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層解讀:假如你在一艘光速飛船上奔跑,速度超過光速了嗎?

2024年12月23日14:53:02 科學 1836

對於光速及其超越的話題,我總是情不自禁地感到激動,總想和大家分享一下這方面的知識。當然,在講解時,我們不得不回到那個屢遭挑戰卻屹立不倒的相對論,沒辦法,自誕生一百多年來,相對論經受了無數質疑,但它至今仍被廣泛接受,這本身就說明了它的價值。

深層解讀:假如你在一艘光速飛船上奔跑,速度超過光速了嗎? - 天天要聞

因此,即便設想存在一艘光速飛船,你在其中快速奔跑,根據任何參照系,你的速度都不可能超越光速。

當然,有人可能會質疑:你就這樣輕率地用相對論排除了超光速的可能,實在無趣,為什麼不深入探討一下超光速為什麼不可能呢?

那好,我們現在就來深入探討一下。首先,讓我們從那個潛移默化影響我們的觀點——絕對時空開始說起。

牛頓力學體系中,我們是如何計算兩個移動物體的速度差呢?其實,伽利略提出的相對性原理就可以解答這個問題,其公式表達簡單明了:V=V1+V2。

深層解讀:假如你在一艘光速飛船上奔跑,速度超過光速了嗎? - 天天要聞

伽利略變換的前提是時間是絕對不變的,宇宙中的任何兩個物體所經歷的時間流逝速度完全一致。

愛因斯坦提出相對論之前,包括伽利略和牛頓在內的所有物理學者都堅信時間是絕對的,就像射出的箭矢,永遠前進,而「時間之箭」在任何人眼中速度都是相同的。

深層解讀:假如你在一艘光速飛船上奔跑,速度超過光速了嗎? - 天天要聞

然而,麥克斯韋建立的電磁學揭示了一些不和諧之處。

我們都知道,麥克斯韋統一了電磁理論,並通過他的方程組推演出了電磁波的傳播速度——光速。它在所有情況下都是一個恆定的常數,只與真空的介電常數磁導率有關,這意味著光在真空中的速度始終如一。

這與人們對波的傳統理解有所衝突,人們通常認為波的傳播需要媒介,比如水波的媒介是水,聲波的媒介是空氣,而這些媒介不會隨波移動。

深層解讀:假如你在一艘光速飛船上奔跑,速度超過光速了嗎? - 天天要聞

既然光也是波,電磁波的一種,那麼它的傳播媒介又是什麼?

科學家們尋找光的傳播媒介投入了巨大的精力,他們深信真空中必然存在某種未被發現的媒介。

要判斷真空是否存在這種媒介並不困難。假設真空中確實存在某種媒介,那麼,當地球圍繞太陽公轉時,就相當於帶著光一起在媒介中移動,此時,與地球軌道平行的光相對媒介的速度就不再是光速C,而是C+V或C-V。這就是伽利略變換在計算相對速度時的應用。

著名的邁克爾遜莫雷實驗就是基於上述原理設計的。簡單來說,實驗在地球公轉速度方向以及垂直於公轉速度的方向各發射一束光,垂直方向的光不會受地球公轉影響,速度仍是C,而水平方向的光速則不再是C。讓兩束光飛行相同的距離,由於速度不同,到達終點的時間點自然不同。

但是,邁克爾遜和莫雷發現無論怎麼調整實驗設備,兩束光總是同時到達終點。這說明什麼?

深層解讀:假如你在一艘光速飛船上奔跑,速度超過光速了嗎? - 天天要聞

說明光速沒有相對性,與其他速度疊加後,光速保持不變,換句話說,光速是絕對的!

