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女儿”继母生孩子,主席拿出200元:做女儿的得表示表示

2022年10月14日09:59:15 历史 1211

上世纪50年代,抗美援朝志愿军在人们的夹道欢迎中凯旋归来,主席亲自欢迎他们的归来。

在同志愿军战士握手时,他发现队伍中有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出于好奇,他问这个小姑娘是谁。当他了解到小姑娘的身世后,沉思许久,红着眼睛告诉这位女孩儿:“你做我的干女儿吧”这个女孩儿是谁?为何能让主席对她如此关注?她身上又有怎样的故事?

毛主席“女儿”继母生孩子,主席拿出200元:做女儿的得表示表示 - 天天要闻

出生在战火中的小“胜利”

这个在欢迎仪式中曾让主席分外上心的小女孩名叫李胜利,于1937年出生在硝烟四起的战场中。

小小年纪的李胜利之所以能够在战场上无惧生死、荣耀归来,来源于她母亲对她的深刻影响。

李胜利的父亲名叫李宗耀,母亲名叫王荫桐,两人是山东省立医学专科学校的同学,二人初次相见就心生好感。

毛主席“女儿”继母生孩子,主席拿出200元:做女儿的得表示表示 - 天天要闻

从学校毕业后,二人结为夫妇、感情甚好,1937年,在战火遍布在整个华夏大地时,他们的女儿出生。

李宗耀悲喜交加,喜的是女儿的降临,悲的是祖国的战乱,他希望抗战可以早点胜利、人民可以早点脱离苦海,便为女儿取名“李胜利”。

如果不是特务的暗中作梗,小胜利或许会有个完整的童年,然而身处乱世,任何人的命运都身不由己。

毛主席“女儿”继母生孩子,主席拿出200元:做女儿的得表示表示 - 天天要闻

小胜利不仅差点命丧伪军之手,还亲眼目睹了自己母亲的惨死,一切都用从母亲成为地下党说起。

李宗耀和王荫桐原本在新四军军中做随行军医,军长彭雪枫观察到二人极具爱国情怀,恰逢他需要一个懂医术的女地下党员打入日伪军区对一些人进行策反。

小姑娘目睹母亲的惨死

在日伪遍布的封锁区,策反工作相当危险,彭雪枫军长找王荫桐、李宗耀讲了此项工作的危险性:“你们是医生,比较容易接触群众、传播新思想,但也最容易受到监视,稍有不慎就可能深陷危险,你们一定要考虑清楚。”

王荫桐毫不犹豫地点头答应:“国难当头,匹夫有责,我一定尽全力完成任务。”

毛主席“女儿”继母生孩子,主席拿出200元:做女儿的得表示表示 - 天天要闻

在组织的安排下,王荫桐和李宗耀在日伪军区开了一个药房,为生病的人看病拿药,并对一些爱国人士进行策反活动。

由于王荫桐夫妇医术高明、为人和善,他们在当地深得百姓爱戴,本以为这项工作做的天衣无缝,殊不知,日伪特务早已察觉。

因顾及到在药房抓捕王荫桐会引发众怒,他们则为王荫桐设了一个圈套,企图逼其招供。

1944年,特务伪装成百姓求助王荫桐,他们说家中有人生了重病,急需救治,医者仁心的王荫桐带着救治药箱和一双儿女便跟着他们出了药房。

毛主席“女儿”继母生孩子,主席拿出200元:做女儿的得表示表示 - 天天要闻

在经过偏僻的左庄村高粱地时,特务们露出了真实面目,他们逼问王荫桐关于地下党的情况,王荫桐闭口不言。

这些伪特将王荫桐拽下车开始拳打脚踢,李胜利的哥哥趁乱跑入高粱地,剩下年仅8岁的小胜利哇哇大哭,她想要挡住坏人保护王荫桐,却被伪军一把拉开。

看着王荫桐软硬不吃,恼羞成怒的伪军直接一枪将其打死,小胜利亲眼目睹了母亲惨死的情景,她停止哭泣,似乎瞬间长大。

新四军及时赶到,救下了小胜利,将她留在新四军中扶养,因经历了失去母亲的痛苦,小胜利暗下决心:长大后要上战场、歼敌人,为母亲报仇。

毛主席“女儿”继母生孩子,主席拿出200元:做女儿的得表示表示 - 天天要闻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李胜利申请上战场,但由于她年龄太小,上级并没有批准她的请求。

直到1952年,领导们经不住李胜利的软磨硬泡,最终同意她参加抗美援朝,当时的她年仅15岁。

15岁的李胜利并没有因年龄小而畏惧生死,相反,她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敢身先士卒、冲在一线,在条件艰苦的朝鲜战场上屡次立功,深得战友领导的一致好评。

小战士成为主席的干女儿

抗美援朝结束后,她和其他战友一起回到北京,主席对这批志愿军给予了高度认可,在举行欢迎仪式时,他一眼就看到了这个面目清秀的小姑娘。

毛主席“女儿”继母生孩子,主席拿出200元:做女儿的得表示表示 - 天天要闻

在问到李胜利的家世时,李胜利说到:“我是李胜利,主席,今年15岁,在我8岁时,母亲就被杀害,家中还有一个父亲。”

