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顺治皇帝只活到24岁,看看他的生活习惯,能活24岁已是奇迹

2023年10月06日09:31:05 历史 1425

前言:

大清帝国开国之主顺治,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传奇而又悲情的皇帝。他刚强聪慧,又善感多情,一生跌宕起伏,却以青年之姿早逝。

顺治的人生折射出封建专制与宫廷争斗的残酷,也映照出一个灵魂渴望自由和爱的挣扎哀叹。

为何顺治皇帝只活到24岁,看看他的生活习惯,能活24岁已是奇迹 - 天天要闻

一、勤奋学习背后的无奈

玄烨从小生活压抑,因为缺少靠山,他只能通过学习来积蓄实力。5岁起,小皇帝就展现出惊人的学习能力,他每天只睡4个小时,其余时间都在学习。为了脱离多尔衮的控制,玄烨以一种近乎自虐的方式学习。

只见皇帝穿着黄龙袍,头顶凤冠,双目炯炯有神,端坐在凤尾书案前。案头摞着的典籍有《四书五经》、《资治通鉴》等,笔锋如飞,在宣纸上书写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玄烨笔下的每一个字都写得工整端庄,笔法娟秀,显见他自小功底深厚。

为何顺治皇帝只活到24岁,看看他的生活习惯,能活24岁已是奇迹 - 天天要闻

玄烨学习的声音没有丝毫懈怠,只是偶尔在纸上打一个盹,又很快清醒过来继续写作。他就这样夜以继日地学习着,一刻也不容许自己的注意力涣散。因为玄烨深知,现在的他一无所有,唯有通过苦学积累才能获得掌控大局的力量,才能不再被人牵着鼻子走。

皇帝摇头拒绝,继续挥毫疾书。他的双眼布满血丝,手微微有些颤抖,但仍然坚持着抄写下去。

为何顺治皇帝只活到24岁,看看他的生活习惯,能活24岁已是奇迹 - 天天要闻

太监无奈退下,心中暗想,皇上这样日复一日地劳累,恐怕白白损害龙体。但他也明白皇上这样做都是出于无奈,因为权力稍稍松懈就可能被多尔衮夺去。

如此夜以继日,玄烨度过了压抑的童年时光。学习成为他躲避现实的方式,也是他争取权力的唯一希望。然而,过度的操劳和失眠并不利于一个孩子的成长。日复一日的高强度学习消耗着玄烨的精力,他的身体日渐虚弱和憔悴。

为何顺治皇帝只活到24岁,看看他的生活习惯,能活24岁已是奇迹 - 天天要闻

二、沉溺女色的逃避现实

多尔衮强占大权,玄烨即位后也只是一个傀儡。他整日处理文件,可努力学习也无济于事,权力仍遥不可及。玄烨开始通过纳妃佳丽来逃避现实,沉溺于后宫生活。

12岁时,他就已有第一个儿子。后宫里嫔妃众多,美艳动人。皇帝整日与她们翻云覆雨,忘我欢愉。后宫成了皇帝的避风港,让他短暂忘却权力与现实的无奈。

为何顺治皇帝只活到24岁,看看他的生活习惯,能活24岁已是奇迹 - 天天要闻

这一天,皇帝正在后宫游玩。只见满地铺着锦帛,美人们围坐其上。有的轻歌曼舞,有的弹琴作乐,宛如一池媚水。皇帝心花怒放,目不暇接。这让他想起自己还是个孩子时无忧无虑的生活。

忽见一个新来的美貌女子端坐其中。她穿着淡黄裙衫,肌肤如雪,眉眼传情。是多尔衮新送来的越女。“姑娘倒是生得俏皮,快过来陪本宫解闷。”皇帝赞叹道。美人羞赧地笑了,娇声应诺着挪了过来。

为何顺治皇帝只活到24岁,看看他的生活习惯,能活24岁已是奇迹 - 天天要闻

很快,欢笑声传遍整个后宫。皇帝和美人翩翩起舞,宛若天人配合。其他的嫔妃们也纷纷起身参与其中,舞姿妖娆动人。皇帝的心情从刚开始的郁闷转为开怀畅快,似乎所有的不快都已抛到九霄云外。

