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前列腺炎的概念
慢性前列腺炎是以下腹、會陰、尿道不適或伴有排尿無力、尿不盡或伴有尿道滴白或伴有功能下降等為主的綜合征。特點是自覺癥狀多,陽性體征少。
慢性前列腺炎是男性生殖系統的常見病,其發病率約佔男科門診的25%,發病比例約佔男科門診的第一位。
重度前列腺炎也可導致男性生育障礙,由重度慢性前列腺炎引起的男性生育障礙,我們稱為:慢性前列腺炎性男性生育障礙。關於慢性前列腺炎的病因、病理、治療等問題至今還沒有完全闡明,許多問題還存在廣泛的爭議,因為任何一個患者可能同時有多種病因在起作用。
因為我們在長期的臨床工作中發現大多數前列腺炎綜合征與功能性因素有關,所以我們將重點介紹功能性前列腺炎綜合征的病因、診斷、分類、分度、分證
現代中醫病因病機及我臨床常用藥方
我們根據現代人們的生活習慣和疾病進的奪化,把前列腺支綜合征的病因病分為以下5種常見病態體質類型進行分析
1.腎陽虛弱型前列腺炎綜合征
(1)主要病因:
1.內因主要是先天不足、平素體弱,或性格內向、抑鬱寡悶,
2.外因主要是房事勞傷、過度手活。或外感寒濕。
(2)主要病機:以上內外之邪可致腎陽虛弱使腎陰陽失衡。因腎中藏有元陰和元陽,是人體生殖、發育的根本。故腎的陰陽平衡則能維持人體生理功能的正常。若有耗傷,則諸種病變由之而生。
腎的病證雖有多種,主要有腎陽虛、腎陰虛兩大類型。
腎為先天之本,藏真陰而寓元陽,腎之陰陽即相互資生、相互促進、相互轉化和相互依存,相生相剋,相乘相侮,相互影響,互為因果,故腎之陰陽是對立面又統一的兩個方面,它們始終保持著動態的平衡,若腎陽虛弱。則陽氣不足,致腎的封藏失職,精離其位而致尿末滴白、成小便餘瀝不盡或疼痛不適。
腎陽虛損型:頭暈, 神疲,畏寒,腰膝酸冷, 陽w早x,舌質淡胖,舌苔白,脈沉細;
治法:溫腎固精壯陽;
方用:金匱腎氣丸加減;藥物組成:補骨脂, 山藥, 仙茅, 益智仁,肉桂,懷牛膝,仙靈脾,澤瀉,山茱萸,熟地黃,熟附子。
2.陰虛火旺型前列腺炎綜合征
(1)主要病因:
1.內因主要是長期房勞過度、過度手理,或久病耗陰。
2.外因主要是或外感燥火,或過服溫燥劫陰之品如人蔘、鹿茸、附子、肉桂等,使
同之液暗耗。
(2)主要病機:以上內外之邪可致陰虛火旺。陰虛是指臟腑陰份虧虛,如
標液和津液等陰精虧虛,無力制約陽氣,而出現陽氣偏盛的虛熱狀態,即「陰虛
則生內熱」或稱「相火亢盛」或稱「陰虛火旺」的病理變化。
本證大多表現為慢性過程,火越旺則陰更虛,形成惡性循環,病情日益加重而致腎陰虛火旺,出現口乾心煩,或燥熱、盜汗、虛汗,大便秘結等。
陰虛火旺型:頭昏腦脹,腰膝酸軟,失眠多夢,遺精,排尿或排便時有白濁溢出,舌質紅, 舌苔白,脈細數;
治法:滋補肝腎,祛毒通利;
方用:大補陰丸加味;藥物組成:熟地,知母,女貞子,半枝蓮,制斑蝥,龍葵,菊花,豬脊髓,黃柏,龜甲。
3.心脾兩虛型前列腺炎綜合征
(1)主要病因:
