的指導下,應盡量避免給寶寶使用抗生素,尤其是在出生後的最初幾個月。
在醫生指導下,合理選擇益生菌補充劑:針對性地補充含有特定雙歧桿菌菌株的益生菌,例如研究中提到的動物雙歧桿菌乳亞種hn019,可能有助於改善寶寶的腸道菌群結構,並潛在地增強他們對疫苗的免疫反應。但務必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選擇和使用。
創造清潔衛生的生活環境,減少病原體入侵:保持寶寶生活環境的清潔衛生,有助於維持腸道菌群的平衡,避免有害菌過度繁殖。
對於已添加輔食的寶寶,注重飲食多樣化:隨著寶寶的成長,逐步引入多樣化的、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可以為腸道菌群提供更豐富的營養來源,促進菌群多樣性的發展。

腸道菌群的「免疫密碼」:更多驚喜等待我們解鎖!
這項研究為我們揭示了腸道菌群在疫苗免疫應答中的重要作用,但同時也提出了更多值得深入探索的問題。例如,研究人員還觀察到,除了雙歧桿菌,其他一些細菌,如鼠李糖乳桿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和植物乳桿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在動物實驗中也顯示出對疫苗免疫反應的積極影響。這表明,一個複雜而平衡的腸道菌群生態系統,可能共同參與調控著我們對疫苗的免疫反應。未來,研究人員或將繼續深入研究腸道菌群與免疫系統之間的相互作用機制,有望開發出更精準的干預策略,例如個性化的益生菌或益生元方案,以進一步優化疫苗的接種效果,更好地保護人類健康。

關注寶寶腸道健康,為免疫力「加buff」!
這項最新的研究成果再次提醒我們,寶寶的腸道健康是他們健康成長的基石,與免疫系統的發育息息相關。新手爸媽們,讓我們從日常的餵養和護理入手,關注寶寶的腸道菌群,為他們的免疫力「加buff」!
通過科學的餵養方式、謹慎的抗生素使用以及在醫生指導下的合理益生菌補充,我們可以幫助寶寶建立一個強大的免疫防線,讓他們更健康地成長!



參考文獻


ryan fj, clarke m, lynn ma, benson sc, mcalister s, giles lc, choo jm, rossouw c, ng yy, semchenko ea, richard a, leong lex, taylor sl, blake sj, mugabushaka ji, walker m, wesselingh sl, licciardi pv, seib kl, tumes dj, richmond p, rogers gb, marshall hs, lynn dj. bifidobacteria support optimal infant vaccine responses. nature. 2025 apr 2. doi: 10.1038/s41586-025-08796-4.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40175554.



責編|探索君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無痛分娩,讓生娃不再是難以承受之痛!助准媽媽們輕鬆過「關」 - 天天要聞

無痛分娩,讓生娃不再是難以承受之痛!助准媽媽們輕鬆過「關」

無痛分娩(分娩鎮痛)是通過麻醉技術,減輕產婦在分娩過程中的疼痛感,讓分娩更加舒適和安全。它不僅能有效緩解疼痛,還能幫助產婦保存體力,更好地配合醫生完成分娩。無痛分娩的優勢1.減輕疼痛告別傳統分娩的劇烈疼痛,讓分娩過程更輕鬆。2.保存體力減少疼痛帶來的疲勞感,讓產婦更有精力迎接寶寶的到來。3.安全性高麻醉劑...
教育就是,學會給孩子提供情緒價值 - 天天要聞

教育就是,學會給孩子提供情緒價值

每天清晨五點,菜市場的豆腐西施張姐準時開張。她的攤位前永遠排著長隊,不僅因為豆腐新鮮,更因她會記住每個老主顧的喜好。王大爺痛風,她總提醒:「今兒黃豆質量一般,您買南豆腐更好」;李阿姨要給坐月子的兒媳燉湯,她就包好一袋石膏粉:「回家點豆腐時水
「80後」退休數學教師李振宇:用音符譜寫湖熟文化 - 天天要聞

「80後」退休數學教師李振宇:用音符譜寫湖熟文化

在南京市江寧區湖熟街道的一家養老社區,每周三都會被一場「音樂會」點燃。二胡、小提琴、大提琴、揚琴、笛子等多種樂器交織,讓原本安靜的社區瞬間熱鬧起來。這場音樂盛宴的組織者,是80歲的退休數學教師李振宇。這位心懷熱愛的「80後」,憑藉對音樂的熱愛和對家鄉的深情,跨
男孩在家做實驗引發爆炸,鼓勵孩子探索也要重視安全教育 | 時評 - 天天要聞

男孩在家做實驗引發爆炸,鼓勵孩子探索也要重視安全教育 | 時評

據報道,4月6日,廣州市某小區被曝「一男孩在家進行化學實驗引發爆炸並受傷」,有網友稱事發樓棟「整棟樓震了一下」,引發關注。同日,廣州市應急管理局工作人員告訴媒體記者,經初步了解確為一小孩在家中做實驗引發。媒體記者從相關醫院了解到,傷者因爆炸導致燒傷,眼睛、腹部傷勢較重,目前已脫離生命危險。對於這起因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