然而这繁华背后,皇帝内心的寂寞与苦闷并未因此减少分毫。当初的学习热情已无处可寻,努力改变现状的念头也渐消。他开始习惯这样虚度时光,任由岁月就这么悄然流逝。

为何顺治皇帝只活到24岁,看看他的生活习惯,能活24岁已是奇迹 - 天天要闻

三、董鄂妃出现的天真爱恋

皇帝20岁那年,一位名叫董鄂妃的女子入宫。她貌美如花,聪明伶俐,和皇帝一见钟情。这或许是上天对皇帝的眷顾,让他生命中出现了这道亮色。

这天,皇帝正无精打采地坐在凤仪殿。忽然,董鄂妃提着鲜花踏入殿内,脸上挂着灿烂的笑容。她似乎有种天生的活力,让人不禁为之心动。

为何顺治皇帝只活到24岁,看看他的生活习惯,能活24岁已是奇迹 - 天天要闻

董鄂妃柔声说。她的声音清脆悦耳,如春日候鸟初鸣。皇帝眼前一亮,心中像是沐春风。他悠然起身

二人来到宫中的玉兰园,草坪绿如绸缎,红花绽放。空气中弥漫着花香。凉亭里桌上摆满吃食和美酒。董鄂妃为皇帝倒上香醇的酒,双颊绯红,娇羞非常。

皇帝饮下,酒意上头,倍感畅快。这段日子以来的郁结一扫而空,仿佛董鄂妃出现了就驱散了他心头的乌云。

为何顺治皇帝只活到24岁,看看他的生活习惯,能活24岁已是奇迹 - 天天要闻

这一刻,皇帝望向董鄂妃明亮的眼眸,心想或许,自己真的找到了知己。和董鄂妃在一起,皇帝收获了久违的快乐与放松。他开始觉得,也许高高在上的权力无法轻易到手,但他依然拥有爱,还拥有活下去的目标。

自此,皇帝和董鄂妃形影不离,整日温存。董鄂妃的出现,让皇帝找回了少年时的热情与梦想。也许权力无法轻易到手,但他依然拥有爱。

为何顺治皇帝只活到24岁,看看他的生活习惯,能活24岁已是奇迹 - 天天要闻

四、儿子离世的打击与绝望

然而,好景不长。董鄂妃为皇帝生下一子,皇帝喜悦异常,视为心肝宝贝。他甚至认这个孩子为长子,引起宫廷震动。然而这个得宠的孩子才一岁便夭折了,董鄂妃也随之而去,极度悲痛令皇帝身心俱损。

那一年,皇宫被笼罩在悲伤中。皇帝整日闭门不出,不啖食物,形销骨立。宫女们极力劝解,但皇帝置若罔闻,任由身体一天天衰弱下去。

为何顺治皇帝只活到24岁,看看他的生活习惯,能活24岁已是奇迹 - 天天要闻

皇帝面无血色,神情麻木地坐在龙床上。“朕现在只想与儿子母子团聚。你们都退下吧,朕要独自静一静。”他的声音已经没有了往日的威严,而是虚弱无力。

宫女们无可奈何,纷纷退出殿外。夜深人静,皇帝一个人呆坐在黑暗中。脑海里全是董鄂妃嫣然的笑靥和儿子天真的面庞。眼泪终于夺眶而出,将他的脸庞淹没。他想念的人永远离他而去,这是何等的绝望。

为何顺治皇帝只活到24岁,看看他的生活习惯,能活24岁已是奇迹 - 天天要闻

皇帝曾经也是一个血气方刚的青年,拥有无限的可能和梦想。然而命运的打击接二连三,最终剥夺了他生命中的光明。他再也无法振作,任由生命一点点流逝,直到身体也不再支撑。

后来,皇帝的身体每况愈下,并染上了当时几无生还希望的天花,终于在24岁的花甲之年离开了人世。

顺治皇帝短暂的一生,令人唏嘘不已。他劳累学习想要权力,沉溺女色来逃避现实,爱妃儿子的离世更让他陷入了绝望。也许,有些悲剧是注定的。但皇帝曾拥有过短暂的真爱,这已是他生命中难能可贵的幸事。

为何顺治皇帝只活到24岁,看看他的生活习惯,能活24岁已是奇迹 - 天天要闻

结语:

顺治皇帝的一生是命运的残酷玩笑,也是青春激情的燃烧跌宕。他历尽劳苦与奢靡,爱恨交加,最后却在悲痛中坠入黑暗。但在短暂的生命里,这位少年天子也曾怀揣理想,追求爱,哪怕转瞬即逝,也已记入历史长河。

时光如梭,花开花落,浮生云散,而悲欢离合,成就一个人生的真谛。顺治,一位开创帝国却无法掌控自己命运的皇帝,留给后人的,是传奇,也是惋惜。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日本女星疑似家中去世,遗体腐烂多日无人发现,年仅45岁 - 天天要闻

