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傳說:藥王孫思邈出世

2025年07月03日21:52:11 歷史 1774

民間傳說:藥王孫思邈出世 - 天天要聞

孫真人

這日,孫思邈正往泰山採藥。山間霧氣繚繞,忽有位白髮蒼蒼的老人拄着木杖迎面走來。

那老人臉上雖堆滿笑意,眼中卻藏着幾分焦慮:“先生,瞧您背着葯簍,可是會診病的郎中?”

孫思邈抬手抹去額角汗珠,語氣爽朗:“正是!老人家哪裡不舒服?”

“我這喉嚨總像卡着東西,吞咽困難,您給瞧瞧?”老人輕咳兩聲,喉間似有異物。

民間傳說:藥王孫思邈出世 - 天天要聞

給老人診病

孫思邈在青石上鋪開藥布,示意老人坐下:“您把手伸來。”隨後他三根手指搭上老人了脈搏。

不過片刻,他神色一凝:“老人家,若想治病,可得對我說實話——您當真不是凡人?”

老人猛地後退半步,渾濁的眼珠轉了轉:“您這話什麼意思?我不是人,難道是山中野獸不成?”

孫思邈輕撫鬍鬚,目光篤定:“若是凡人,這病我難治;若另有真身,現出原形,我或有辦法。”

民間傳說:藥王孫思邈出世 - 天天要聞

診病

老人警惕道:“你不怕?這世道,裝神弄鬼的庸醫可不少!”

孫思邈晃了晃手腕上的玉石套子:“行醫十載,我見過毒蛇攔路,也遇過猛獸擋道,若連真相都不敢面對,何談救死扶傷?”

老人長嘆一聲:“好,跟我來!”兩人往深山走去,越走越靜,只聽松濤陣陣。

行至一處斷崖,老人突然仰天怒吼,就地一滾,竟化作一隻吊睛白額猛虎!

民間傳說:藥王孫思邈出世 - 天天要聞

老人化成虎

血盆大口張開時,腥風撲面而來,獠牙上還掛着血絲。孫思邈心下一驚,卻未後退半步!

他迅速摘下玉石套子抵住虎口,探手入喉。指尖觸到硬物的瞬間,他屏息發力,猛地拽出一團帶血的野豬鬃!

老虎嗚咽一聲,抖了抖皮毛,又變回老人模樣,撲通跪地:“多謝先生救命!我本是山中虎仙,那日追捕野豬時不慎被鬃毛刺入喉嚨,苦尋名醫無果……這粒虎骨丹,是我修鍊百年凝成,您務必收下!”

民間傳說:藥王孫思邈出世 - 天天要聞

感謝

孫思邈推辭不過,將丹藥貼身藏好:“醫者不問身份,只求問心無愧。日後若有需要,喚我一聲便是。”

數月後,孫思邈前往東海採擷海葯。潮聲陣陣中,一位青衣老者佝僂着背走來,聲音沙啞:“先生,聽聞您能起死回生,可願為我診治?”

孫思邈打量老人泛青的臉色,伸手把脈,面色驟變:“您體內有異物橫行,若不現真身,性命堪憂!”

民間傳說:藥王孫思邈出世 - 天天要聞

青衣老人求孫真人治病

老人慘笑:“您當真要逼我?這真相說出來,恐要嚇破你的膽!”

孫思邈取出銀針,針尖泛着幽藍:“我這銀針可試百毒,就怕您不敢一試!”老人神色一凜,轉身奔向海灘。

剎那間,狂風驟起,巨浪滔天,老人化作一條數十丈長的巨龍,龍鬚倒豎,腮幫子高高鼓起。

孫思邈舉着特製鉗子靠近,借月光看清龍腮深處盤踞着一條尺長蜈蚣!那蜈蚣通體赤紅,正貪婪吸食龍血。

民間傳說:藥王孫思邈出世 - 天天要聞

給青龍治病

他屏住呼吸,找準時機猛地一夾,蜈蚣被甩出老遠,巨龍痛吼一聲,海水都被染成血色。

待巨龍化回人形,已虛弱得說不出話,只顫抖着捧出一瓶泛着金光的液體:“此乃龍涎水,可治百目之疾……”

