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體檢抽血要「空腹」?吃了飯再抽血就不準嗎?醫生說出真相

2020年08月19日08:52:25 養生 1578

[明天是單位體檢,醫生叮囑說讓我們不要吃早餐,那不是要餓著肚子去做檢查嗎?]

[這你就有所不知了吧?體檢的確是要空腹的,如果吃過東西,很多指標就不準確了呢!]

[原來是這樣,那不吃飯,我喝水總行了吧?]

[喝水啊,這個我也不知道了,還是一起問問妙姐吧!]

......

為什麼體檢抽血要「空腹」?吃了飯再抽血就不準嗎?醫生說出真相 - 天天要聞

有的檢查需要空腹,有的卻說不用,你知道這是什麼原因嗎?

很多人都在進行抽血檢查前都知道需要空腹,但是對於為什麼要空腹才能檢查大家不太理解。

想要知道檢查前需不需要空腹,首先我們要明白什麼是「空腹」。空腹采血是指在禁食8-10小時後採取的血液標本,主要在晨起後進行,這樣可以避免白天的飲食和生理活動對血液檢測結果的影響。

為什麼體檢抽血要「空腹」?吃了飯再抽血就不準嗎?醫生說出真相 - 天天要聞

抽血檢查之所以要空腹,主要是兩個原因

第一,參考範圍源於空腹。在我們檢查的報告單上,大家除了看到自己檢查項目的結果外,都會發現旁邊會有列出參考範圍,我們檢查結果的異常與否,便是與這個參考範圍相比而出,若在參考範圍內則是正常、在參考範圍外則為異常。這個參考範圍的劃分,便是醫生們通過對健康人群在空腹狀態下的檢查結果為依據,經過統計分析計算而得出。因此我們檢查也就只有同樣是空腹進行,才能夠有參考意義。

第二,進食會影響血液內的物質成分。在我們進食半小時後,血液中的脂質含量會增高,尤其是甘油三酯的升高,這會導致血清或血漿呈乳糜狀,會干擾正常的血液檢測的比色過程,或者增大檢測誤差,出現「嚴重脂血」的提示。這個時候可能會被要求素食三天,再重新采血檢測。

為什麼體檢抽血要「空腹」?吃了飯再抽血就不準嗎?醫生說出真相 - 天天要聞

一般來說,需要空腹抽血的項目有哪些呢?

抽血檢查其實並不是所有項目都需要進行空腹,只有一些會受到進食影響的檢查項目才需要檢查者空腹進行,常見的需要空腹抽血的項目包括有:

1. 血液肝功能檢查

2. 血液腎功能測定

3. 各種血液化學檢查(如血糖、膽固醇、血脂、甘油三酯、血清酶、血清蛋白電泳等)

4. 免疫學檢查(如抗核抗體、以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類風濕因子檢查等)

5. 血液流變測定(如血清粘度、血小板粘度、血漿粘度等)

6. 血糖檢測

除了以上這些抽血檢查需要空腹外,其他還需要空腹進行的檢查還有胃腸鏡、腹部超聲等。

空腹抽血,能喝水嗎?

對於檢查前需要空腹大家都非常了解,但是「喝水行不行呢?喝了水還算空腹嘛?」還有疑問。

喝水確實有可能會對血液進行稀釋,導致檢查結果出現誤差。但專家也表示,並不是一滴水都不能喝,體檢前喝少量白開水沒有問題,一般不要超過100毫升,對采血檢查都不會造成過大的影響。但注意不能喝茶、咖啡、飲料等,這些飲品除了一次會不小心喝太多外,還會對檢查結果造成影響。

除了空腹外,還要注意3件事

注意止血的工作,衛生

采血之後要使用滅菌的面前對抽血口進行按壓3-5分鐘,否則容易流血不止和造成淤青,對血小板異常的人喝年齡較大的人,應該家長按壓時間。

早上10點前抽血最好

早上十點前,身體一般還處在一個相對平靜和穩定的狀態,這個時候的血液檢測結果最能反應人體當前的健康狀態。在10點過後,人體可能會因為較長時間的空腹,激素的分泌、新陳代謝等各種原因,導致血液檢測的準確性受到影響。

衣物選擇寬鬆的

我們采血部位多在胳膊內側,因此采血前在衣著上要盡量選擇寬鬆、袖口寬的衣服,這樣能夠方便采血,預防采血後手臂血管血腫。

抽血檢查是日常體檢中最常見的基本項目,卻能反應我們身體健康上的諸多問題,只有做好抽血檢查的準備,才能夠獲得一個準確的檢測結果,從而來知道我們的健康管理。

參考文章:

【1】御健康,《體檢為什麼一定要空腹?真的一點數也不能喝嗎?不一定!》,知乎,2020-77-8

【2】馬晉平,《體檢為什麼要空腹》,醫藥食療保健,2017

【3】符煒,《你知道為什麼要空腹周血嗎?》,健康人生,2018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養生分類資訊推薦

血壓高了怎麼辦?這些食物堅持吃一口,或遠離高血壓併發症 - 天天要聞

血壓高了怎麼辦?這些食物堅持吃一口,或遠離高血壓併發症

其實高血壓本身並不可怕,只要注意飲食,適當的用藥物來平穩即可得到穩定,效果若是不注意平穩的話,很容易就會誘發到多種併發症,而高血壓引起的併發症則是最可怕的,比如血栓,心梗,腦梗都是由於高血壓所誘發而起的,很容易影響到生命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