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被电视剧骗了!30张老照片告诉你,抗日时期真实的东北是啥样!

2024年04月09日19:15:17 历史 1568

文/万物知识局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东北的旧影或是华灯初上或是萧条破碎,百年前的东北拥有一颗璀璨的明珠,同时也是远东第二大城市有东方巴黎之称的哈尔滨,而这些过往历史的故事在如今我们也只能从照片和记载中去回味曾经别样的年华。

别被电视剧骗了!30张老照片告诉你,抗日时期真实的东北是啥样! - 天天要闻

老照片是回忆的一种媒介,不仅记录着曾经东北的点滴往事,也能让我们通过这些照片去重温老东北的旧时光,找回那些我们未曾经历过的历史中的东北,感受在冰雪世界中独占鳌头的东北,看到这些老照片,你是否还会想起以往的峥嵘岁月呢?

别被电视剧骗了!30张老照片告诉你,抗日时期真实的东北是啥样! - 天天要闻

清末时期的东北可以说是“百鬼畅行”,俄军和日军都侵占者这片土地,在这里生活的人们可谓是苦不堪言,民不聊生。

别被电视剧骗了!30张老照片告诉你,抗日时期真实的东北是啥样! - 天天要闻

照片中被绑起来的男子,就是一名涉嫌偷东西的中国男子被日本人抓起来羞辱折磨,晚清时期的人们思想还比较封建,但也正因如此,日寇才将他的裤子扒下,绑在柱子上。

别被电视剧骗了!30张老照片告诉你,抗日时期真实的东北是啥样! - 天天要闻

过往的人都能够看到,这样的羞辱比杀死这名男子更加难以令他接受,因此才痛苦的呐喊,不过这名日寇站在一旁却是面带讥笑和鄙夷,丝毫没有任何怜悯之心。

别被电视剧骗了!30张老照片告诉你,抗日时期真实的东北是啥样! - 天天要闻

在东北的田野间有一名已经离世的老者,或许是家中没有亲人,因此暴尸荒野也没有人替他收尸,而此时从他旁边经过的一支俄国军队看到这名老者的尸体,也同样是露出一种不屑的神情,几百上千名士兵没有一位停留下来掩埋这位老者。

别被电视剧骗了!30张老照片告诉你,抗日时期真实的东北是啥样! - 天天要闻

俄国在利用八国联军的机会侵占了东北,日寇知道以后,认为朝鲜半岛和东北都应该是他们的,因此也发动了战争,其中最大的一场战争就是奉天会战

别被电视剧骗了!30张老照片告诉你,抗日时期真实的东北是啥样! - 天天要闻

日本全胜后就占领了奉天,这张照片就是日寇占领奉天后,将大街上的到处飘扬着日本的国旗。

别被电视剧骗了!30张老照片告诉你,抗日时期真实的东北是啥样! - 天天要闻

晚清时期,两名打扮十分时尚的洋人女性,看着这些备受饥饿煎熬的人们,突发一种戏弄的心态,他们将食物抛洒在地面,然后站在一旁,兴致勃勃的看着饥饿的人在地上哄抢她们扔出的食物,而在她们脸上则是露出了一种奸计得逞和满意的微笑。

别被电视剧骗了!30张老照片告诉你,抗日时期真实的东北是啥样! - 天天要闻

当时的东北,内忧外患,社会动荡不已,天灾人祸纷争不断,受苦的百姓只能无奈的忍受着煎熬,饥贫交加,看到食物就等同于看到了活下去的希望,在活下去面前,尊严什么的都不算什么。

别被电视剧骗了!30张老照片告诉你,抗日时期真实的东北是啥样! - 天天要闻

九一八事变以后,一名日本士兵在吉林军械厂的合影,那时候东北军奉行不抵抗的原则,日寇不费吹灰之力就直驱进入了东北,连占沈阳、长春、哈尔滨这三大城市。

别被电视剧骗了!30张老照片告诉你,抗日时期真实的东北是啥样! - 天天要闻

日寇还缴获了奉系东北空军的260多架飞机,在军械厂前留影也完全是出于一种挑衅。

别被电视剧骗了!30张老照片告诉你,抗日时期真实的东北是啥样! - 天天要闻

这张照片拍摄于东北长春,照片中的女子就是长春有名的女匪驼龙,这是她被处决前留下的珍贵影像。

她的一生非常悲惨,父母双亡后被人贩子卖到了青楼,被土匪头子赎身后成了压寨夫人,从此就落草为寇,自己学习开枪的技能,甚至做到了弹无虚发。

别被电视剧骗了!30张老照片告诉你,抗日时期真实的东北是啥样! - 天天要闻

三个小女孩在一起玩耍,那时候都流行长姐带人,家中长辈都非常繁忙的情况下,姐姐就要充当起照顾弟弟妹妹的角色,并且在他们一家应该没有重男轻女的思想,因此即便是女性生活也非常富足和快乐,从她们脸上的笑意就不难看出,对于生活的向往。

