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也有戶口本,數百萬人口數據,全靠手抄

2019年09月29日11:10:16 歷史 1173

同學們!老師們,大家早上好!

今天啊,咱們來聊個特別有意思的話題:

手實

初看“手實”二字,可能很多人會一頭霧水,其實解釋起來非常簡單,無外乎兩個字:

戶籍

唐朝也有戶口本,數百萬人口數據,全靠手抄 - 天天要聞

唐大曆四年,沙州敦煌縣懸泉鄉宜禾裏手實

在唐朝時期,手實一詞,有着具體的指向性,所反映的其實是唐朝的戶籍統計情況

打比方整個大唐有1000萬百姓,大唐朝廷為了方便進行人口排查與統計稅收,就會要求百姓自己主動上報家庭人口情況,而百姓根據家中統共有幾口人,有多少畝地,將這些與戶籍有關的數據信息記錄成文書檔案,繼而上交官府,這份初級的文書檔案,便被稱作“手實”。

說白了,就是咱們現在所說的“戶口本”,只不過手實還包含田地等資產信息,但有一點需要注意,嚴格來說,“手實”只是相當於戶籍的初級文本形態,或者簡單來說,相當於一種由個人填寫的表格,上交之後,還要經過相關官員的勘驗核對,再匯成總的戶籍檔案,以供戶部統計全國戶籍等用途,實際與我們現在的戶口本存在着不小差別。

而手實的概念,並非唐朝獨有,最早見於先秦時期的典籍——《管子》

夫管仲之匡天下也,其施七尺,瀆田悉徙,五種無不宜,其立後而【手實】。

那時雖然已經出現“手實”的概念,但大家只是將手實作為一種名詞,即,百姓手中實際掌握的土地數量,用手實一詞來定義。

唐朝也有戶口本,數百萬人口數據,全靠手抄 - 天天要聞

吐魯番市阿斯塔那墓出土:載初元年寧和才手實

後來隨着歷史演變發展,最終在唐朝時,手實一詞被專門用來代指戶籍檔案

比如某村有多少戶人家,這些人家統共擁有多少土地,大唐官府就會按律要求各戶百姓將自家實際情況記錄下來,最後再統一上交,那麼這份與戶籍息息相關的文書,就被稱為“手實”。

《唐律疏議》中所言:

里正之任,掌案比戶口,收手實,造籍書。

這“里正”,就是負責戶籍統計與調查,催納賦稅的鄉官,所以從上文可知,里正的職責之一,就是從老百姓手裡收來“手實”,繼而憑此作為依據,編匯成總的戶籍檔案,以作官府收稅與查驗之用。

我想很多朋友看到這就得問了,既然是百姓根據自家情況寫出“手實”,繼而上交,供國家向自己收稅,那萬一有人瞞報咋辦?

誒嘿,其實這事兒吧,還真有,所以唐朝時上報手實,

一是全看百姓的個人誠信,人人誠實上報,那自然手實的數據就趨向於準確。

二就是從法律層面,以嚴苛的法律條文,提高鄉官的責任心,保障稅收制度的完整性。

唐初期,百姓的主動性很高,大部分人家都按實上報,家裡有幾口人,有多少畝地,每年畝產多少斤,都根據實際情況書寫成詳細的手實,最終通過里正上報給官府。

唐朝也有戶口本,數百萬人口數據,全靠手抄 - 天天要聞

《長安十二時辰》對話截圖

在此過程中,“里正”會負責收取手實,由他統計完以後,再去百姓家中進行核對手實的真實性,如有人瞞報,或者里正漏查,上峰官員得知以後問責下來,則要按照《唐律》中的明文規定懲罰作為主要責任人的里正。

《唐律疏議·卷十二》:里正之任,掌案比戶口,收手實,造籍書。不覺脫漏戶口者,脫謂脫戶,漏謂漏口,及增減年狀,一口笞四十,三口加一等,過杖一百,十口加一等,罪止三年。

