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氏收服长枫,对比梁晗的遭遇揭示一个道理:和谁结婚真的不一样

2024年05月11日18:35:05 历史 1920

长枫是林小娘所生,是墨兰的哥哥,他长得像盛纮,而且嘴甜会说话,盛纮很喜欢他。

盛纮看林小娘眼光不行,对长枫却很了解,知道他贪玩花心,可是心软,这样的男人容易犯错,所以一定要给他娶个能管住他的妻子。

柳氏收服长枫,对比梁晗的遭遇揭示一个道理:和谁结婚真的不一样 - 天天要闻

01 娶柳氏

盛纮是个好父亲,对长枫的婚事很上心,他了解长枫,所以他给长枫找媳妇的要求就是姑娘一定要品行端正、有主见,可以约束住长枫。

要说缘分就是这么妙不可言,盛纮想给长枫娶媳妇,他的同窗好友柳大人就有意将三女儿嫁给长枫。

柳家是簪缨世家,是真正的名门望族,原本柳家嫡小姐是不可能下嫁给一个庶子的,只因柳小姐订过亲,可是那个未婚夫却在为父守孝期间,与小妾生了孩子。

柳家不想委屈自己的女儿,便想取消这门亲事,可是自己的女儿毕竟说过亲,世家大族的人会嫌弃,于是柳大人想到了盛纮要议亲的儿子长枫。

盛纮对柳大人的想法求之不得,柳家是传承两百年的世家大族,他希望长枫以后在官场能得到柳家的帮助。

柳氏为人三观很正,虽然长相一般,但御夫有术,长枫刚开始并不喜欢柳氏,觉得她不漂亮,而且还严谨又无趣,跟个老师似的。

于是长枫宁愿去跟通房睡,也不去柳氏房里,而柳氏也不生气,因为她也看不惯长枫的轻浮。

盛老太太和盛纮都清楚长枫的为人,他们觉得长枫就该有一个柳氏这样的媳妇管,他们一边倒支持柳氏,让柳氏当起了长枫的家。

长枫要出去玩可没银子,只好呆在家,而柳氏也不一味压制长枫,她耐心引导长枫好好读书,并且时常抽查长枫的功课。

长枫慢慢感受到了柳氏的良苦用心,逐渐疏远了原来的狐朋狗友,洗心革面,不再出去花天酒地。

长枫理解柳氏为什么要约束他,作为庶子,他的出身本就差了一截,再不踏实干,那将来自己的孩子也要跟着吃苦了。

长枫在柳氏的督促下,发奋读书,终于考取了功名,走上仕途。他很感激柳氏的激励,慢慢的和贤惠的柳氏感情也渐渐融洽了。

柳氏收服长枫,对比梁晗的遭遇揭示一个道理:和谁结婚真的不一样 - 天天要闻

02 梁晗的婚后生活

墨兰一直跟着林小娘,她学到的都是一些上不得台面的争宠手段,而作为当家主母所需要的大局观,林小娘自己都没有,墨兰自然也无从去学。

墨兰看到的是林小娘处心积虑地讨好盛纮,林小娘教给墨兰的是:“抓住了你爹爹,就抓住了盛家。”

而盛纮也确实被林小娘拿捏在手上,因为盛纮是庶子出身,小时候吃尽了父亲宠妾的苦头,所以他不忍林小娘母女吃他以前的苦。

盛纮事事护着林小娘,以致林小娘都爬到王大娘子的头上,王大娘子被人嘲笑,她却拿林小娘没办法。

王大娘子恨林小娘夺走了丈夫的爱,自然不会去教导墨兰如何做大娘子,而林小娘觉得自己比王大娘子聪明,笼络住了盛纮。

只是林小娘没有想过,她是个妾室,墨兰在她身边耳濡目染的也是她小妾的做派,而墨兰嫁给梁晗做的是正妻,可墨兰根本不知道怎么去做正头大娘子。

梁晗是伯爵府的嫡六子,从小备受父母疼爱,他跟盛纮出身不一样,所以他也不会有盛纮那种对弱者的感同身受。

婚后梁晗得知墨兰对他的算计,失望不已,对墨兰也大不如从前。

墨兰嫉妒梁晗对小妾春珂的宠爱,她想抓住梁晗的心,于是不停地给梁晗纳妾,以为这样可以分春珂的宠。

却没想到梁晗本就是个花花公子,小妾多了,他更不愿意理睬墨兰了。

墨兰不知道做当家主母,看的是管家理事的能力,而不是跟妾室争风吃醋,她的所作所为让吴大娘子更不满意了。

吴大娘子原本看中了明兰,她觉得以明兰的为人、见识,一定会引导梁晗走上读书、考功名致仕的路,这样梁晗即便袭不了爵位,也能自己挣一番前程。

可是墨兰却让梁晗深陷温柔乡,不思进取,以致他们这一支后来没落了。

柳氏收服长枫,对比梁晗的遭遇揭示一个道理:和谁结婚真的不一样 - 天天要闻

03 娶对人很重要

俗话说:娶妻娶贤。

长枫娶了柳氏,原本和梁晗有的一拼的他,在柳氏的管束下,认真读书,他明白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跑,他只能靠自己。

而柳氏也很明白事理,不贪图盛家的家业,她说:“我不贪心,不该我的,我半点不惦记,老天垂怜,念我姻缘不易,叫相公用功进学,将来我们自己挣下家业。”