日本女星疑似家中去世,遗体腐烂多日无人发现,年仅45岁

据日本媒体报道,日本女演员远野凪子近日疑似被发现死于家中,年仅45岁。7月3日,远野凪子的助手前往其位于东京都丰岛区的公寓拜访,却始终无法与她取得联系。助手随后联系公寓管理公司并报警。警方在室内发现一具倒在地上且已腐烂的女性尸体,现场确认该女性已经死亡,根据状况判断其死亡已有几天时间,警方不认为存在被害...
举个例子,10年前的建筑,前面经历了9年的监督检查,第10年着火了,这个责任…… - 天天要闻

举个例子,10年前的建筑,前面经历了9年的监督检查,第10年着火了,这个责任……

昨天有网友在《从监督中拿出20%甚至50%的人来搞调查,那会如何》留言说:举个例子,10年前验收的建筑,前面经历了9任监督员,到第10个监督员的时候着火了。前面9人没事,第10个进去了,这冤不冤呢?如果隐患很好整改,没有一点压力,为什么前面9个不做?为什么就认为在第10个人身上就应该做,而且能做,还能做好?这段话是什...
抗战儿童小说《闪闪的红星》:以红星为信 做党的孩子 - 天天要闻

抗战儿童小说《闪闪的红星》:以红星为信 做党的孩子

原标题:以红星为信 做党的孩子——重读抗战儿童小说《闪闪的红星》《闪闪的红星》,李心田著, 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11年1月《闪闪的红星》是李心田写于60年代的小说,原名为《战斗的童年》。1972年,该作品于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后入选教育部红色经典阅读书目,成为革命传统教育范本,被译成英、法、德等10余种文字,19...
《王舟瑶稿本文献丛编》出版,为王舟瑶手迹首次大规模公开 - 天天要闻

《王舟瑶稿本文献丛编》出版,为王舟瑶手迹首次大规模公开

王舟瑶(1858—1925),字星垣,号默盫,浙江黄岩人,近代著名学者、教育家、藏书家和地方文献专家,曾任上海南洋公学教授、京师大学堂师范馆经史教习、两广师范学堂监督、礼部顾问官。王舟瑶一生著述颇丰,著有《中国学术史》《读经札记》,编纂有《光绪台州府志》《默盫集》,辑有《台州文征》《台州先哲遗书》等。近日,...
抗战回望38︱《保卫卢沟桥》:“卢沟桥是我们的坟墓” - 天天要闻

抗战回望38︱《保卫卢沟桥》:“卢沟桥是我们的坟墓”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澎湃新闻·私家历史与抗战文献数据平台合作,推出“抗战回望”系列,选取抗战期间的报纸、图书、日记等史料加以介绍,希冀带领读者前往历史现场,触碰抗战时中国军民的精神与生活。“七七事变”吹响了全民族抗敌御侮的号角。作为事变中的重要场景,卢沟桥迅速为国人所熟知...
若不是北魏的胡太后算计太多,又怎会水到渠成的上位呢? - 天天要闻

若不是北魏的胡太后算计太多,又怎会水到渠成的上位呢?

古代北魏,宫里的女人想往上走都难。尤其对胡氏来说,她面前摆着的,不只是后宫的明枪暗箭,还有一道横了百十年的规矩——“子贵母死”。道武帝拓跋珪定这规矩时说得明白:皇子立为太子,亲妈就得赐死,怕的是外戚仗着太后的势乱政。
凌晨突发讣告!孙大业逝世 - 天天要闻

凌晨突发讣告!孙大业逝世

7月8日凌晨,河北师范大学发布讣告:中国科学院院士、细胞生物学家、无党派代表人士、河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孙大业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7月7日18时14分在石家庄逝世,享年88岁。孙大业先生,1937年7月生于浙江杭州,祖籍浙江温州。1959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农学系(现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毕业后分配到石...
黑龙江省原副省长——范子文 - 天天要闻

黑龙江省原副省长——范子文

范子文范子文(1909-1975),又名范嗣淹,陕西省绥德县人,享年66岁。早年考入绥德陕西省立第四师范,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8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奇袭集义村敌据点 - 天天要闻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奇袭集义村敌据点

在集义青纱帐里的游击队员(资料图片)。  集义村原属徐沟县管辖,位于县城东10华里处。早在唐代天宝年间,为抗击安禄山叛军,当地群众自发在此集结义军,“集义村”由此得名。  集义村的地理位置重要,与正北的大常镇、东南的榆次县东阳镇呈犄角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