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曠野星球》開播:城市困不住的人,都在曠野找答案

2025年06月10日15:00:21 科學 4680

城市困不住的人,都在曠野找答案。6月9日起,旅行探索節目《曠野星球》正式上線騰訊視頻。

魏大勛易立競與每一站的「曠野搭子」們,帶領觀眾踏上一場尋找內心坐標的自然之旅。他們深入地心、沙漠、草原、森林等曠野秘境,在真實戶外環境中,以身體丈量自然,用直面挑戰的方式感知生命與自然的關係。這不僅是一場探索之旅,更是都市人通過旅行尋找「精神保護區」的一次心靈校準和重新出發。

節目每周一18點騰訊視頻會員更新,搶先看48小時;每周二12點加更svip,18點vip更新,會員專享。

《曠野星球》開播:城市困不住的人,都在曠野找答案 - 天天要聞

「不定義」是另一種曠野表達,他們的情緒在這裡具象化

《曠野星球》區別於以往旅行類綜藝,在於它對「曠野」的重新界定:這裡的「曠野」,不是地理意義上的某片荒地,而更是一種不設邊界、不被定義、沒有天花板的心態空間。節目拒絕用標準化敘事和既定任務框架去規訓探索的意義,而是將「未知」與「遺憾」作為旅程中最打動人的真實。

第一期中,易立競對職業探洞人劉佳的評價:「人生即是曠野」,點出了這種精神內核——探索與開拓才是曠野的本質,每個腳印都記錄著人與未知之間的對話。而接下來的內容,更有繩降因風取消、熊貓尋蹤失敗,這些「計劃外」的自然干預,卻反而強化了節目想傳達的另一種理解:曠野不要求征服,只歡迎感受;它不是目標導向的成功,而是過程中的領悟。

「我融入它、接近它,它才敞開懷抱讓我看它。」劉佳的一句話,道出了人與自然之間的平等關係。王安宇在探洞成功後也感嘆,「這個洞長的就像給人探的,很多縫都小得剛好夠一個人通過」,看似偶然,實則回應著個體在曠野中的獨特存在感知。

更重要的是,《曠野星球》在這些「不定義」的旅程中,構建了一個情緒具象化的體驗場。從「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一杯熱茶的幸福」,到「灶馬」的生態共生,那些並非設計出來,而是被真實的環境所喚醒的自發共感。在這個不設限的曠野世界裡,情緒不再藏於內心,而是以最真切的方式具象化和流動。

《曠野星球》開播:城市困不住的人,都在曠野找答案 - 天天要聞

不一樣的「曠野搭子」:鬆弛感與邊界感並存的關係樣本

《曠野星球》的嘉賓之間並非「熟人局」綁定,也不是純陌生人試錯,而是一種更鬆弛自然、邊界感清晰的「驢友式」關係:在彼此陪伴中也保留獨處的空間,既能協作前行,也能各自安好。

節目中,常駐嘉賓魏大勛與易立競風格互補:魏大勛延續其「幽默擔當」的本色,為旅途注入鬆弛氣氛,「冤家易解不易姐」等金句頻出;而易立競則以敏銳的感知力,用直覺體會人與自然之間的微妙互動,既拋出犀利問題,也給予溫柔回應。

首期節目中加入的飛行嘉賓王安宇和王昱珩,也以截然不同的氣質拓展了旅途的情緒維度:王安宇貼心照顧夥伴,特意為魏大勛準備生日面,展現「暖男屬性」;王昱珩則不時冒出科普知識,用智識平衡感性體驗。隨著林一苗苗劉雅瑟等飛行嘉賓的陸續加入,旅途將不斷刷新著人與人、人與自然之間關係構建的邊界想像。

這種「曠野搭子」的關係,在充滿未知與挑戰的野外環境中,信任與默契沒有被刻意經營,反而在一次次相助中自然生長。就像集體探洞時的彼此協作、相互托舉,嚮導劉佳的一句話說得很貼切:「是一根繩子上的兄弟」。

《曠野星球》開播:城市困不住的人,都在曠野找答案 - 天天要聞

去野地里,尋找城市人想要的「答案」

《曠野星球》節目不設「通關式」的任務,也沒有劇本化的推進節奏。它所追求的,是在自然節奏中發生的點滴真實體驗。山川、洞穴、沙漠與星空,不是背景板,而是嘉賓的「旅伴」,它們回應情緒起伏,也在挑戰與暫停之間,悄然為都市人打開一個重新認識自己的窗口。

