鏈接長三角創新資源、打通科技成果轉化「最後一公里」,「新質潮城」活動舉辦

2025年06月12日16:53:10 科學 1404
鏈接長三角創新資源、打通科技成果轉化「最後一公里」,「新質潮城」活動舉辦 - 天天要聞鏈接長三角創新資源、打通科技成果轉化「最後一公里」,「新質潮城」活動舉辦 - 天天要聞

6月11日,在2025中國(上海)國際技術進出口交易會期間,「新質潮城」專場系列活動在上海世博展覽館舉行。活動圍繞「智聯長三角 潮湧新未來」主題,全方位展示了海寧在發展新質生產力、深化區域協同創新方面的成效與決心。

啟動儀式上,海寧市面向參會的兩地企業和機構推介了最新人才與科技政策,舉行了海寧市科技成果轉化聯盟成立儀式。歐洲科學院院士、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海納—動力系統研究中心主任姜開春,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特聘研究員、上海納米重點實驗室主任宋志棠,上海全國高校技術市場總經理吳晨旭現場受聘,擔任聯盟智庫特約專家。同時,多個校地院企科技合作項目簽約,國際科創平台掛牌成立,首批技術經理人獲頒東部中心—海寧「淘金」合伙人資格證,標誌著海寧在政產學研協同機制上邁出新步伐。

鏈接長三角創新資源、打通科技成果轉化「最後一公里」,「新質潮城」活動舉辦 - 天天要聞

鏈接長三角創新資源、打通科技成果轉化「最後一公里」,「新質潮城」活動舉辦 - 天天要聞

本屆上交會匯聚了來自全球近20個國家和地區及全國20個省區市的創新成果,圍繞人工智慧等產業新賽道和技術貿易新興領域,設置商用密碼與數智製造、綠色能源與儲運、智能海洋工程與裝備、消費與商業科技等4個專業技術展區。海寧科創代表團在專業技術轉移專家的帶領下,深入展區「淘展」,「我們積極發掘可轉化技術成果與潛在合作對象,全面提升『走出去』式參展對接的實效性與落地率。」

新民晚報記者獲悉,同期還舉辦了「科技人才直通車·名校行」產學研對接會,邀請復旦大學、同濟大學、上海大學和上海電機學院的專家教授開展技術路演,涵蓋磁懸浮智能儲運系統、6G太赫茲通信、高性能防火材料、高比能鋰離子電容器等前沿方向,充分契合海寧重點產業發展需求。高校專家與企業、技術經理人開展面對面交流洽談,現場達成多項合作意向。

鏈接長三角創新資源、打通科技成果轉化「最後一公里」,「新質潮城」活動舉辦 - 天天要聞鏈接長三角創新資源、打通科技成果轉化「最後一公里」,「新質潮城」活動舉辦 - 天天要聞

「新質潮城」專場系列活動由海寧市人民政府主辦、海寧市科學技術局承辦,上海全國高校技術市場、國家技術轉移人才培養基地(東部中心)、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海寧國際創新中心協辦。主辦方稱,專場活動不僅是海寧鏈接長三角創新資源、打通科技成果轉化「最後一公里」的重要舉措,更是縣域推動新質生產力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首光觀測成功!我國原初引力波探測邁出關鍵一步 - 天天要聞

首光觀測成功!我國原初引力波探測邁出關鍵一步

南都訊 記者呂虹 發自北京 近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獲悉,位於西藏阿里地區海拔5250米山脊上的阿里原初引力波探測實驗一期(AliCPT-1)建成並實現首光觀測,標誌著我國在該實驗領域邁出了關鍵一步。阿里原初引力波觀測站據悉,該實驗一期由高能所牽頭,聯合了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美國斯坦福大學等國內外16...
李青翔刷新單場三分紀錄 城發戰勝株硬 - 天天要聞

李青翔刷新單場三分紀錄 城發戰勝株硬

今天廠BA第二場比賽,城發現代物流VS株硬集團。開場城發取得優勢,李青翔、陳澤軒的出色發揮幫助球隊一直保持領先。但首節末段,株硬唐俊傑、鄧環宇連續三分命中,株硬反以29比25反超。次節,株硬羅智豪與城發李青翔展開對飆,雙方依舊打得難解難分。直到半場結束前,城發李青翔、朱思禹聯手打出一波快攻,城發61比54搶得7...
嫦娥六號月壤研究成果,揭開月球背面月殼磁場弱與土壤磁性強之謎 - 天天要聞

嫦娥六號月壤研究成果,揭開月球背面月殼磁場弱與土壤磁性強之謎

IT之家 7 月 13 日消息,據科技日報今日消息,基於嫦娥六號月壤樣品,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李金華研究員領銜的研究團隊,詳細分析了月壤中各種磁性礦物,以及它們獨特的磁性是怎樣產生和保留下來的,揭開了月球背面月殼磁場弱與土壤磁性強之謎。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於《自然・通訊》雜誌。在這項最新研究中,研...
普通人變富最靠譜的方式:模仿巴菲特 - 天天要聞

普通人變富最靠譜的方式:模仿巴菲特

2025年5月3日,在巴菲特宣布他將在年底退休的股東大會上,有年輕創業者向他大膽提問:「要怎麼做,才能成為像你這樣有錢的老頭兒?」 94歲的巴菲特笑笑說: 「三兩優秀的知己同行,....
離心機上的《心跳》:中國🇨🇳鈾業突圍72小時 - 天天要聞

離心機上的《心跳》:中國🇨🇳鈾業突圍72小時

離心機上的「心跳」:中國鈾業突圍72小時凌晨3點,警報劃破寂靜「滴——」西北某鈾礦基地,紅色警示燈猛然亮起,監控屏上的曲線瘋狂跳動,如同失控的心電圖。老專家張振國瞬間從摺疊床上跳起,他那布滿血絲的雙眼緊緊盯著爆裂的管道,聲音有些沙啞卻透著緊
「稀客」!海南首次記錄到近危物種黑腹蛇鵜 - 天天要聞

「稀客」!海南首次記錄到近危物種黑腹蛇鵜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海南昌江7月13日電(陳英清)近日,海南昌江海尾國家濕地公園記錄到1隻黑腹蛇鵜。經海南省鳥類記錄中心專家確認,這是海南省首次記錄到該鳥種。黑腹蛇鵜已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列為近危(NT)物
未來預測:推動 AI 到 2040 年成為 AGI 的 S 曲線路徑 - 天天要聞

未來預測:推動 AI 到 2040 年成為 AGI 的 S 曲線路徑

作者:Lance Eliot,撰稿人。Lance B. Eliot 博士是世界知名的 AI 科學家和顧問。在今天的專欄中,我將繼續我的特別系列,介紹將我們從傳統 AI 到熱切尋求的 AGI(通用人工智慧)的預期途徑。在這裡,我對獨特 S 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