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加拿大新斯科舍省的海灘上,一頭長達45英尺(約13米)的成年雄性抹香鯨擱淺在海灘,擱淺的大鯨魚在不久之後就死亡了。
而對於這頭抹香鯨的死亡,我們人類要負全責。
鯨魚的非正常死亡
關於海洋,有這樣一句充滿獨特浪漫的話「一鯨落,萬物生」。是指當一頭鯨魚壽終正寢時,它逝去的生命會成為無數海洋生物的能量來源,逐漸形成一個小的生物聚落。而這場孤獨而盛大的落幕,將會持續數百年之久。
圖盛大而浪漫的鯨落
然而,由於現代城市的發展,嚴重的污染侵佔了鯨魚的生存空間,如今這句話也該改成「萬污生,一鯨落」,十分諷刺。
隨著人類對海洋資源與海洋生態的干預越來越嚴重之後,鯨魚自然死亡的機會越來越少。直到今天,海洋上依然馳騁者不少國家的捕鯨船,這些鯨魚的殺手直接的危害了鯨魚的性命。除此之外,海洋污染也是鯨魚非正常死亡的重要原因。
擱淺在沙灘上的抹香鯨
據《邁阿密先驅報》報道,當地海洋動物響應協會於11月17日在臉書發帖稱:「調查結果非常令人不安,這隻身長45英尺(約13米)的雄性鯨魚是因為攝入大量漁具而死,胃裡塞滿的漁具使得它變消瘦,並促使它擱淺在沙灘上。令人震驚的是,它胃裡塞滿的漁具多達300磅。」專家表示,這些漁網和塑料堵住了抹香鯨的進食口,這也是抹香鯨擱淺自殺的主要原因。
觸目驚心的海洋垃圾
每年,全球各國總共向海洋投放垃圾超過800萬噸,將海洋中的垃圾全部打撈起來的話,足以鋪滿整個歐洲。這些垃圾包括但不限於塑料、廢棄漁網繩索、廢棄船隻殘骸、以及一些重金屬垃圾。如圖一中所見的,一整片海洋上漂浮著無邊無際的垃圾,令所見之人無不觸目驚心。
夏威夷附近的海洋垃圾滯留區域
而這些垃圾對海洋生態造成的危害也是不可預估的。有的,是像這頭抹香鯨一樣誤食不可消化的塑料、漁網,這些塑料填滿他們的胃,堵住他們的食道,嚴重影響它們的消化系統,最終使它們活活餓死;有些是被漁網纏繞,纏繞在它們身上的漁網因為運動和成長導致越纏越深,使他們的身上出現深深的勒傷,或是像一些從小就被漁網纏繞的動物,比如海龜,因為繩索的束縛,某些部位無法長大,身體被迫長成畸形。而更多的,是被漁網限制行動,不得不留在原地等死的小型海洋動物,它們沒有掙脫束縛的力量,也沒有人類的剪刀那樣鋒利的工具,不斷用力的掙扎也只會讓繩子越勒越緊,深深的扎進血肉之中,最後要麼被天敵吃掉,要麼餓死困死在繩索之中。這些種種的罪惡,都是因為我們人類不加限制的向海洋中投放各種各樣的垃圾。
因繩索束縛導致畸形的海龜
被網縛住的自由
實際上,不只是海洋,包括河流陸地與天空,通過各種網對野生動物的迫害從未停止。今年八、九月,因乾旱而露出大片湖底的鄱陽湖中,發現了長達幾公里的廢棄漁網;同樣出現這種情況的還有長江的部分流域。幸而有志願者自費清理,拉走了好幾車漁網。可想而知,這些幾公里長的漁網中,有多少不幸的魚兒曾絕望的困在其中,有多少魚兒在此喪命。
湖中的網最終還是得到了處理,在天上自由飛翔的鳥兒或許就沒那麼幸運了。在觀看一位鳥類救助視頻作者製作的視頻時,就曾見到有農田為了防止鳥類破壞農田果樹而設置「防鳥網」,實際上,這些防鳥網以鳥類的視野很難看見,而一旦撞上去,如同撞上蜘蛛網的昆蟲一般,只會越纏越緊。可笑的是,其中很大一部分因掛網而失去自由與生命的鳥類,都是以蟲子或是老鼠為食,甚至在小孩子的童話書中,被稱為「人類的好幫手」,天真的小孩與自由的鳥兒,可能都不曾想到它們會是這樣的結局吧。