這段律法的大概含義為,里正一職,負責調查當地戶口,收百姓手實,造戶籍檔案。而如果里正在收手實的過程中有遺漏,那就要接受相應的懲罰。

比如張三家原本有五口人,結果張三為了少交稅,暗中買通里正,里正拿了張三的好處,幫着張三瞞報,或者說少報一人,那麼少報的這一人呢,就被視為脫戶,脫籍者。

如果是漏報一人,那這一人,就被視為漏口

按照大唐戶令律法,里正每少報一人,便苔打四十,若是少報三人及以上,則罪加一等,杖打一百,若是嚴重到少報十口,則要受徒刑三年。

唐朝也有戶口本,數百萬人口數據,全靠手抄 - 天天要聞

《長安十二時辰》中崔器自述,其與兄長崔六郎俱是逃籍農戶

所以我們可以得知,大唐官府為了約束里正的公正廉明,提高里正據實上報的責任心,以及保證百姓據實上報的誠實度,從而制定出嚴苛的律法,所以唐初期的里正,大多數都勤勤懇懇,挨家挨戶的走訪調查戶口,收取手實,最後將百姓每年的實際畝產與戶口進行統計,最後造成“籍書”再上報官府。

這裡所說的官府,自然就是“戶部”。

戶部就能根據各基層里正上報的數據,統計出整個大唐有多少百姓,這些百姓耕多少地,年產多少畝,然後計算出每年的課稅有多少,再以此為根據,進行及時的國策制定與調控。

所以從這個層面來講,手實直接關係到大唐王朝的中央財政收入,意義無比重大。

就拿《長安十二時辰》中的橋段舉例,如果基層里正人人公正辦事,百姓主動如實上報,那麼大唐朝廷每年所收的課稅就會相對來說非常完整,可有人若是弄虛作假,故意瞞報,那朝廷收繳的稅收自然就會相應減少,導致逃稅漏稅的負面現象發生,國庫也會逐漸虛空,致使財政不力。

《舊唐書·列傳三十八·韋嗣利傳》:今天下戶口,亡逃過半,租調既減,國用不足。

那麼里正在收取“手實”的過程中,如何確保手實的真實性與準確性呢?

尤其是在沒有照相機與電腦的古代,可想而知工作難度很大,然而古人還是想到了對應的方法與措施。

在唐朝,手實並非我上文所述的那般簡單,我只是將整個過程用總結性質的詞語進行描述,實際整個核查的過程相當繁瑣,具體的方法被稱為

團貌。

《唐會要·卷八十五·團貌》:天下諸州,每歲一團貌,既以轉年為定,復有籍書可憑。

唐朝也有戶口本,數百萬人口數據,全靠手抄 - 天天要聞

這一點特別有意思,因為古人不像咱們現在的派出所,去戶籍科能照相,所以古人就在手實中根據人丁的相貌形態特點與實際年齡,添加關於人丁的相貌描述,現在看來十分有趣。

比如年方十八的李四下巴有顆麻子,就會在手實中註明一句:

李四,年方十八,下巴有麻子。

再比如年方四十的王二眼睛歪,嘴巴斜,便會加上一句:

王二,年方四十,眼歪嘴斜。

當然我只是舉例說明,古人並不會用這種手法書寫,但參考同時期的日本效仿大唐戶籍制度,所編寫出的戶籍手賬,為了能夠確切描述相貌,便會特別註明人的相貌特點。

北師大歷史學院副院長,教授張榮強所撰論文《《新唐書·食貨志》所載“手實與鄉帳”關係考》:

團貌之制,當時亦為日本所效法。正倉院所藏《天平七年大隅國郡未詳計帳》中,不僅於戶主及家內成員名下註記“正丁”、“少丁”,同時記載了每人頭、面部特徵,如“右頰黑子”、“右目尻黑子”、“頸黑子”等。

根據在敦煌出土的《唐開元四年(716)沙州敦煌縣慈惠鄉籍》殘冊第3片,我們可一探當時戶籍檔案的部分內容:

