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強到白城調研

2025年07月04日00:10:19 歷史 1947
黃強到白城調研 - 天天要聞

7月2日至3日,省委書記黃強到白城調研。他強調,要不折不扣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謀劃編製“十五五”規劃,發揮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優勢,努力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培育吉林高質量發展新增長極。

黃強到白城調研 - 天天要聞

7月2日至3日,省委書記黃強到白城調研,在洮南上海電氣綠色甲醇項目一期現場實地察看建設情況。

白城風光資源獨特,集中布局了一批新能源化工重大項目,綠色氫氨醇產業集群正在加速形成黃強對白城搶佔新賽道、積極謀劃產業項目的做法給予充分肯定。他來到洮南上海電氣綠色甲醇項目一期現場,實地察看建設情況。黃強希望上海電氣充分發揮鏈主企業作用,在航空煤油生產上發力,向新能源裝備製造領域拓展,推動產業鏈價值鏈向高端邁進。黃強指出,綠色氫氨醇運輸成本較高,白城要統籌規劃建設運輸管線,幫助企業降本增效。大安吉電綠氫合成氨一體化示範項目投產在即,將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綠氫合成氨標杆項目。黃強希望國家電投進一步加強與吉林合作,接續謀劃一批重大項目,推動綠電資源在全省範圍消納,同時充分吸納社會就業,優先招錄本地員工。白城要打造良好生活環境,讓企業員工享受更好的醫療保障、子女教育等服務。黃強強調,化工項目建設運行必須堅持安全第一,要緊盯重點危險源,落實落細安全措施,堅決守住安全底線。

黃強到白城調研 - 天天要聞

7月2日至3日,省委書記黃強到白城調研,聽取白城“十五五”規劃編製工作情況彙報。

大安吉西基地魯固直流外送光熱物理儲能項目正在緊鑼密鼓建設。黃強詳細了解施工進展和運行模式,要求加快項目建設,切實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在遠景白城零碳產業園,黃強希望企業進一步延伸產業鏈,推動更多新項目在吉林布局落地。

萬福麟宅邸庭院中,幾株百年杏樹枝繁葉茂、碩果累累。黃強要求加大歷史建築和古樹名木保護力度,活用資源、講清講好歷史故事。洮南市博物館展示了許多珍貴的歷史檔案,黃強說,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中國革命歷史是最好的營養劑。廣大黨員幹部要認真學習“四史”,更好增強歷史自覺、堅定文化自信。

調研中,黃強聽取白城“十五五”規劃編製工作情況彙報。他指出,沒有產業帶動的發展不是高質量發展,沒有項目支撐的規劃都是空話。全省要進一步明晰產業發展思路,加快轉型升級,優化產業結構,大力培育新能源化工、新材料等新興產業,努力把“二人轉”變成“眾人行”。要抓好資源統籌和產業布局,堅持招大引強,吸引更多配套企業,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要加強與鏈主企業溝通,確保企業發展計劃與我省“十五五”規劃相匹配,從規劃源頭避免“內卷式”競爭,遏制“同質化”發展,防止低水平重複建設。要繼續完善迭代惠企政策,進一步改善優化營商環境,企業干多大、就支持多大。要在“十五五”規劃中充分展示吉林發展優勢和美好前景,不斷增強我省吸引力。

黃強強調,白城要堅持開門做規劃,積極徵求群眾意見建議,做好規劃立法和監督工作。要集中精力謀劃好建設好高鐵等基礎設施,探索發展支線航空、低成本航空。要發揮低電價優勢,認真謀划算力中心等一批產業項目,積極推進綠氫消納應用。要以改革思路探索“白電入長”有效路徑,推動解決長春電價貴問題。要做足做活“糧頭食尾”“畜頭肉尾”“農頭工尾”文章,力爭在農產品精深加工和食品細加工上率先破題。

蔡東、李偉參加調研。

初審:王冠華

複審:豐 

終審:王大海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只是下了個館子,高洪波的政治風險卻被拉滿了 - 天天要聞

只是下了個館子,高洪波的政治風險卻被拉滿了

重慶榮昌區委書記高洪波請吃飯這件事,在網上渲染了兩天,仍然熱度不減。吃飯的地方是個正經餐館。高洪波請了兩桌人,一共20人左右。最後把菜單一曬,有青椒魚,有豬腳,有芋兒雞,有蔥香腰花。合計一桌554,兩桌1108。抹了零頭,1100元整。視頻
崔康熙想美事,態度強硬要1000萬違約金走人,濟南文旅如何應對 - 天天要聞

崔康熙想美事,態度強硬要1000萬違約金走人,濟南文旅如何應對

中超聯賽已經是進入到了一段短暫間歇期,對於泰山隊來說,這段間歇期的任務還是非常艱巨的,球隊需要解決的問題還是非常多的,其中首要任務無疑就是解決主教練崔康熙的問題了,本賽季球迷要求下課的呼聲也是越來越高,就在最近,崔康熙則是返回了韓國,而在球迷看來,崔康熙可能是不會回來了。就在近日,資深足球記者陳永爆...
蔣介石敗退台灣後,最痛恨三個人:中美蘇三國各有一人 - 天天要聞

蔣介石敗退台灣後,最痛恨三個人:中美蘇三國各有一人

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在細雨中低垂,蔣介石凝視窗外,突然將手杖砸向地圖:“沒有這三個人,我豈會至此!”地圖上大陸山河猶在眼前,而敗退台灣的痛楚灼燒着他——李宗仁的逼宮、馬歇爾的背棄、斯大林的欺騙,如同三把利刃刺入他晚年的沉思。
他是屠殺紅軍的劊子手,攜重金逃亡中東,如今公館成笑談 - 天天要聞

他是屠殺紅軍的劊子手,攜重金逃亡中東,如今公館成笑談

2016年冬,青海西寧的馬步芳公館前,一塊“國家4A級景區”的牌匾被悄然卸下。這座耗資3000萬大洋建造的“馨廬”,曾以精美玉石壘砌的宅院和精心美化的歷史解說詞吸引遊客,將它的主人——民國“青海王”馬步芳塑造成“興辦教育、綠化西北”的聖人。
大漠孤幣:一枚大曆元寶背後的血色堅守 - 天天要聞

大漠孤幣:一枚大曆元寶背後的血色堅守

西域的風沙裹着駝鈴聲,悄然掠過龜茲古城那殘破的城牆。狂風捲起砂礫,如同細針般打在郭元禮的臉上,卻比不上心底泛起的寒意。營寨的角落裡,郭元禮蹲在地上,用他那被兵器磨出層層老繭、布滿傷痕的粗糲手指,反覆摩挲着剛剛領到的軍餉 —— 一枚泛着青灰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