长枫考取功名后,顺利走上仕途,而柳氏也给他生了一个女儿,长枫心满意足,他觉得为了女儿,他也要努力上进,做一个好父亲。

长枫能从一个不着调的公子哥,蜕变成一个顾家上进的好丈夫、好父亲,全都因为他娶了一个好妻子,一步步引导他走上正轨。

而梁晗是个像长枫一样贪图美色的花心公子,本性不坏,他只是没有一个好的引路人。

如果墨兰能像柳氏对长枫那样,督促梁晗读书上进,而不是为了讨他欢心,娶一个个的美妾,他的未来肯定也会像长枫一样向好发展。

梁晗是个缺乏自律的人,抗拒不了美妾的诱惑,墨兰给他营造的温柔乡,消磨了梁晗不多的理智,让他忘记了作为男人的责任——为妻儿争取更好的未来。

一个好女人旺三代,上孝敬公婆,下可以教育好子女,对丈夫更是好处多多,避免了无谓的争吵,并可以给丈夫好的情绪引导,让丈夫拥有一个温暖的家。

而一个坏女人同样会影响三代人,她上不尊敬长辈,下不知道管束子女,对丈夫不知道互敬互爱,一味以自己为中心,凡事以自己利益最大化为准。

这样的女人只会搅扰得家宅不宁,夫妻失和,子女离心,让丈夫陷在乱七八糟的家事中,没有心情考虑家庭的未来发展,只能得过且过混日子。

柳氏收服长枫,对比梁晗的遭遇揭示一个道理:和谁结婚真的不一样 - 天天要闻

结语

俗话说:秧好一半谷,妻好一半福。

无论什么年代,好妻子在家庭中的作用都是不可忽视的,而一个家庭的兴旺发达,更离不开一个好妻子。

所以人们常说,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必定会有一个优秀的女人。

当然,女子嫁人也要看清丈夫的人品,否则,遇人不淑,也难有幸福。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谎称失踪的兵、假意谈判的日军:七七那天,谁在演?谁在拼? - 天天要闻

谎称失踪的兵、假意谈判的日军:七七那天,谁在演?谁在拼?

1937年春天,日本作家野上弥生子在报纸上写下对和平的祈求。她希望这一年没有战争,哪怕洪水地震都行。但她的同胞们却越来越渴望打仗。到了夏天,日军开始在北平周边频繁闹事,为全面战争做准备。七月七日晚上,北平西南的卢沟桥突然响起枪炮声。日本军队
原创话剧《一张报纸的抗战》将艺术呈现中国报人形象 - 天天要闻

原创话剧《一张报纸的抗战》将艺术呈现中国报人形象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7月7日电 (记者 应妮)时值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和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7日在京联合宣布,双方联袂打造的原创话剧《一张报纸的抗战》将于今年底搬上舞台,并在北京和香港
荆汉运河一旦开通,对传统的长江航运将会有多大的影响呢? - 天天要闻

荆汉运河一旦开通,对传统的长江航运将会有多大的影响呢?

荆汉运河早在2015年就被湖北省的专家团队提出来建设的水利工程,湖北省的专家团队为何要提出建设荆汉运河工程呢?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彻底解决长江中游地区的河道弯道太多的航运瓶颈问题,以提升我国第一大江河长江的运输效率并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七七”事变88周年祭 - 天天要闻

“七七”事变88周年祭

#端午纳福#1937年7月7日,那个被血与火浸透的夜晚,如一道永远无法愈合的伤口,深深刻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卷之上。88年后的今天,当我们再次回望,卢沟桥的每一块石板、每一尊石狮,都在静静诉说着那段不能忘却的记忆,“七七”事变,不仅是全面抗战
记者手记:夜泊维多利亚湾 - 天天要闻

记者手记:夜泊维多利亚湾

新华社香港7月7日电 记者手记:夜泊维多利亚湾新华社记者黎云1942年的一个夜晚,一条小船从维多利亚湾悄然驶出。船上乘坐的,有国民党左派领袖何香凝、著名诗人柳亚子。
跨越时空的历史回响:长沙医学院学子走进何叔衡故居 - 天天要闻

跨越时空的历史回响:长沙医学院学子走进何叔衡故居

团队参观何叔衡故居。红网时刻新闻7月7日讯(记者 任晔 实习生 周子怡 通讯员 殷雨涵 忻晨)7月5日,长沙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同心振乡,同心燃梦”团队来到中共一大代表何叔衡的故居参观学习。团队参观何叔衡故居。走进何叔衡故居,团队成员们仿佛穿
(抗战胜利80周年)卢沟桥上,“90后”接棒“90后”抗战亲历者 - 天天要闻

(抗战胜利80周年)卢沟桥上,“90后”接棒“90后”抗战亲历者

中新社北京7月7日电 题:卢沟桥上,“90后”接棒“90后”抗战亲历者 作者 杜燕 周锦麒 烈日下,卢沟桥上,已不见那位戴着草帽、向世界各地游客讲述抗战历史的老人。映入眼帘的,是身着蓝色志愿者马甲的“90后”——郑然。 接过93岁爷爷郑福来的“历史接力棒”,郑然站在桥头,向过往游客讲述铭刻于古桥的抗战历史与不屈精神...
新闻8点见丨一位敌后剧团老兵的抗战记忆 - 天天要闻

新闻8点见丨一位敌后剧团老兵的抗战记忆

新闻8点见,多一点洞见。每天早晚8点与你准时相约,眺望更大的世界。如果人生是一幕戏剧,主人公黄石文的故事仍在上演。98岁,头发花白,走路要拄拐杖,但他始终把上身挺得直直的。近两个月,每天晚上7点到9点,趁着这段最安静,也是头脑最清醒的时候,黄石文坐在养老院5楼的房间里,一字一字讲出过往人生,面前的电脑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