儘管如此,邁克爾遜和莫雷卻不願接受這個實驗結果,他們仍相信牛頓力學,於是繼續尋找「以太」存在的證據。他們甚至寧願認為實驗過程出了問題,也不相信「以太」不存在。

深層解讀:假如你在一艘光速飛船上奔跑,速度超過光速了嗎? - 天天要聞

但後續的實驗結果都是一致的,即便如此,科學家們還是想方設法為「以太」辯護,例如洛倫茲提出了「在運動方向上,以太會收縮」的理論來解釋光速的獨特性質,並由此推出了洛倫茲變換,但他們還是不願接受光速的絕對性。

實際上,洛倫茲已經非常接近於狹義相對論了。如果他將「以太」理解為時空本身,那麼狹義相對論的秘密就揭曉了,但洛倫茲並未走出那一步。

深層解讀:假如你在一艘光速飛船上奔跑,速度超過光速了嗎? - 天天要聞

還有些科學家認為是洛倫茲構建了狹義相對論,這也不無道理。畢竟,「以太」只是個假設的概念,物理學家們並不知道「以太」究竟為何物,只假設它是光的傳播媒介。從今天的角度來看,「以太」難道不就是時空本身嗎?光在時空中傳播,可以認為時空就是光的傳播媒介,這很合理。並且,洛倫茲所說的「以太在運動方向上會收縮」,時空也具有這樣的性質,這就是所謂的「尺縮效應」。

深層解讀:假如你在一艘光速飛船上奔跑,速度超過光速了嗎? - 天天要聞

而愛因斯坦則更為果斷:既然沒有證據證明「以太」的存在,那何不遵循奧卡姆剃刀原理,直接摒棄「以太」概念。愛因斯坦提出光速不變原理的假設,並以此為基礎,創立了狹義相對論。

深層解讀:假如你在一艘光速飛船上奔跑,速度超過光速了嗎? - 天天要聞

愛因斯坦還將洛倫茲變換作為狹義相對論的公式之一,可見洛倫茲當時與狹義相對論是多麼接近。

洛倫茲變換實際上是伽利略變換的升級版,它適用於高速世界的相對速度計算。簡單來說,伽利略變換隻是洛倫茲變換在低速世界中的近似和特例。由於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的速度遠低於光速,伽利略變換已足夠精確,無需使用更精確的洛倫茲變換。

深層解讀:假如你在一艘光速飛船上奔跑,速度超過光速了嗎? - 天天要聞

從洛倫茲變換的相對速度計算公式中可以看出,當物體速度較低時,公式簡化為伽利略變換。但當物體速度達到亞光速時,公式就不能再簡化了。而且,無論兩個物體速度多快,哪怕都是光速,通過洛倫茲變換得出的相對速度還是光速,永遠無法超過光速。

因此,即便你在一艘光速飛船上奔跑,哪怕你奔跑的速度也達到了光速,你的速度也還是光速本身。所有這一切都源自光速的獨特性質:光速是絕對的,與其他任何速度疊加之後仍然是光速!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新毒株來襲了?專家提醒:囤葯不如保護自己 - 天天要聞

新毒株來襲了?專家提醒:囤葯不如保護自己

新冠病毒又來了?我們要做什麼準備?近期,隨著氣溫變化和人群流動增加,全球多地出現新冠病毒感染人數上升的趨勢。根據最新數據顯示,新冠新毒株正在突襲美國。自2023年10月以來,多國報告了新型變異株的傳播,其中XBB.1.5和BA.2.86等亞
五億年前三眼海怪現世:26節身軀改寫進化認知 - 天天要聞

五億年前三眼海怪現世:26節身軀改寫進化認知

近日,加拿大考古團隊在寒武紀岩層中發現了一具保存完好的古生物化石,這種被命名為」莫斯拉·芬托尼」的海洋生物不僅長有三隻眼睛,其多達26節的軀體結構更顛覆了科學界對生物體節演化時間的認知。這項發現為研究現代節肢動物起源提供了關鍵線索,也重新定義了人類對五億年前海洋生態系統的理解。2025年5月,由讓-伯納德·...
百萬公里「鳥翼」太陽爆發,24小時內或衝擊地球,地磁暴與極光預警 - 天天要聞