戶主王妙智年伍拾陸歲 寡先天二年籍後出嫁,入縣內敦煌鄉臨池裡戶主張有仁為妻

女楊王年壹拾捌歲 中女開元三年帳後出嫁,入里內戶主余善意孫男伏保為妻

戶主余善意年捌拾壹歲 老男下中戶 課戶見榆

孫男伏保年貳拾壹歲 白丁

保妻楊年壹拾捌歲 丁妻開元三年帳後,娶里內戶主王妙智女楊王王為妻

唐朝也有戶口本,數百萬人口數據,全靠手抄 - 天天要聞

唐天寶年間敦煌某地戶籍信息,紅框內文字為:“天寶(?)殘戶籍”與“大唐四年敦煌縣”大曆四年燉煌縣憑泉

(註:我標註的紅框內文字為:“天寶(?此處應是某年)殘戶籍”與“大曆四年燉煌縣憑泉鄉殘戶籍”。)

(上圖:參考圖片,此書為民國二十五年(1936-08)出版期刊“《食貨半月刊》之第四卷第五期專刊”,這一期的主要內容,為唐戶籍簿從輯,內有“開元戶籍二種,天寶殘戶籍,及燉煌縣各鄉於天寶十載丁籍,丁籍殘卷”等唐朝戶籍信息。)

到了跨年之際,里正便會憑藉年初收繳的手實,挨家挨戶的進行核實查驗,而這種核實信息的方式,便被稱作“團貌”。

《唐會要·卷八十五·團貌》:天下諸州,每歲一團貌,既以轉年為定,復有籍書可憑。

通常是一年進行一次“團貌”,比如年初的時候,里正走訪了下轄的鄉村,收取了手實,到了年末,他還要再跑一趟基層,根據手實中記錄的人丁相貌特點與年齡,和實際情況進行對比,如有變化,則進行及時的修改與增補。

因為人的外貌與年齡,是會隨着時間的流逝而發生改變與增長,所以除了每年進行一次團貌,還要每三年制定一次“定簿”,即通過上一點中的“團貌”作為依據,憑此制定一本總的“貌定簿”,通常是里正在審核每戶百姓的手實後,以三年為周期,將需要更正或增補的內容,加註於百姓自陳的手實上,並重新進行抄寫,粘連成卷,以備查驗。

《唐會要·卷八十五·團貌》:諸戶口計年將入丁,老、疾,應免課役及給侍者,皆縣親貌形狀,以為定簿,一定以後,不得更貌,疑有奸欺者,聽隨事貌定,以付手實。

比如,李四的老母親在三年內不幸因病去世,那麼里正就要據此更正手實上的信息,這就相當於及時更新戶籍的數據庫,具體的內容可見珍貴史料:

《唐大曆四年沙州敦煌縣懸泉鄉宜禾裏手實》:

戶主王山子年捌拾柒歲老男武騎尉乾元三年籍後死

妻張年肆拾歲老男妻乾元三年籍後死

如上可知,在這份唐大曆四年的手實中,記錄了一位敦煌縣懸泉鄉名為“王山子”的戶主,在捌拾柒歲,即87歲那年,也就是乾元三年(公元760年)亡故,而其妻張氏,未過多久,也同樣在乾元三年亡故,終年卻只有40歲。

通過這段戶籍記錄,我們可看出很多深層次的信息,如:

乾元三年,即公元760年,在位皇帝為唐代宗李豫。

位於敦煌縣懸泉鄉的戶主王山子,身為朝廷官員,官至武騎尉(軍職),從七品,於乾元三年亡故,終年87歲。

而其妻子張氏隨後逝世,終年卻僅有40歲。

唐朝也有戶口本,數百萬人口數據,全靠手抄 - 天天要聞

我斗膽猜測,這表明張氏嫁給王山子時,尚未成年,所以才會造成這種夫妻二人年齡差距巨大的情況。

再進一步推測,張氏很可能是王山子的第二任夫人,因為兩人亡故時的年齡整整相差47歲,所以王山子與其成婚時,至少已經60歲往上,同時張氏年僅15歲左右。

所以通過這簡短的兩句話,我們能夠了解到許多與當時民生有關的關鍵信息:

