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警示:高原反應處理不當釀成不可逆後果

2025年05月14日16:20:19 科學 5937

5月10日,一名男性遊客在四川四姑娘山旅遊時,疑因高原反應送往醫院搶救無效後,遺憾離世。此事迅速引發網路關注。按照男子朋友的說法,來到四姑娘山鎮的第一天,他就感覺身體不適。同行人員特意為他打了一輛順風車,準備把他送往成都接受治療。接單的司機表示,頭天晚上接到單子,次日早上八點多,該男子和一位女士一同上車。僅5分鐘左右,就把他們送到四姑娘山衛生院。這個時候,男子已經沒有意識和心跳脈搏。在醫生和護士的努力搶救之下,男子終究離開了人世。

生命警示:高原反應處理不當釀成不可逆後果 - 天天要聞

遠眺四姑娘山。(攝影:田文國)

醫生也很委婉地說,前幾天他身體就出現了不適,到衛生院來吸氧。當時我們就建議他,趕緊降低海拔。這位男子平日身體不錯,沒有任何的基礎病。覺得身體不適,他當時還洗了個澡,然後出現感冒和咳嗽。到醫院去吸了氧,有所減輕。為了這點,一直在客棧休息。

四姑娘山屬於高海拔地區,四姑娘山鎮海拔也有3200米。這個高度,對於久居平原的人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生命警示:高原反應處理不當釀成不可逆後果 - 天天要聞

遠眺四姑娘山。(攝影:田文國)

說實在的,我對高原反應也相當敏感。多年前,我從北京前往青海省貴德縣。當車輛行駛在西寧的街頭,我兩隻耳朵冷不丁地失聰。汽車發動機和車內人員的說話聲,猶如蒼蠅飛動,根本聽不清。我立刻明白,這就是高原反應。我也沒有著急,只是不停地吞咽唾沫。很快,大腦翁的一下,一切恢復了正常。到了貴德縣,簡單吃頓飯,我立刻倒頭就睡。早上起來,感覺一邊的臉和牙齒,火辣辣地疼。對著鏡子照了一下,也沒有絲毫的腫脹。和當地的朋友說起,他笑著回答,你對高原反應太敏感了,要是把你送到西藏,估計更加地麻煩。沒事,慢慢地適應吧。我告訴他,別說是西藏了,就是到了甘肅,寧夏,我都有明顯的癥狀呢。這玩意,太能禍害人。我還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身體越是自我感覺良好,對高原反應就相對強烈。那些身體看上去不咋地的人,倒還沒事。但是,朋友卻警告我說,你的看法是非常錯誤的。嚴重低氧血症高風險人群和慢性疾病患者,是不建議到高原地區的。

回到北京,還沒有完全消停。我的臉部還疼,而且潮紅,伴有頭暈現象。到醫院檢查,血壓竟然高達180。當時,著實把我嚇得不輕。朋友特意對我說,第一次到高原地區的人,不要洗頭,洗澡,飲酒和劇烈運動。剛到高原地區,身體機能需要一個適應過程,如果還沒有適應過來,就做這些,會加重缺氧反應。

高原反應主要發生在海拔超過2500米的地區,一般性比較輕的,通常發生於進入高原地區後的數小時內。真正的高原反應,本身並不會致命。它的危險之處在於,可能會引起高原性肺水腫,高原性腦水腫,這兩種疾病更危險可怕,嚴重的可能會危及生命。一旦出現了高原反應,最好的辦法就是不要再繼續前行,而是往海拔低的地方轉移。如果問題嚴重,要立刻到醫院進行治療。(文/紅網論壇@孫新合)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生命警示:高原反應處理不當釀成不可逆後果 - 天天要聞

生命警示:高原反應處理不當釀成不可逆後果

5月10日,一名男性遊客在四川四姑娘山旅遊時,疑因高原反應送往醫院搶救無效後,遺憾離世。此事迅速引發網路關注。按照男子朋友的說法,來到四姑娘山鎮的第一天,他就感覺身體不適。同行人員特意為他打了一輛順風車,準備把他送往成都接受治療。接單的司機表示,頭天晚上接到單子,次日早上八點多,該男子和一位女士一同上...
【高清組圖】雲南元江河谷的「精靈舞者」——栗喉蜂虎 - 天天要聞

