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煮蛋,別再冷水下鍋了!用這4種方法,簡單易剝,還美味

2019年11月17日22:55:07 美食 1639

雞蛋中的蛋白質組成與人體組織蛋白質最為接近,而和人體越接近越容易被人體所吸收,所以一天一個雞蛋便能很好的補充人們日常活動中所需要的營養成分。

水煮蛋,別再冷水下鍋了!用這4種方法,簡單易剝,還美味 - 天天要聞

用水煮蛋的做法也是最少程度減少雞蛋營養流失的一種公認方法。對於這個方法最直觀能影響我們的便是煮好的雞蛋殼非常難剝,非常的影響心情和食慾。更是虐死強迫症患者的我了。

水煮蛋,別再冷水下鍋了!用這4種方法,簡單易剝,還美味 - 天天要聞

水煮蛋,別再冷水下鍋了!用這4種方法,簡單易剝,還美味 - 天天要聞

那麼怎麼做才能好剝,且能最大程度地保留它的營養成分呢?為什麼又不能用冷水煮雞蛋呢?讓我用實驗來告訴你。挑選8個大小均勻的雞蛋,分二次分別用冷水煮和熱水煮。在煮的過程中我們分別挑選出一些時間段將雞蛋切開看看狀態,請看下圖。

水煮蛋,別再冷水下鍋了!用這4種方法,簡單易剝,還美味 - 天天要聞

冷水煮6分鐘左右蛋黃未完全凝固,俗稱:溏心蛋,這個時候是最有營養的,但有沙門氏菌污染風險,胃腸比較脆弱的老人、小孩不建議吃這種狀態的雞蛋。8分鐘蛋黃剛成凝固狀態,這個時候口感好,營養保留也較完整,細菌基本也都都被殺死,這是最好的選擇。

熱水煮與冷水煮結果差不多,熱水煮雞蛋也是大概8分鐘時,雞蛋的狀態是最佳的。如果你喜歡吃溏心雞蛋,也就是煮6分鐘的狀態,一定要選擇好一點的品牌,質量有保證,而且吃了也沒有任何不適,也是可以的。

重點來了(敲黑板)與冷水煮相比,熱水煮雞蛋更容易剝殼。(注意本文中的熱水不是沸水,沸水煮雞蛋會比較容易破殼)

水煮蛋,別再冷水下鍋了!用這4種方法,簡單易剝,還美味 - 天天要聞

如果覺得熱水煮雞蛋比較麻煩,我們還有其他方法可以讓煮熟的雞蛋更容易剝殼。

  1. 煮的時候放點鹽,煮熟後立刻放入盛滿涼水的碗里、這樣比較好剝殼。
  2. 雞蛋都會一頭大,一頭尖而雞蛋氣室總在蛋的大頭,用刀尖輕輕的在雞蛋大頭端戳一個小孔,這樣也可以煮出的時候殼很好剝。
  3. 在煮雞蛋的水中加入鹽和白醋也可以使雞蛋更好剝。

總結:

水煮雞蛋一定要算好時間才能最大程度地保留營養,時間過長,如沸水中煮超過10分鐘,雞蛋中的蛋白質結構變得更緊密,不容易與胃液中蛋白質消化酶接觸,所以會變得很難消化,也就是不能被人體所吸收。另外雞蛋中蛋白質含有較多的蛋氨酸,它在經過長時間加熱後,會分解出硫化物,與蛋黃中所含的鐵發生一系列反應——硫化鐵,這也是不能被人體所吸收的。而時間過短則煮不熟。則會有沙門氏菌污染的問題,另外還有抗酶蛋白和抗生物素蛋白兩種對人體有害物的物質,讓人容易產生不適。所以煮雞蛋是門學問,一定要算好時間。

PS:如果想更簡單省事,現在市場上已經有煮蛋器了,也可以去嘗試下!

關於水煮雞蛋,小夥伴們還有哪些其他方法呢?歡迎留言探討!

好了本期就到這裡了,喜歡的小夥伴可以關注點贊轉發下。我是四季健康美食,關注我,關注適宜季節的健康美食。

美食分類資訊推薦

蓮藕別只會燉湯!加一物煮出清甜新口感 - 天天要聞

蓮藕別只會燉湯!加一物煮出清甜新口感

蓮藕作為一種營養豐富的食材,很多人常常用它來燉湯,覺得它清淡又有營養,尤其是搭配排骨、花生等食材,滋補效果不錯。但是,蓮藕的做法可不僅僅局限於湯品,它的口感脆嫩,加入不同的食材和調味料,能做出多種風味十足的菜肴。如果你還只會把蓮藕燉成湯,那
供不應求!網紅奶茶「熱」襲鞍山 - 天天要聞

供不應求!網紅奶茶「熱」襲鞍山

日前,一款泰式特色奶茶在我市迅速躥紅。13日,記者走訪發現,目前訂購這款奶茶需交款排隊預訂,大家紛紛翹首以盼,只為能儘快品嘗到那杯心儀的奶茶。這讓這家奶茶店成為了眾多奶茶愛好者競相購買的熱門去處。
HPP果汁成飲料新潮流 - 天天要聞

HPP果汁成飲料新潮流

界面新聞記者 | 李燁界面新聞編輯 | 許悅消費需求亟待擴張的現在,快消品也在通過技術上的突破尋求產品創新。在食品飲料行業,最新用上了新技術的產品是即飲果汁。
舒女探店|香料炸彈!黃油雞+脆水球……武漢這家酒店讓我原地飛印度 - 天天要聞

舒女探店|香料炸彈!黃油雞+脆水球……武漢這家酒店讓我原地飛印度

極目新聞記者 舒平通訊員 杜晶晶一口入魂!在武漢就能解鎖地道印度風味?近日,武漢馬哥孛羅酒店SAVVY餐廳推出的印度美食節自助晚餐,讓無數食客直呼「彷彿瞬移到印度街頭」。5月10日,極目新聞記者實地探店,帶您一同領略這場舌尖上的異域狂歡。走進餐廳,酒店特邀印度主廚Rabiul Baksh正在忙碌備餐,空氣中濃郁的香料氣息...
這種水果價格腰斬,卻被發現「肚臍眼」長黴菌,還能吃嗎? - 天天要聞

這種水果價格腰斬,卻被發現「肚臍眼」長黴菌,還能吃嗎?

最近,話題「藍莓肚臍眼裡的黴菌」登上熱搜榜。有網友發現,藍莓底部的凹陷處竟然有密密麻麻的黴菌菌絲。與此同時,隨着國產藍莓大量上市,藍莓價格明顯下降,部分規格的零售價只有去年同期的一半。面對藍莓「肚臍眼」里的黴菌菌絲,有網友問:還能吃嗎?新鮮藍莓很少長黴菌記者走訪上海多家商超賣場發現,在售藍莓以小盒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