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天都要吃东西来为身体提供营养和能量,但吃进去的并不是完全都能被吸收和消化,有部分会变成大便最后被排出体外。但生活中有不少人都很疑惑,一连好几天没排便,甚至没有便意,体内的屎都去哪了呢?被身体重新吸收了吗?如何才能排出那些赖在体内的便便?别觉得尴尬,排便情况能反映出健康状况,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下。
食物的吸收和消化主要在小肠,经过小肠之后,剩下来不能吸收的物质会进入到大肠,其中的水分被吸收后,大便随着肠道蠕动,到达一定量之后,人就会产生便意。
一般来说,一两天排一次便都是正常的现象,但若一连十天半夜都没有排便,还没有便意,就不正常了。没有排出来的大便,其实一直都在大肠里面,水分不断被吸收,大便会越来越干硬,排便会更加困难,久而久之,还可能会引起一系列的健康问题。
而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多半也在自己身上,现在的食物越来越多样化,但好多人的饮食习惯却很差。比如经常吃精细的食物,不爱吃粗粮杂粮,消化快,压根没剩下来太多残渣,堆积到一定程度时才会有便意,就可能会好几天都不排便。
还比如说总是吃过于油腻、高脂肪、辛辣刺激的食物,这会减慢肠道蠕动的速度,排便就会不规律,可能一连几天都不排便。特别对于中老年人来说,本身吸收和消化的能力就在下降,如果饮食习惯不好,更容易便秘。
如果饮食正常也合理,那就要考虑一下病理性的因素了,或是肠道健康出现问题了,菌群失调或出现了细菌感染的情况,肠道不能正常的对食物进行吸收和消化,就会影响到正常排便,还可能是肠道出现了某种病变,使肠腔变得狭窄了,排便也会困难。
如果这种情况一直持续下去,大便中的物质被反复吸收,可能还会带来更大的隐患,肠道受损更重,可能还会伴有头晕、乏力等不适,也不利于日常生活和工作。下面分享几个妙招,不妨照着做,或能有效帮你及时排出赖在体内的大便,一身轻松。
饮食上要下点功夫,少吃高油高脂食物,应多吃些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水果和粗粮杂粮,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肠道蠕动,有助于排便;每天最好保证1700毫升左右的饮水量,少量多次的饮用,增加大便中的水分,也能促进排便。
排便习惯也要好,有便意时不要憋着,及时排便。建议大家在每天早起后喝一杯温水,养成早上排便的习惯,即使没便意最好也按时去蹲一下,催生便意,排便时尽量不要玩手机,以免延长时间。
若严重便秘,且经过生活习惯的调整依然没用,及时去看,在专业人员的建议下采取更有效的方法,别一拖再拖。
总的来说,好几天没排便,也没有便意,或许与以上几个原因有关,有生理性和病理性原因,影响也可小可大。大便并没有凭空消失,而是一直在肠道里,坚持做好以上几事,排便或能逐渐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