一是能了解到古人的背景身份,如這位王山子老人,官至武騎尉。

二是能了解到唐代特殊的嫁娶情況,如老夫娶少妻,高齡男性在戶籍中被稱作“老男”,其妻子則被稱作“老男妻”等。

僅憑這兩點戶籍信息,就可引出許多與之相關的內容,而且從中我們也可看出唐朝戶籍制度,在當時來說已經相當完備。

綜上所述,手實的制定與推行,完善了唐朝的戶籍統計,而完備的戶籍制度,以此推動了唐朝的經濟發展,使大唐朝廷在稅收方面有證可依,有據可查,而相關法律又加強了基層錄入官吏的責任與公正,為及時更新人口數據保駕護航,進一步保障了財政收入的穩定,致使國庫充盈,造就出經濟與民生共同繁榮的大唐盛世。

唐朝也有戶口本,數百萬人口數據,全靠手抄 - 天天要聞

因此,完整的戶籍制度不僅有利於國家統計人口等數據,更與一國的財政收入息息相關,縱觀古今,戶籍制度的重要性與意義,在每個歷史時期都體現的淋漓盡致,而戶籍的完整統計,更是一個國家經濟繁榮的基石,可謂一國之本,百年之法。

——————

關注作者:錢品聚,了解更多歷史與文化趣聞。

唐朝也有戶口本,數百萬人口數據,全靠手抄 - 天天要聞

——————

參考文獻:

《管子》:夫管仲之匡天下也,其施七尺,瀆田悉徙,五種無不宜,其立後而【手實】。

《唐律疏議》中所言:里正之任,掌案比戶口,收手實,造籍書。

《唐律疏議·卷十二》:里正之任,掌案比戶口,收手實,造籍書。不覺脫漏戶口者,脫謂脫戶,漏謂漏口,及增減年狀,一口笞四十,三口加一等,過杖一百,十口加一等,罪止三年。

《舊唐書·列傳三十八·韋嗣利傳》:今天下戶口,亡逃過半,租調既減,國用不足。

《唐會要·卷八十五·團貌》:天下諸州,每歲一團貌,既以轉年為定,復有籍書可憑。

北師大歷史學院副院長,教授張榮強所撰論文《《新唐書·食貨志》所載“手實”與“鄉帳”關係考》:

團貌之制,當時亦為日本所效法。正倉院所藏《天平七年大隅國郡未詳計帳》中,不僅於戶主及家內成員名下註記“正丁”、“少丁”,同時記載了每人頭、面部特徵,如“右頰黑子”、“右目尻黑子”、“頸黑子”等。

《唐會要·卷八十五·團貌》:天下諸州,每歲一團貌,既以轉年為定,復有籍書可憑。

《唐會要·卷八十五·團貌》:諸戶口計年將入丁,老、疾,應免課役及給侍者,皆縣親貌形狀,以為定簿,一定以後,不得更貌,疑有奸欺者,聽隨事貌定,以付手實。

《唐大曆四年沙州敦煌縣懸泉鄉宜禾裏手實》:

戶主王山子年捌拾柒歲老男武騎尉乾元三年籍後死

妻張年肆拾歲老男妻乾元三年籍後死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明明黃河比長江短,為何卻被稱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 - 天天要聞

明明黃河比長江短,為何卻被稱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

黃河明明比長江短,為何被稱為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像中國一樣,獨佔兩條河流究竟有多難?黃河vs長江數據顯示,黃河全長5464公里,比6300公里的長江短了836公里,更扎心的是,長江年徑流量9600億立方米,是黃河574億立方米的16.
平型關大捷: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 天天要聞