别被电视剧骗了!30张老照片告诉你,抗日时期真实的东北是啥样! - 天天要闻

在万恶的旧社会中,有人欢喜就会有人忧,富足家庭的儿女生活锦衣玉食,而这些贫苦人家的孩子就只能忍受饱一顿饿一顿的生活,甚至在那时有不少童工的出现,为了贴补家用赚取一点吃食,小小年纪就要成为别人的奴仆,点头哈腰才能换来一顿饱饭。

别被电视剧骗了!30张老照片告诉你,抗日时期真实的东北是啥样! - 天天要闻

中间这个干煸瘦弱的小老头,你绝对想象不到他是曾经雄踞东北的王,他就是张作霖

别被电视剧骗了!30张老照片告诉你,抗日时期真实的东北是啥样! - 天天要闻

虽然面相看上去和善儒雅,实际上他一辈子都在做打打杀杀的事,他比起他儿子张学良更加像一个杀伐果决的东北王,他的身高只有五尺二寸,典型的“北人南相”

别被电视剧骗了!30张老照片告诉你,抗日时期真实的东北是啥样! - 天天要闻

东北满人母女三人,这张照片是她们三人的第一次合影,面对照相机这种洋玩意,她们都透出一种好奇的神情,那时候非常流行抽水烟,即便是女子也时常拿着一个烟袋。

别被电视剧骗了!30张老照片告诉你,抗日时期真实的东北是啥样! - 天天要闻

几名抗日的志愿军在吉林长春被捕,在被日寇杀害之前还强迫他们集体下跪,只为了摆拍一张凸显日寇厉害的照片。

别被电视剧骗了!30张老照片告诉你,抗日时期真实的东北是啥样! - 天天要闻

九一八事变后,有许多不愿做亡国奴的义士自发的组织起来,虽然不是正规军队,但也狠狠地打击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

别被电视剧骗了!30张老照片告诉你,抗日时期真实的东北是啥样! - 天天要闻

日俄战争期间在城外被日寇斩杀的普通百姓,而杀他的理由却仅仅只是怀疑他是俄国的探子,便不由分说的将其斩杀。

别被电视剧骗了!30张老照片告诉你,抗日时期真实的东北是啥样! - 天天要闻

辽沈战役期间,被俘虏的国军士兵,虽然都是穿着军大衣但是在士气上却又明显的不同。

解放军以灵活多变的战术,歼灭了国民党47万余人,将国军在东北的精锐部队全部歼灭,自此东北全境在得到了解放。

别被电视剧骗了!30张老照片告诉你,抗日时期真实的东北是啥样! - 天天要闻

早期的哈尔滨照片,那时候已经比较流行汽车,并且也已经成为了有钱人家中的标配,因为俄曾经的占领,所以导致哈尔滨大部分的建筑都有一些西式元素在其中。

别被电视剧骗了!30张老照片告诉你,抗日时期真实的东北是啥样! - 天天要闻

这张照片中的人们正在合力分割树木,那时候东北的大部分人除了日常劳作外就是会收集树木,不仅是为了建造房舍还为了能够在累积到冬日里抵御严寒。

别被电视剧骗了!30张老照片告诉你,抗日时期真实的东北是啥样! - 天天要闻

东北交通大学位于辽宁锦州,在九一八事变以后,这所大学就沦为了日本关东军驻锦州的司令部,门口也派了日寇把守。

别被电视剧骗了!30张老照片告诉你,抗日时期真实的东北是啥样! - 天天要闻

东北农村的乡野生活,最值得注意的就是靠墙站立的姑娘肚子上揣着一个桶,看起来非常奇怪,实际上这是东北人民早期的取暖方式,那个木桶就是类似汤婆子一样。

别被电视剧骗了!30张老照片告诉你,抗日时期真实的东北是啥样! - 天天要闻

百年前额度山海关火车站,这个车站的历史非常悠久,早期时候的面积就已经达到了256.8平方米八国联军侵华后被炸毁,后期修复时又再次扩大了面积,同时也经历了许多政治改变。

