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首個超深水大氣田深海一號新突破:累計產天然氣超100億立方米

2025年01月29日10:50:18 科學 1677

快科技1月29日消息,我國首個超深水大氣田「深海一號」日前迎來新突破。

今日據央視新聞報道,深海一號累計生產天然氣超100億立方米,生產凝析油超100萬立方米,連續三年天然氣產量保持30億立方米以上。

位於海南南部的「深海一號」氣田分為一期和二期開發建設,最大作業水深超1500米,最大井深達5000米以上,地層最高溫度達到138攝氏度,地層最大壓力超69兆帕,相當於家用高壓鍋工作壓力的1000倍。

是我國迄今為止自主開發建設的作業水深最深、地層溫壓最高、勘探開發難度最大的深水氣田。

二期採用「水下生產系統+淺水導管架處理平台+深水半潛式平台遠程操控系統」模式開發,新建一套水下生產系統和一座綜合處理平台。

同時建有長度超130公里口徑超20英寸的外輸海管,連接深水水下生產系統和淺水導管架平台,用於輸送深水氣井產出的油氣。

我國首個超深水大氣田深海一號新突破:累計產天然氣超100億立方米 - 天天要聞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美媒:研究表明,口香糖成微塑料釋放「大戶」 - 天天要聞

美媒:研究表明,口香糖成微塑料釋放「大戶」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25日報道稱,有研究表明,一片口香糖經過咀嚼會釋放出成百上千的微塑料到唾液中。據報道,微塑料是直徑在1微米至5毫米之間的聚合物碎片和顆粒。資料圖 (IC Photo)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副教授桑傑表示:「開展這項研究並非為了製造恐慌。」此前有研究證實,微塑料可通過攝...
四肢發達頭腦聰明 人形機器人進化速度加快 - 天天要聞

四肢發達頭腦聰明 人形機器人進化速度加快

放眼全球,以人形機器人為代表的具身智能同樣是國外前沿領域研究的焦點。解決繁重勞動、提供情感陪伴,以及輔助養老照護,它們的角色定位也越來越多樣。聚焦生活場景,多家國際企業機構發力具身智能賽道近日,在美國加州聖何塞舉行的英偉達年度開發者大會上,多款機器人紛紛亮相,適用於多個生活場景。一款由瑞士一家公司開...
全球首例!中國團隊成功將基因編輯豬肝臟移植人體 - 天天要聞

全球首例!中國團隊成功將基因編輯豬肝臟移植人體

新華社倫敦/西安3月26日電(記者藺娟 郭爽)中國研究團隊倫敦時間26日在英國《自然》雜誌在線發表論文,報告世界首例將基因編輯豬的肝臟移植到腦死亡人體內的成功案例,移植的肝臟各項生理功能表現良好,這將有助於解決移植器官短缺問題。 中國科學院院士竇科峰帶領西京醫院等機構的研究團隊,以一隻經過6處基因編輯的豬為...
太萌了!濟南大明湖裡的一對黑天鵝,帶小寶寶出來遛彎啦 - 天天要聞

太萌了!濟南大明湖裡的一對黑天鵝,帶小寶寶出來遛彎啦

25日,在濟南大明湖南岸,一對黑天鵝「夫婦」帶著剛出生的五隻小天鵝在湖面游弋。五隻小天鵝長著灰色的絨毛,緊貼著父母游來游去,累了還會爬到大天鵝的背上休息,十分可愛。附近一位女遊客講,她發現黑天鵝已經兩三周了,昨天第一次看到有小天鵝。
《心智對話》:中華文明範式,恰好與AI所需的科學方法論高度契合 - 天天要聞

《心智對話》:中華文明範式,恰好與AI所需的科學方法論高度契合

橫空出世的Deepseek進一步激起了人們對AGI(通用人工智慧)的熱情。如何看待使AI走向物理世界的具身智能?如今的人工智慧距離AGI有多遠?中華文明能否為AI的創新發展提供新的啟示?3月26日,觀察者網科創類談話節目《心智對話》以「AI與國運:中華文明與人工智慧的歷史性相遇」為主題,邀請了北京郵電大學智能科學技術中心...
多隻斑海豹現身山東長島海域 - 天天要聞

多隻斑海豹現身山東長島海域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煙台3月26日電 (記者 王嬌妮)伴隨3月的春風一同抵達山東長島的,還有被譽為自然界「天生旅行家」的斑海豹。記者26日從長島國家海洋公園管理中心獲悉,近期工作人員在長島海域監測到20餘只斑海豹的蹤跡,它們活躍在廣闊海
Nature Biotechnology | 「五通道」解鎖「二十二蛋白」:細胞成像技術迎來指數級飛躍 - 天天要聞

Nature Biotechnology | 「五通道」解鎖「二十二蛋白」:細胞成像技術迎來指數級飛躍

引言構成我們身體的無數細胞內部,究竟隱藏著怎樣的精密運作?長期以來,研究人員就像手持不同顏色濾鏡的攝影師,每次只能透過一種濾鏡觀察細胞的一個側面。想要了解細胞的全貌,就不得不進行多次拍攝,這不僅耗時耗力,還難以捕捉到瞬息萬變的生命活動。想像一下,如果有一種「魔法相機」,能夠一次性拍攝出細胞的「彩色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