1.內因主要是先天不足,平素體虛,或思慮太過。
2.外因主要是精神心理壓力太大,或飲食所傷,或外感寒濕傷脾。
(2)主要病機:以上內外之和可致心脾受損。因心主神明憂思疑慮太過則傷心,心神受傷則靈機紊亂。出現精神抑鬱、精神焦慮而面色萎黃、體倦乏力、心悸健忘、失眠多夢、大便稀軟、會陰脹痛、精濁混淆,或尿後滴白等。
心脾兩虛型:精神疲乏、頭痛、失眠、多夢、厭食、情緒低落、功能障礙等。
治宜補益心脾、養心安神
方用:參苓白朮散加減:党參,炒白朮,茯苓,薏苡,砂仁,澤瀉,當歸,坤草,陳皮。
4.氣滯血瘀型前列腺炎綜合征
(1)主要病因:
①內因主要是先天性格內向、抑鬱或多慮。
②外因主要是長期受到喜、怒、憂、思、悲、恐、驚七情內傷,或久病人絡。
(2)主要病機:以上內外之邪可致肝氣鬱結,或肝鬱氣滯,繼而發展為氣滯血瘀。
神焦慮滯血賽。肝主疏泄,「疏」即疏通;「泄」即發泄、升發。肝性喜條達而惡抑鬱,
所以暴怒及思慮不解等不良情志易影響肝的疏泄功能。又因足厥陰肝經之脈,繞
陽器而行,故精液之疏泄亦為肝所主,肝鬱氣滯則影響精液的疏泄。氣行則血
行,氣滯則血瘀,氣血賽滯,脈絡蘊阻,以致心煩胸悶、失眠多慮、會陰脹痛,
或尿後滴白等。
氣滯血瘀型:會陰、小腹、g丸墜脹刺痛,伴有血尿、血精,舌質紫,有瘀點;
治法:理氣止痛,活血化瘀;
方用:少腹逐瘀湯加減;藥物組成:紅花,小茴香,烏葯,澤蘭,蒲公英,赤芍,當歸,桃仁。
5.濕熱下注型前列腺炎綜合征
(1)主要病因:
①內因主要是先天不足,脾胃虛弱。
②外因主要是外感寒濕傷腫,或直接外感濕熱。
(2)主要病機:以上內外之邪可致濕熱下濕。所謂濕熱是指濕與熱同時存在的證候。
所謂「濕」,即水濕,有外濕和內濕之分。因脾有運化水混的功能,若是長期嗜食肥甘厚膩損傷脾胃功能,可致濕從內生即內濕。
外濕是由於氣候潮濕或涉水淋雨或居室潮濕,使外來水濕入侵人體而引起濕從外入。
以上內外之濕邪可致脾胃失健,濕邪內聚,久之成痰。
另外,若軀脂滿溢(肥胖多陽虛)或素有脾腎陽虛,陽虛則不能化氣行水而致水濕內停,亦可濕聚成痰。
所謂「熱」,是一種熱象。熱的來源與濕有關,或濕熱同時存在,或因夏秋季節天熱
濕重,或因濕久留不除而化熱,或因陽熱體質而使濕從陽化熱。
以上濕與熱互為因果、互相轉化,不斷加重病情,導致濕熱產生。
若濕熱流注於下焦稱為濕熱下注,若下注於膀胱則稱為膀胱濕熱,導致腎與膀胱氣化失常而致尿末滴白,或小便餘瀝不盡、或陰部疼痛不適等。
濕熱下注型:尿頻、尿急、尿等待、尿黃、赤灼熱、陰囊潮濕、舌質紅、舌苔黃膩、手足心熱、容易出汗,相對來說就是應酬比較多、缺乏鍛煉、體質比較壯實的人要多一點
【治法】清熱利濕,分清瀉濁。
【方名】萆 分清飲。
【組成】川萆,黃柏,石菖蒲,茯苓,丹參,白朮,蓮子心,車前子。
上述方葯應在專業醫生指導下辯證使用,切記不能亂用。
#我的門診故事##前列腺##中醫##男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