别被电视剧骗了!30张老照片告诉你,抗日时期真实的东北是啥样! - 天天要闻

车夫正拉着一位旗人打扮的女子在街上前行,虽然早在民国前期清朝就已经灭亡了,但是仍然有旗人穿着清朝时期的打扮坐着黄包车出行,维持着他们最后的体面。

别被电视剧骗了!30张老照片告诉你,抗日时期真实的东北是啥样! - 天天要闻

曾经的哈尔滨虽然已经破败不堪,但是老式的售卖字样还停留在那里,无论何时看到这些曾经的老照片都会无比怀念民生富足的哈尔滨。

别被电视剧骗了!30张老照片告诉你,抗日时期真实的东北是啥样! - 天天要闻

呼兰是发展的比较早的古城,位于黑龙江,在这里没有高楼大厦,几乎都是这样的通体大平房,萧红呼兰河传就是指的这里。

别被电视剧骗了!30张老照片告诉你,抗日时期真实的东北是啥样! - 天天要闻

冬天的东北总是白茫茫的一片,但却给人一种十分干净纯洁的感觉,雪能够掩埋一切糟粕,等到开春大雪融化时,那些埋在雪中的肮脏也会随之一起消失,这就是东北的魅力。

别被电视剧骗了!30张老照片告诉你,抗日时期真实的东北是啥样! - 天天要闻

日俄战争中,一位清军官员正在和俄军军官谈话,不过当时的清政府更加倾向于日寇,这样的思想也为日后的战争埋下了伏笔。

别被电视剧骗了!30张老照片告诉你,抗日时期真实的东北是啥样! - 天天要闻

皇姑屯事件许多喜欢历史的人们都非常了解,东北王张作霖所乘坐的专列在皇姑屯附近被炸毁,张作霖当场就遭遇了重创,虽然被及时的送回了沈阳,但仍然于当日咽气。

别被电视剧骗了!30张老照片告诉你,抗日时期真实的东北是啥样! - 天天要闻

在此期间,张学良封锁父亲去世的消息,抓住机会接班,因为成功封锁了老帅去世的消息长达17天,才导致日军不敢轻举妄动,为少帅争取了时间。

别被电视剧骗了!30张老照片告诉你,抗日时期真实的东北是啥样! - 天天要闻

这就是张作霖乘坐的火车被炸毁后的模样,整体的火车架都几乎已经被损毁,位于爆炸中心的张作霖自然是难逃这一劫。

别被电视剧骗了!30张老照片告诉你,抗日时期真实的东北是啥样! - 天天要闻

通化旧城,整个县城都成方形,周围不过二里半,但却也分为了东西南三门,其中以东门和南门最为繁华。

别被电视剧骗了!30张老照片告诉你,抗日时期真实的东北是啥样! - 天天要闻

早期的沈阳大西门,城门和城墙主要都还是明朝建造的,不过因为战乱和灾祸,城墙在多次受到轰炸后损毁,加上当时的人们并不知道保护文物,因此城墙也被民众捡走了砖瓦,无法修复了。

别被电视剧骗了!30张老照片告诉你,抗日时期真实的东北是啥样! - 天天要闻

从田间收货的蔬菜还弥漫着泥土香气就被带到街市上售卖,淳朴的摊主也在一声声吆喝中迎来了他的顾客。

别被电视剧骗了!30张老照片告诉你,抗日时期真实的东北是啥样! - 天天要闻

上个世纪初,哈尔滨因为独特的历史和地理因素,导致了中俄两国都觊觎这个城市,不过因为靠近俄国的边境,因此受到俄国的文化影响比较多,其中哈尔滨的万国洋行就是典型的西式建筑。

别被电视剧骗了!30张老照片告诉你,抗日时期真实的东北是啥样! - 天天要闻

冬日的松花江和夏日的繁华不同,因为整个江面都被厚厚的积雪冻住,船只都无法顺利通行,冬日里在松花江上也只能看到一些捕鱼和玩耍的孩童,想要跨过松花江,就只能依靠马车直线同行跨过松花江。

别被电视剧骗了!30张老照片告诉你,抗日时期真实的东北是啥样! - 天天要闻

回顾曾经的东北,我们可以感受到那个时代的建筑和人文风貌,虽然被其他国家占领,但仍然能够感受到东北人民对待未来生活的向往和热衷,这些照片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也为我们今天的历史考究提供了宝贵的文献历史遗产 。

别被电视剧骗了!30张老照片告诉你,抗日时期真实的东北是啥样! - 天天要闻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谎称失踪的兵、假意谈判的日军:七七那天,谁在演?谁在拼? - 天天要闻

谎称失踪的兵、假意谈判的日军:七七那天,谁在演?谁在拼?