平型關大捷: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不可一世的日軍進逼山西“七七事變”爆發後,日本帝國主義挑起了全面侵華戰爭。平型關之戰是八路軍出征抗日的第一仗,意義十分重大。1937年9月23日凌晨,八路軍指揮部向115師下達了作戰命令。於是,朱德電令第115師“向平型關、靈丘間出動,機動側擊向平型關進攻之敵”。八路軍第115師主力由紅一軍改編,在平型關戰鬥中投入...
“80後”縣長戴吉國,主動投案!他曾要求下屬不當反面案例“主角” - 天天要聞

“80後”縣長戴吉國,主動投案!他曾要求下屬不當反面案例“主角”

據云南玉溪市紀委監委7月7日消息:玉溪市華寧縣委副書記、縣長戴吉國涉嫌嚴重違紀違法,主動投案,目前正接受玉溪市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戴吉國(資料圖)公開簡歷顯示,戴吉國,男,漢族,1982年8月生,大學本科學歷,中國共產黨黨員。戴吉國歷任江川縣委政研室主任,共青團江川縣委副書記、書記、青聯主席,共青...
第三次世界大戰?《紅色警戒:世界戰火》震撼登場,32個國家開戰 - 天天要聞

第三次世界大戰?《紅色警戒:世界戰火》震撼登場,32個國家開戰

大家好,我在遊戲荒的時候,經常會打開那些經典遊戲,玩上一局感覺非常爽。尤其是《紅色警戒2》,即時戰略玩法緊張激烈,多人戰鬥和戰役都十分出色,現代戰爭手段也相當豐富。可由於年代久遠,很多玩法已經爛熟於心了,打來打去沒有新鮮感。最近,有網絡大佬基於《紅色警戒2》開發了全新的PC版《紅色警戒:世界戰火》MOD,...
國手+2!貴州兩名文物匠人摘全國文物技能獎 - 天天要聞

國手+2!貴州兩名文物匠人摘全國文物技能獎

全國文物職業技能最高獎頒獎了!貴州兩名“手藝人”憑實力當“國手”!經過兩天的激烈角逐,7月6日,由國家文物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中華全國總工會主辦的2025年全國行業職業技能競賽——第二屆全國文物行業職業技能大賽結果揭曉。來自貴州的選手吳勝成獲木作文物修復師一等獎,滕昭玉獲金屬文物修復師三等獎,這也是...
死亡失蹤超百人:美國得州洪災是天災還是人禍? - 天天要聞

死亡失蹤超百人:美國得州洪災是天災還是人禍?

美國得克薩斯州中部地區因暴雨引發洪災,截至當地時間6日,已造成至少82人死亡、約40人失蹤。美國總統特朗普6日表示,得州洪災是“百年一遇”“沒人預見到”。得州向來洪水多發,然而為何這次災情如此嚴重、傷亡如此巨大?在這場悲劇後,美國社會各界普遍認為,這次洪水造成如此大傷亡,有天災更有人禍。特朗普簽署“重大災...
日本天皇首訪蒙古國,專程祭奠日軍亡靈,這讓中國人很不舒服 - 天天要聞

日本天皇首訪蒙古國,專程祭奠日軍亡靈,這讓中國人很不舒服

前言正值二戰結束後80周年,應蒙古國邀請,日本天皇德仁首次對蒙古國進行訪問,蒙古國對此給予高規格接待,邀請日本天皇夫婦出席“那達慕大會”的開幕儀式,並參觀多個景點和日本投資項目。祭奠亡靈背後7 月 9 日清晨,天皇夫婦的車隊悄然駛入烏蘭巴托
民國將領之川軍青翰南 - 天天要聞

民國將領之川軍青翰南

(本人櫥窗裡面有很多關於民國歷史書籍,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你們的支持就是我創作最大動力。)民國時期,四川軍閥熊克武打敗另外一個軍閥劉存厚後,熊克武就控制了四川軍政大權,而熊克武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就不斷排擠其他派系的將領,最終四川爆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