納米比亞海洋救助隊救助的被繩索勒出極深傷口的小海豹
我也曾以為這些離我的生活很遠,直到某次出行,看到一片養殖泥鰍的池塘上方,懸掛的一隻只白鶴,想到那些漂亮的鳥兒再也不會有機會能飛上天空時,終於感到一陣陣的難過。更令人難過的是,這些所謂的防鳥網在淘寶上幾塊錢就能直接買到,破壞環境的成本之低,令人感慨。
掛在網上的鳥,這張圖曾是售賣捕鳥網的預覽圖
當污染進入餐桌
相比塑料垃圾對海洋直觀的影響,重金屬污染、水資源污染以及核污染等,更難以察覺,也離我們人類更近。這些污染,由我們人類排放到河流海洋中,再由以進食等方式進入水生生物體內,對於這些生物來說,這些污染無法消化吸收,只能儲存在自己體內。隨後,經過食物鏈層層匯聚,污染在越高等級的捕食者體內越多,最終也會有一部分進入我們的食譜中來,危害到我們人類自己的健康。比如說,一隻蝦能吃到的重金屬與其他的垃圾或污染是很少的,但是藍鯨一頓可以吞食磷蝦約200萬隻,一生要吃下去的食物更是不可計量。這些污染通過進食的方式從蝦身上再匯聚到鯨魚肚子里,其數量將是相當驚人的。
食物鏈,從小蝦到北極熊
而我們人類的食譜相當廣泛,從各類植物菜葉,到家禽家畜;從高級的食肉動物,到螃蟹小蝦那樣的「撿垃圾吃」的食腐者。當我們污染環境之後,那些污染將有部分不可避免的流入它們的體內,最終,進入我們餐盤的,也會帶有污染。簡單來說,福島來的魚你敢吃嗎?
環境保護與人
即使以人類的立場,保護自然環境都是必要且刻不容緩的。在我們國家的野外,飛禽走獸,水中游魚,很多都是保護動物,即使是十分常見的麻雀青蛙,都是三有動物,捕捉超過20隻即可量刑。而飛鳥之中,貓頭鷹、紅隼等等常見的猛禽,都是二級起步,因為捕鳥網而死掉的任何一隻鳥,都可能成為你進去「喝茶」的理由。
防鳥網:比捕鳥網粗切更顯眼
然而,大部分使用捕鳥網,都是因為難以分清捕鳥網與防鳥網的區別。捕網鳥的網很細,鳥撞上去就會被纏住。防鳥的網,鳥撞上去不會被纏住。防鳥網原料為聚乙烯,線比捕鳥網要粗很多倍,最主要的是不粘鳥。防鳥網的色彩為白色,當陽光照在一片網上,會反光有一種耀眼的感受。捕鳥網色彩為黑色或通明色,線對比細,人走到面前,線越來越細,人靠很近都可能看不清楚。鳥因為飛行速度快,飛到跟前撞上了才會知道,然而撞上之後就下不來了。
飛行中的蜂虎
除了繩網,減少垃圾丟棄也是非常重要的。破碎的酒瓶、風化中的塑料袋、裝著不明液體的塑料瓶等垃圾,不僅使環境看起來髒亂不堪,也極易危害到人和動物的安全。減少不可降解垃圾的使用和廢棄,比如購物時自備購物袋;玻璃製品、塑料垃圾等分類回收,集中處理。從每個人做起才是保護環境的關鍵所在。
非洲大草原
屬於每個生命的自由
天上飛鳥,海中游魚,林中野獸。它們應當是自由的,它們屬於自然而不是繩網的束縛;它們在自己的食物鏈中和諧共存,共同進化,而不應該死於誤食塑料或者中毒。人類處於自然的頂端,這使得自然與我們更加緊密相連,我們的一舉一動也更容易去影響自然,無論是負面的影響還是積極的影響。很多人無意識的舉動,也許就會導致一個生命的落幕。那些被人類隨意丟棄的東西,不管是長達數公里的繩索,還是一塊小小的塑料,都可能成為殺死它們的利器。
我覺得,科普的意義,就在於傳達這些內容並引起人們的思考。希望隨著知識的傳播,使文中所描述的悲劇減少直至不再上演。
自由的虎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