毛主席不免心疼起这个坚强的姑娘,在炮火连天中生存下,可见其顽强的生命力,陷入沉思的毛主席看着李胜利说到:“你做我干女儿吧。”

李胜利点头答应,自此,她多了一位给她极大帮助的父亲。

毛主席“女儿”继母生孩子,主席拿出200元:做女儿的得表示表示 - 天天要闻

主席自从认李胜利为干女儿后,对其视如己出,他不仅关心李胜利,也关心她的家人,为了改善李胜利父亲李宗耀的生活环境,他甚至用自己的稿费补贴李胜利,还会在工作闲暇之余亲授李胜利毛笔字,李胜利无形间的文学修养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而最让李胜利感动的则是主席对她家庭的关心,生父李宗耀后来再娶了妻子,当她得知生父和继母有了孩子后,内心五味杂陈,有对母亲的思念,也有对父亲的思念,但逝者已逝,她也不能对父亲进行道德绑架

毛主席“女儿”继母生孩子,主席拿出200元:做女儿的得表示表示 - 天天要闻

看着李胜利的闷闷不乐,主席猜到了她家中一定有事,果不其然,李胜利向主席说了继母生子的事情,主席猜到了小姑娘内心的感受。

他拍拍干女儿,拿出200元塞给李胜利告诉她:“这是好事,礼数可不能少,做女儿的得表示表示。”

李胜利感受到了主席海一样的胸怀后,突然释怀,她认为自己做为女儿,应该为父亲高兴,毕竟活着的人才是最重要的。

毛主席“女儿”继母生孩子,主席拿出200元:做女儿的得表示表示 - 天天要闻

而主席对她无微不至的关怀也让她觉得她并非孤身一人,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主席总是会给予指导,亲生父亲能做的也不过如此了吧。

小结

主席去世后,李胜利继承了他的书法真传,每次练字时,她都会想到干父亲对自己的照顾、教导。

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主席却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为人父的担当,这种责任心值得每个父亲学习。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G7爆单何小鹏摊牌,智驾我就是中国第一 - 天天要闻

G7爆单何小鹏摊牌,智驾我就是中国第一

“我对小鹏的智驾很有信心,一定是中国一,行业最强!”7月3日,何小鹏在G7发布会上语惊四座,直接摊牌了。但更重要的一点在于,何小鹏又定了一个“规矩”——2000TOPS算力,以后就是20万车的标配。通俗一点说,就是以后友商如果没有2000TOPS,就别再腆着脸吹智驾了。所以G7发布会主题被命名为“跨时代”,而且几乎全程对标...
巷道里的 “中国脊梁”,原来是他! - 天天要闻

巷道里的 “中国脊梁”,原来是他!

近日一段贵州榕江抢险一线的视频让无数网友泪目这个背影被称为巷道里的“中国脊梁”这名只留下背影的战士被找到了!他叫马东升是武警贵州总队的一名战士7月1日武警贵州总队官兵深入贵州榕江县城的小区、巷道清淤排障马东升所在的任务地点在一处巷道内那里地势低洼、空间狭小还有一段长约25米、倾斜近45度的斜坡他回忆当时巷...
发现罕见30万年前的木器!云南甘棠箐遗址考古获重要突破 - 天天要闻

发现罕见30万年前的木器!云南甘棠箐遗址考古获重要突破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近日,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等国内外多家科研单位合作,通过对甘棠箐遗址发掘出土的遗存进行分析研究,发现35件保存完好的年代约为距今30万年的木器,与木器伴生的文化遗
1942年敌军中将送给粟裕一包香烟,粟裕看后大怒:处决电报科长 - 天天要闻

1942年敌军中将送给粟裕一包香烟,粟裕看后大怒:处决电报科长

1942年,新四军指挥部,粟裕看着手中的香烟盒,脸色平静,接连下达了多道重要命令:全军保持无线电静默,派骑兵,火速追上高级干部,让他们紧急返程。如果粟裕的命令再晚上半天,整个新四军的指挥体系,可能就被日军给一锅端了。粟裕将军究竟在香烟盒上看
泉州一地发现一座清代古桥! - 天天要闻

泉州一地发现一座清代古桥!

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简称“四普”)工作中,泉州台商投资区普查队发现两座承载着历史记忆的古桥——梅岭惠安桥和上仑石塔及水尾桥。它们不仅是古代交通的重要节点,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有趣的民间传说。
85年前大学毕业证书成“传家宝”,无偿捐赠入藏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 - 天天要闻

85年前大学毕业证书成“传家宝”,无偿捐赠入藏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

7月3日,一场承载着历史记忆与家国情怀的捐赠仪式在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举行。捐赠人王晓思先生将其父亲——老战士、老党员、著名文艺工作者王云同志生前珍藏的一批珍贵抗战文物及史料,无偿捐赠给该馆永久收藏。把个人记忆、家庭记忆变为社会记忆王云同志(1920-1980)是一位经历丰富、贡献卓著的老战士和文艺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