【高清組圖】雲南元江河谷的「精靈舞者」——栗喉蜂虎

在驕陽似火的元江河谷,生活著一群美麗的「精靈舞者」。它們在元江兩岸的沙壁上打洞築巢、繁育後代,它們有一個雅緻的名字——栗喉蜂虎。栗喉蜂虎是一種遷徙候鳥,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因其羽毛色彩絢麗、飛行姿態優美,被譽為「中國最美小鳥」。
全球首例:我國量子密碼技術實現雙重加密里程碑 - 天天要聞

全球首例:我國量子密碼技術實現雙重加密里程碑

IT之家 5 月 14 日消息,綜合科技日報、經濟參考網消息,中電信量子集團近日發布了全球首個融合量子密鑰分發(QKD)和後量子加密演算法(PQC)的分散式密碼體系。該體系創新融合 QKD 和 PQC 技術,可提供端到端抗量子計算的密鑰分發與
2025年梅雨時間表來了,「入梅」要提前?提醒大家4件事早做準備 - 天天要聞

2025年梅雨時間表來了,「入梅」要提前?提醒大家4件事早做準備

「三秋梅雨愁楓葉,一夜篷舟宿葦花」,每年6月中旬至7月上旬,我國長江中下游以及江淮流域,將迎來連綿數日的降雨,而且雨量集中且強度大,此時正值江南梅子成熟季節,因此民間把這段降雨時期稱之為「梅雨」,也叫「黃梅雨」,又因高溫高濕的特點,很容易導
新華社權威快報丨將人工智慧送上太空!我國太空計算衛星星座成功發射 - 天天要聞

新華社權威快報丨將人工智慧送上太空!我國太空計算衛星星座成功發射

記者5月14日從浙江省新型研發機構之江實驗室了解到,隨著太空計算衛星星座14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我國整軌互聯太空計算星座「三體計算星座」正式進入組網階段。中國工程院院士、之江實驗室主任王堅介紹,「三體計算星座」是由之江實驗室協同全球合作夥伴共同打造的千星規模的太空計算基礎設施。該設施將通過在軌...
@婺城人,發現古生代海洋生物化石! - 天天要聞

@婺城人,發現古生代海洋生物化石!

金華山風光秀麗,岩溶地質景觀豐富。近日,專家經過調查,發現金華山上還有豐富的古生代海洋生物化石。羅店鎮鹿田村公路旁,豎立著一塊「腕足類化石點」的牌子,在這附近山體上,地質專家發現了古生代海洋生物化石。腕足動物是一類古老的海洋無脊椎動物,它們在古生代海洋中非常繁盛。「這套地層主要是二疊紀早期,距今2.8...
第四屆長三角國際應急博覽會5月13日隆重開幕:科技賦能應急,創新驅動未來 - 天天要聞

第四屆長三角國際應急博覽會5月13日隆重開幕:科技賦能應急,創新驅動未來

5月13日,作為「長三角地區5·12防災減災宣傳周」重量級品牌活動之一,第四屆長三角國際應急減災和救援博覽會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拉開帷幕。上海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吳偉出席並致辭。全國政協常委、教科衛體委員會副主任尚勇,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原副主席、十三屆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委員、上海新時代城市安全與應急...
應急科普丨遇到地震怎麼辦?這些知識get一下 - 天天要聞

應急科普丨遇到地震怎麼辦?這些知識get一下

編者按 地震、暴雨、洪水……災害無情,但正確的逃生避險方法是我們的有力武器。當災害來臨時,你知道應該怎麼做嗎?在第17個全國防災減災日到來之際,雲南網推出應急科普專欄,和大家一起學習應急避險知識,不斷提升自身的防災避險能力。 突如其來的地震往往使人猝不及防時間就是生命,自救至關重要發生地震如何自救?一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