1937年春天,日本作家野上弥生子在报纸上写下对和平的祈求。她希望这一年没有战争,哪怕洪水地震都行。但她的同胞们却越来越渴望打仗。到了夏天,日军开始在北平周边频繁闹事,为全面战争做准备。七月七日晚上,北平西南的卢沟桥突然响起枪炮声。日本军队
原创话剧《一张报纸的抗战》将艺术呈现中国报人形象 - 天天要闻

原创话剧《一张报纸的抗战》将艺术呈现中国报人形象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7月7日电 (记者 应妮)时值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和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7日在京联合宣布,双方联袂打造的原创话剧《一张报纸的抗战》将于今年底搬上舞台,并在北京和香港
荆汉运河一旦开通,对传统的长江航运将会有多大的影响呢? - 天天要闻

荆汉运河一旦开通,对传统的长江航运将会有多大的影响呢?

荆汉运河早在2015年就被湖北省的专家团队提出来建设的水利工程,湖北省的专家团队为何要提出建设荆汉运河工程呢?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彻底解决长江中游地区的河道弯道太多的航运瓶颈问题,以提升我国第一大江河长江的运输效率并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七七”事变88周年祭 - 天天要闻

“七七”事变88周年祭

#端午纳福#1937年7月7日,那个被血与火浸透的夜晚,如一道永远无法愈合的伤口,深深刻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卷之上。88年后的今天,当我们再次回望,卢沟桥的每一块石板、每一尊石狮,都在静静诉说着那段不能忘却的记忆,“七七”事变,不仅是全面抗战
记者手记:夜泊维多利亚湾 - 天天要闻

记者手记:夜泊维多利亚湾

新华社香港7月7日电 记者手记:夜泊维多利亚湾新华社记者黎云1942年的一个夜晚,一条小船从维多利亚湾悄然驶出。船上乘坐的,有国民党左派领袖何香凝、著名诗人柳亚子。
跨越时空的历史回响:长沙医学院学子走进何叔衡故居 - 天天要闻

跨越时空的历史回响:长沙医学院学子走进何叔衡故居

团队参观何叔衡故居。红网时刻新闻7月7日讯(记者 任晔 实习生 周子怡 通讯员 殷雨涵 忻晨)7月5日,长沙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同心振乡,同心燃梦”团队来到中共一大代表何叔衡的故居参观学习。团队参观何叔衡故居。走进何叔衡故居,团队成员们仿佛穿
(抗战胜利80周年)卢沟桥上,“90后”接棒“90后”抗战亲历者 - 天天要闻

(抗战胜利80周年)卢沟桥上,“90后”接棒“90后”抗战亲历者

中新社北京7月7日电 题:卢沟桥上,“90后”接棒“90后”抗战亲历者 作者 杜燕 周锦麒 烈日下,卢沟桥上,已不见那位戴着草帽、向世界各地游客讲述抗战历史的老人。映入眼帘的,是身着蓝色志愿者马甲的“90后”——郑然。 接过93岁爷爷郑福来的“历史接力棒”,郑然站在桥头,向过往游客讲述铭刻于古桥的抗战历史与不屈精神...
新闻8点见丨一位敌后剧团老兵的抗战记忆 - 天天要闻

新闻8点见丨一位敌后剧团老兵的抗战记忆

新闻8点见,多一点洞见。每天早晚8点与你准时相约,眺望更大的世界。如果人生是一幕戏剧,主人公黄石文的故事仍在上演。98岁,头发花白,走路要拄拐杖,但他始终把上身挺得直直的。近两个月,每天晚上7点到9点,趁着这段最安静,也是头脑最清醒的时候,黄石文坐在养老院5楼的房间里,一字一字讲出过往人生,面前的电脑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