不久,長安城傳來消息:李世民登基後,母親雙眼失明,皇后身患軟骨病,宮中太醫束手無策。

孫思邈應召入宮那日,滿朝文武皆投來懷疑目光。他不慌不忙取出龍涎水,輕輕擦拭太后雙眼:“老夫人,且睜眼瞧瞧這盛世長安。”

民間傳說:藥王孫思邈出世 - 天天要聞

給太后治眼睛

太后渾濁的眼珠轉動片刻,突然淚如雨下說:“我……我看見了!”

孫真人又取出虎骨丹讓皇后服下,不出三日,卧床數月的皇后竟能起身行走。

李世民大喜,欲封孫思邈為太醫院首座,孫思邈卻跪地推辭:“草民願一生遊歷四方,救百姓於疾苦。”

李世民沉思良久,親手寫下“藥王”牌匾:“先生雖不慕榮華,然此封號,當為天下醫者表率!”

民間傳說:藥王孫思邈出世 - 天天要聞

李世民與藥王

自此,藥王廟遍布大江南北。每至深夜,總有人聽見藥王廟中傳來龍吟虎嘯。

廟前的龍虎石墩栩栩如生,廟門對聯“神丹醫虎口,妙藥治龍鱗”,訴說著那段驚心動魄又蕩氣迴腸的傳奇。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蔣介石敗退台灣後,最痛恨三個人:中美蘇三國各有一人 - 天天要聞

蔣介石敗退台灣後,最痛恨三個人:中美蘇三國各有一人

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在細雨中低垂,蔣介石凝視窗外,突然將手杖砸向地圖:“沒有這三個人,我豈會至此!”地圖上大陸山河猶在眼前,而敗退台灣的痛楚灼燒着他——李宗仁的逼宮、馬歇爾的背棄、斯大林的欺騙,如同三把利刃刺入他晚年的沉思。
他是屠殺紅軍的劊子手,攜重金逃亡中東,如今公館成笑談 - 天天要聞

他是屠殺紅軍的劊子手,攜重金逃亡中東,如今公館成笑談

2016年冬,青海西寧的馬步芳公館前,一塊“國家4A級景區”的牌匾被悄然卸下。這座耗資3000萬大洋建造的“馨廬”,曾以精美玉石壘砌的宅院和精心美化的歷史解說詞吸引遊客,將它的主人——民國“青海王”馬步芳塑造成“興辦教育、綠化西北”的聖人。
大漠孤幣:一枚大曆元寶背後的血色堅守 - 天天要聞

大漠孤幣:一枚大曆元寶背後的血色堅守

西域的風沙裹着駝鈴聲,悄然掠過龜茲古城那殘破的城牆。狂風捲起砂礫,如同細針般打在郭元禮的臉上,卻比不上心底泛起的寒意。營寨的角落裡,郭元禮蹲在地上,用他那被兵器磨出層層老繭、布滿傷痕的粗糲手指,反覆摩挲着剛剛領到的軍餉 —— 一枚泛着青灰色
黃強到白城調研 - 天天要聞

黃強到白城調研

7月2日至3日,省委書記黃強到白城調研。他強調,要不折不扣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謀劃編製“十五五”規劃,發揮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優勢,努力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培育吉林高質量發展新增長極。7月2日至3日,省委書記黃強到白城調研,在洮南上海電氣綠色甲醇項目一期現場實地察看建設情況。白城風光資源獨...
民間傳說:藥王孫思邈出世 - 天天要聞

民間傳說:藥王孫思邈出世

#文章新銳創作者認證#​隋唐年間,秦嶺深處常現一位背着葯簍的身影,那便是孫思邈。他踏遍山川挖葯,一雙慧眼識百草,三根手指斷病源,無論疑難雜症,經他診治總能藥到病除,百姓們都尊稱他為孫真人。孫真人這日,孫思邈正往泰山採藥。山間霧氣繚繞,忽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