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故事的有趣之處不僅在於各部作品的主線劇情曲折離奇,在筆者看來,他最大的優勢其實是在人物塑造方面的能力。
比如楊過的人設就是亦正亦邪的,作為主角,他一度誤入歧途,差點害死了伯父郭靖,好在迷途知返,終成一代神鵰大俠,這樣的人設是十分大膽的。

(楊過、小龍女劇照)
而在金庸筆下的反派之中也有不少具有迷惑性的角色,比如本文要提到的這位,乍一看還以為是正派宗師,實則毒到骨子裡,他殘害同門,還把師娘都給霸佔了。
一、看似正派的「老神仙」
金庸的武俠世界觀里從來都不缺「越老越妖」的存在,比如登場於《倚天屠龍記》中的武當張真人就是一副老神仙的模樣。
不過他的外貌或許與你想像中的不一樣,畢竟原著第十一回中是這麼寫的:「身材高大異常,鬚髮如銀,臉上紅潤光滑,笑眯眯的甚是可親,一件青佈道袍卻是污穢不堪。」
確實是和藹可親,有一副宗師的模樣,不過那破爛的道袍卻讓他的宗師形象顯得少了幾分威嚴。
而《天龍八部》中的另外一番描述則更適合用來形容他。

(丁春秋劇照)
書中是這麼寫的:「絲竹鑼鼓聲中,一個老翁緩步而出,他身後數十人列成兩排,和他相距數丈,跟隨在後。那老翁手中搖著鵝毛扇,陽光照在臉上,但見他臉色紅潤,滿頭白髮,頦下三尺蒼髯,長身童顏,當真便如圖畫中的神仙一般。」
鶴髮童顏,有幾分神仙的氣質,這才是多數人心中張三丰該有的樣子,畢竟張三丰直至百歲都保持著童男之體,他常年修鍊武當九陽功與純陽無極功,能夠保持如此狀態也實屬正常,但你可能想像,如此描述,竟然是用來形容「星宿老怪」丁春秋。
是的,原著中的丁春秋可不是長著一副惡人嘴臉,他在港版電視劇中的形象著實是被醜化了太多,那一版電視劇只演出了丁春秋的兇狠,卻沒有將他的仙風道骨表現出來。
不過丁春秋這個角色也詮釋了何為「人面獸心」,他的所作所為簡直不配為人。
二、殘害同門的大惡人
丁春秋初次登場便是在擂鼓山聾啞谷一節,群雄破解珍瓏棋局之時,他卻在找同門師兄的麻煩。
事實上他多年來一直都在逼迫師兄交出本門最精妙的武功秘籍,只是蘇星河秉承師命,誓死不從,於是擺下珍瓏棋局,等待有緣人破解,繼而讓師父能將一身神功傳給那人。

(阿紫、丁春秋劇照)
你且看丁春秋是如何對待同門的,蘇星河就道出了他的罪行:「當年背叛師門,害得先師飲恨謝世,將我打得無法還手。在下本當一死殉師,但想起師父有此心愿未了,若不覓到才士破解,死後也難見師父之面,是以忍辱偷生,苟活至今。這些年來,在下遵守師弟之約,不言不語,不但自己做了聾啞老人,連門下新收的弟子,也都強著他們做了聾子啞子。」
害了師父,還逼迫師兄裝聾作啞,這豈是人為之事?
不過說來奇怪,丁春秋的實力應該是不如無崖子的,畢竟書中強調過,無崖子之所以能夠成為逍遙派的第二代掌門,正是因為他的武功在逍遙三老中是最強的,那丁春秋固然心狠手辣,但如何會是師父的對手?
要知道光是一招北冥神功就足以讓丁春秋吃盡苦頭,後來的段譽練成北冥神功之後,那神功就在他身上有了一道自動防護的屏障一般,一旦有人接觸到他,就難免被他吸走內力,如此看來,丁春秋若偷襲無崖子,受傷的多半是他自己才對。

(丁春秋、無崖子劇照)
而當李秋水登場之後,這件事才真相大白,原來丁春秋根本沒能力單槍匹馬挑戰師父,他是先把師娘給拿下了。
三、糊塗的師娘
說來也是造孽,那無崖子與李秋水原本也算是過上了幸福的日子,至少在李秋水看來,他們的日子是無比幸福的,他們甚至有了一個孩子,奈何無崖子卻不懂得珍惜。
那無崖子只整日與一尊玉像為伴,彷彿連魂都被那玉像給勾走了一般,李秋水自然心中不悅,加上無崖子主動疏遠她,久而久之,她便與丁春秋勾搭在一起。
書中是這麼說的:「我跟丁春秋有私情,師哥本來不知,是你師伯向你師父去告了密,事情才穿了。我和丁春秋合力,將你師父打下懸崖,當時我實是迫不得已,你師父要致我死命,殺我泄憤,我若不還手,性命不保。可是我並沒下絕情毒手呀,他雖名在垂危,我還是拉了丁春秋便走,沒要了你師父的命。」

(李秋水劇照)
她著實糊塗啊,丁春秋不是真的愛她,不過是利用她來擊敗無崖子而已,有她的加持,無崖子會被擊敗也就不足為奇了,畢竟李秋水的白虹掌力曲直如意,能遠程傷人,無崖子不會對自己的妻子設防,因此被打傷也就說得通了。
但說到底,還是丁春秋這人過於歹毒,連自己的師娘都下得去手,這等欺師滅祖之事也只有他做得出,加上他那如神仙般的外貌,這個角色的形象有著極大的反差,讀者會對他留下深刻的印象也實屬正常。
要論金庸全書最毒之人,非這丁春秋莫屬,甚至都無需談他是擅長用毒之人,他的心也已經足夠狠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