當嘉賓穿過暗河與狹縫,在地心深處偶遇小瀑、石幔與石旗,彷彿是大自然親手雕刻的詩行,這些沒有刻意鋪設的驚喜,才是旅途的意義所在。誠如總導演吳浩宇媒體看片會上所言:「這是檔強調真實體驗的紀實類真人秀,我們拒絕人為製造衝突,而是代入大眾的探索視角,看重自然場景的新鮮感。當手機失去信號,鏡頭反而能捕捉到卸下社會身份的嘉賓沉浸的鮮活反應。我們忠實呈現人在自然中的渺小與頓悟,以期達成與觀眾共同『在曠野中尋找答案』的溫柔共振。」

《曠野星球》更像一場精神上的拓荒:沒有標準答案,也不預設結果。但在一次次踏入未知的過程里,人們反而更接近了內心那份久違的坐標。

6月9日起,旅行探索節目《曠野星球》正式上線騰訊視頻。

跟隨魏大勛、易立競等人走進曠野,也走近自己。城市困不住的人,都在曠野找答案。也許藏在一段未完成的旅程中,也許,就在某一次停下腳步的呼吸之間。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首光觀測成功!我國原初引力波探測邁出關鍵一步 - 天天要聞

首光觀測成功!我國原初引力波探測邁出關鍵一步

南都訊 記者呂虹 發自北京 近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獲悉,位於西藏阿里地區海拔5250米山脊上的阿里原初引力波探測實驗一期(AliCPT-1)建成並實現首光觀測,標誌著我國在該實驗領域邁出了關鍵一步。阿里原初引力波觀測站據悉,該實驗一期由高能所牽頭,聯合了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美國斯坦福大學等國內外16...
李青翔刷新單場三分紀錄 城發戰勝株硬 - 天天要聞

李青翔刷新單場三分紀錄 城發戰勝株硬

今天廠BA第二場比賽,城發現代物流VS株硬集團。開場城發取得優勢,李青翔、陳澤軒的出色發揮幫助球隊一直保持領先。但首節末段,株硬唐俊傑、鄧環宇連續三分命中,株硬反以29比25反超。次節,株硬羅智豪與城發李青翔展開對飆,雙方依舊打得難解難分。直到半場結束前,城發李青翔、朱思禹聯手打出一波快攻,城發61比54搶得7...
嫦娥六號月壤研究成果,揭開月球背面月殼磁場弱與土壤磁性強之謎 - 天天要聞

嫦娥六號月壤研究成果,揭開月球背面月殼磁場弱與土壤磁性強之謎

IT之家 7 月 13 日消息,據科技日報今日消息,基於嫦娥六號月壤樣品,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李金華研究員領銜的研究團隊,詳細分析了月壤中各種磁性礦物,以及它們獨特的磁性是怎樣產生和保留下來的,揭開了月球背面月殼磁場弱與土壤磁性強之謎。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於《自然・通訊》雜誌。在這項最新研究中,研...
普通人變富最靠譜的方式:模仿巴菲特 - 天天要聞

普通人變富最靠譜的方式:模仿巴菲特

2025年5月3日,在巴菲特宣布他將在年底退休的股東大會上,有年輕創業者向他大膽提問:「要怎麼做,才能成為像你這樣有錢的老頭兒?」 94歲的巴菲特笑笑說: 「三兩優秀的知己同行,....
離心機上的《心跳》:中國🇨🇳鈾業突圍72小時 - 天天要聞

離心機上的《心跳》:中國🇨🇳鈾業突圍72小時

離心機上的「心跳」:中國鈾業突圍72小時凌晨3點,警報劃破寂靜「滴——」西北某鈾礦基地,紅色警示燈猛然亮起,監控屏上的曲線瘋狂跳動,如同失控的心電圖。老專家張振國瞬間從摺疊床上跳起,他那布滿血絲的雙眼緊緊盯著爆裂的管道,聲音有些沙啞卻透著緊
「稀客」!海南首次記錄到近危物種黑腹蛇鵜 - 天天要聞

「稀客」!海南首次記錄到近危物種黑腹蛇鵜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海南昌江7月13日電(陳英清)近日,海南昌江海尾國家濕地公園記錄到1隻黑腹蛇鵜。經海南省鳥類記錄中心專家確認,這是海南省首次記錄到該鳥種。黑腹蛇鵜已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列為近危(NT)物
未來預測:推動 AI 到 2040 年成為 AGI 的 S 曲線路徑 - 天天要聞

未來預測:推動 AI 到 2040 年成為 AGI 的 S 曲線路徑

作者:Lance Eliot,撰稿人。Lance B. Eliot 博士是世界知名的 AI 科學家和顧問。在今天的專欄中,我將繼續我的特別系列,介紹將我們從傳統 AI 到熱切尋求的 AGI(通用人工智慧)的預期途徑。在這裡,我對獨特 S 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