百萬公里「鳥翼」太陽爆發,24小時內或衝擊地球,地磁暴與極光預警

5月15日,天文學家觀測到一場罕見的巨型太陽活動——一片跨度超96萬公里的熾熱等離子體帶從太陽北半球噴發,形成壯觀的「鳥翼」狀結構。這場爆發可能在未來24小時內對地球產生輕微衝擊,或引發地磁擾動及極光現象。根據美國宇航局(NASA)衛星記錄,此次噴發的等離子體帶長度達96萬公里,是地月平均距離(約38.4萬公里)的...
PEEK行業交流0515 - 天天要聞

PEEK行業交流0515

Q&AQ:當前 PEEK 材料的價格是否也是阻礙其在機器人領域大規模應用的原因之一?未來從成本角度來看,是否會有一些變化?各企業是否有大幅降低成本的可能性?A:PEEK 材料大幅降價的可能性不大。
攜青蛙胚胎入境美國,她的案子引發關注 - 天天要聞

攜青蛙胚胎入境美國,她的案子引發關注

據多家美國媒體報道,美國哈佛大學一名俄羅斯籍的女研究員,在今年2月入境美國時遭美國執法部門扣押。當時她被扣押的原因眾說紛紜,如今隨著更多案情披露,該案一些情節讓人覺得更奇怪了。 根據美聯社....
她為女性打開了航空世界的大門,卻在一場環球飛行中神秘失蹤 - 天天要聞

她為女性打開了航空世界的大門,卻在一場環球飛行中神秘失蹤

地球是一個奇蹟歷史|美國將國家地理中文網設為星標方能收到正常推送阿米莉亞·埃爾哈特(Amelia Earhart)和她的飛機。埃爾哈特是一位美國女飛行員,成為首位飛越大西洋的女性,創造了歷史。| 國家地理圖片集1937年6月,當阿米莉亞·埃爾哈特(Amelia Earhart)坐進洛克希德·伊萊克特拉(Lockheed Electra)飛機的駕駛艙時,她..
甘肅一地現大量飛鳥在天空盤旋,有網友擔心為地震前兆,地震局:鳥類聚集並非特別異常 - 天天要聞

甘肅一地現大量飛鳥在天空盤旋,有網友擔心為地震前兆,地震局:鳥類聚集並非特別異常

近日,甘肅白銀靖安縣有網友反映,小區上空有大量鳥類盤旋,這些鳥還會反光,該網友擔心是地震預兆。5月15日,靖安縣地震局的工作人員告訴瀟湘晨報記者,他們關注到了這個情況,最近晚上都有鳥在飛,不過目前沒有接到異常的反饋。工作人員稱,鳥類聚集並非特別的異常,將持續監測,同時向上級反饋,讓他們去核實,問下動物...
新實驗打破常識:雞蛋這樣落下才不容易碎! - 天天要聞

新實驗打破常識:雞蛋這樣落下才不容易碎!

想像一下你要完成一個挑戰:把雞蛋從一定高度鬆手讓它落到檯面上,卻不能讓它碎掉。你可能會自然地選擇讓雞蛋尖的一端朝下,因為我們總覺得那是它最結實的方向。但這個「常識」,真的對嗎?在一項新的研究中,麻省理工學院的一組工程系學生通過進行了一系列實驗證明,事實並非如此。他們的研究顯示,當雞蛋被側向釋放時,它...
時隔百餘年 海南發現壁虎屬新物種 - 天天要聞

時隔百餘年 海南發現壁虎屬新物種

新華社海口5月15日電 經反覆核實論證,海南省林業局15日確認,時隔百餘年,海南再次發現一個壁虎屬新物種——自然保護地壁虎。這也是首個由我國人員在海南本土發現並命名的壁虎屬物種。相關研究成果在國際動物分類學期刊《動物分類雜誌》上發表。2024年12月8日,在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拍攝的自然保護地壁虎。(周潤邦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