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下旬,記者調查發現,一些自稱為寶媽的人利用社交平台以每袋幾十元的價格出售冷凍人乳。買家中,有人稱是買給「缺奶」的孩子喝。
那麼母乳餵養一定比奶粉餵養好嗎?的確,寶寶最好的營養來源是母親的乳汁,但很多媽媽確實因為奶水不足,或者乳腺炎之類的原因,真的無法母乳餵養孩子,並因此背負巨大的心理壓力,有調查表明,14.7%的新手媽媽會患上產後抑鬱症。對此,你是怎麼認為的呢?
一則這樣的新聞爆發出來,引起了很多寶媽們的關注。
這樣的私下交易看起來像是在合理地資源交換,奶水多的媽媽將母乳賣給或交換奶水不多的媽,但其實裡面涉及到衛生安全問題。
並不是每個媽媽的母乳都能做到安全衛生,而且每個寶寶的體質不一樣,也不一定就適合喝別人家的母乳。
總之寶寶要是喝不到媽媽的母乳,也不要去市場上選擇其他寶媽的母乳,私自交易,而應該選擇用奶粉來代替。
有的人會發出這樣的疑問,寶寶還沒滿月一定要喝母乳,這樣才對孩子好。往往就是因為有了這樣的說法,傷害了很多媽媽,明明沒有奶水可是要一直不停地催奶,加重媽媽的心理負擔。
剛生下寶寶的媽媽們在一個月最容易患產後抑鬱症,如果媽媽還沒有母乳的話,就更加有壓力了。這個時候媽媽的情緒不穩定,對寶寶和身體都極其不健康。
雖然母乳餵養比奶粉餵養好,但是媽媽們不要把母乳餵養當作一個「邪教」似的盲目崇拜。
母乳餵養確實對孩子的健康有利,能促進孩子的生長發育、腦功能和認知發育,有利於提高免疫功能和疾病抵抗力。
但是,在一些調查中發現,媽媽如果把母乳餵養當作一定要實現的「負擔」,卻會導致媽媽產後抑鬱症等狀況。所以,媽媽要調整好心態哦!
母乳在國內外的研究中都顯示是六個月以內的嬰兒最好的食品,而且母乳中很多活性成分奶粉中是沒有的,所以建議女性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盡量用母乳來餵養。
母乳除了營養成分之外,還能更好地被孩子所吸收,而且在母乳餵養的時候也能增進母親與孩子之間的感情,所以是推薦媽媽們在產後就進行母乳餵養,剖腹產也是一樣的哦。
如果乳汁含量不夠的話,那麼可以考慮通過以下的途徑來幫助改善:
首先,可以多吃一些高蛋白高營養的食物,比如說多喝一些牛奶、奶粉以及豆製品、排骨湯、魚湯等等。
同時也可以考慮中藥來調理母乳的分泌,女性在餵養期間還要注意情緒的順暢。
母乳營養價值高,還可以給寶寶提供免疫因子,很多寶媽產後都會選擇母乳餵養。那麼,母乳餵養是不是越久越好呢?
根據寶寶的不同月齡,餵奶的需求也不一樣
寶寶的前六個月,提倡母乳餵養
寶寶出生後,媽媽要及時給他喂初乳。初乳的營養價值更高,還可以為寶寶提供一定的免疫力,讓他少生病。現在提倡母乳餵養,但並不是一定要讓寶寶吃母乳,給寶寶吃母乳的目的就是讓他攝入全面的營養。
如果無法給寶寶喂母乳,可以選擇奶粉餵養方式滿足寶寶的營養需求,讓寶寶健康成長。
六個月到一歲,母乳+輔食餵養
純母乳餵養的寶寶六個月後就可以添加輔食了。此時寶寶的飲食模式仍以母乳為主,添加輔食除了補充營養外,另外也是為了促進寶寶口腔發育。
有的寶寶吃了輔食後有可能會出現厭奶情緒,不願再吃母乳,這個時候寶媽也不要太著急,過一段時間就好,注意保持餵奶量,並及時調整母乳與輔食之間的關係。
一歲以後,適時斷母乳
寶寶1歲以後可以吃很多食物,寶媽們可以考慮給娃斷奶。當然了,是否斷奶,主要還是看寶寶具體情況。世衛組織建議,如果身體條件許可,可以一直母乳餵養持續到2歲。
母乳餵養需堅持多久?按實際情況來調整
隨著寶寶月齡的增加,寶寶需要吃輔食來滿足身體發育對營養的需求,不再只吃母乳攝取營養了,因此媽媽要及時調整母乳、輔食之間的關係。
適當延長母乳餵養時間有利於寶寶的身體健康,但如果媽媽覺得比較辛苦,可以選擇斷奶。選擇斷奶,媽媽也要給寶寶一定的適應時間,並注意調整寶寶作息時間哦。
斷奶時,媽媽千萬不要因為寶寶哭鬧而反覆斷餵奶。反反覆復不僅自己心裡難受,還會影響寶寶的身體健康和正常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