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男子發現「溪流精靈」,我國罕見特有物種,網友:別暴露位置

2025年07月09日09:22:08 科學 1080

信息來源於@峽里鋒,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Current ZoologyFishbase

浙江男子發現「溪流精靈」

IP地址為浙江的大博主「@峽里鋒」拍攝了一段自己在當地溪流發現的罕見淡水魚的畫面。這個視頻其實已經是2019年12月25日拍攝的了,但我覺得這又不是時效性的新聞,拿出來跟大家分享一下也挺好的。

視頻拍攝的是一種非常好看的小魚,拍攝剛開始的是時候,可以看到它貼著水中光滑的石頭正在休息,但很快就開始四處遊動。可以看到這條小魚長得非常特別,它的聯合呈前寬後窄的圓筒形,腹部那邊居然特化了,看起來是通過胸鰭、腹鰭及鰭膜組合起來構成的,像是吸盤,作用可想而知了。對了,這個「吸盤」的邊緣是黑色的,「吸盤」上還有很多不規則的斑點;體側是金黃色的,有很多白色的網吻,背部則是粉色的,越接近尾部,白色的紋路越清晰。

浙江男子發現「溪流精靈」,我國罕見特有物種,網友:別暴露位置 - 天天要聞

其實根本用不著我鑒定,博主的配文已經講得很清楚了:「聽了專業人士的介紹,我老家小溪里的魚叫擬腹吸鰍,中國特有的魚類,是原生魚,不是外來物種。」

浙江男子發現「溪流精靈」,我國罕見特有物種,網友:別暴露位置 - 天天要聞

是的,這是發色期的雄性擬腹吸鰍(Pseudogastromyzon fasciatus),常規情況下的擬腹吸鰍的顏色會比較深,本體更多的黃棕色,身上是斑紋則變成了灰色。

雖然博主的文案都寫清楚了,但還是有很多網友看了一眼就說是清道夫,也不知道是咋想的,這怎麼能看成是清道夫呢?即使是人工飼養作為觀賞的擬腹吸鰍都沒有「清道夫」這個商品名。

浙江男子發現「溪流精靈」,我國罕見特有物種,網友:別暴露位置 - 天天要聞

跟網友們討論

每次有博主展示魚的時候,我最喜歡看評論區不同地方的網友用地方俗稱來叫這些魚,感覺這些俗稱都非常有意思而且嚴謹,一般來說都會將這種魚的重要特徵給說出來,可能是外形,也可能是習性。你看這些網友就管擬腹吸鰍叫:石扒子、巴岩魚、貼石魚和貼石狗。無一例外全部都是在說擬腹吸鰍會吸附在石頭上的特性。

浙江男子發現「溪流精靈」,我國罕見特有物種,網友:別暴露位置 - 天天要聞

擬腹吸鰍的皮膚上有很多肉眼看不見的爪形突起,這些突起根部植上皮細胞表面,能通過物理摩擦與岩石表面微觀的凹凸結構嵌合。而且這些結構就算用壞了也能快速增生。另外,擬腹吸鰍的胸鰭與腹鰭寬闊平展,基部具肉質鰭瓣,與腹部共同形成輔助吸盤,可以通過負壓吸附石面。

浙江男子發現「溪流精靈」,我國罕見特有物種,網友:別暴露位置 - 天天要聞

為了吸附得更牢固,它們的身體結構也進化得變成了前軀是圓筒形,後軀則是側扁的,這樣能減少水流阻力。

通過這些設計,它們能吸附在流速超1m/s的溪流中。但是這些設計的目的是什麼?

你想啊,直接吸附在石頭上,就不必持續遊動了,肯定是能降低代謝的消耗。而且它們的食物也就在石頭表面及周邊,比如藻類硅藻、小型無脊椎動物。吸附狀態使擬腹吸鰍能穩定刮食石頭表面的藻類,還能避免因水流擾動影響吃飯。

浙江男子發現「溪流精靈」,我國罕見特有物種,網友:別暴露位置 - 天天要聞

點贊量最高的幾條評論說的內容都差不多,他們都很擔心博主暴露位置後,會有人去抓這些擬腹吸鰍。普通的魚友撈幾條倒是沒關係,但如果被魚商發現了,那是真的可能會遭遇滅頂之災的!有個網友就拿他們那邊的中國鬥魚舉例,說是他們那邊的這個物種因為商業捕撈而滅絕了。

浙江男子發現「溪流精靈」,我國罕見特有物種,網友:別暴露位置 - 天天要聞

肯定不是說所有的魚商都對原生魚類威脅很大,但是確實有很多為了賺錢不擇手段的人敗壞了這個群體的名聲。那些人為滿足市場對「稀有品相」的需求,大規模捕撈野生原生魚,尤其集中在繁殖季前或未成魚階段。成魚因基數不足,幼魚存活率驟降,而高溫運輸中的高損耗率進一步造成資源浪費。

浙江男子發現「溪流精靈」,我國罕見特有物種,網友:別暴露位置 - 天天要聞

有一個案例,雖然不是魚的,但是意思相同。之前有一種新品種的昆蟲剛被發現,甚至都還沒有被定種發布,就被一個人給滅絕了,因為他希望自己採集到的是獨一無二的,於是居然在唯一發現這種昆蟲的洞穴里下毒!

而且利潤驅動下,甚至有人甚至會涉足受保護物種的非法交易。

所以這些網友的擔憂不無道理。更巧合的是下面真的有個人很不對勁,整個評論區只有他突然很具體的問了博主的位置,而且避重就輕說是因為看到博主那邊山水太美了,但關鍵是博主這個視頻只拍攝了一個畫面,就是我截圖的那樣的。細思極恐!

浙江男子發現「溪流精靈」,我國罕見特有物種,網友:別暴露位置 - 天天要聞

數量減少

擬腹吸鰍是我國特有的物種,只分布於我國,而且分布高度碎片化。擬腹吸鰍屬的幾個物種都是「宅男宅女」,分布得非常狹窄,擬腹吸鰍局限於閩江木蘭溪、晉江水系;而九龍江擬腹吸鰍僅見於九龍江流域;寬頭擬腹吸鰍則分布於深圳至汕尾沿海溪流。

浙江男子發現「溪流精靈」,我國罕見特有物種,網友:別暴露位置 - 天天要聞

只有生境保存完好的溪流它們才能茁壯成長,但是現在這些溪流太少了!比如九龍江流域現存的擬腹吸鰍種群數量不足歷史記錄的30%!這個下降速度真的非常離譜了。

至於為什麼會下降得這麼快,其實大家都猜得到,無非就是棲息地的減少,污染導致的水質惡化以及觀賞魚貿易中的過度捕撈。還有一點大家可能比較沒意識到,那就是多數擬腹吸鰍對水溫敏感性很高,全球氣候變暖導致水溫波動巨大,而且還改變了降水模式,乾旱期延長後會導致溪流斷流,直接影響擬腹吸鰍。

浙江男子發現「溪流精靈」,我國罕見特有物種,網友:別暴露位置 - 天天要聞

目前擬腹吸鰍未被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但我悲觀的認為,遲早它們也會進去的。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今年6月 全球經歷「第三熱」 西歐氣溫創新高 - 天天要聞

今年6月 全球經歷「第三熱」 西歐氣溫創新高

歐盟氣候監測機構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局9日發布報告說,全球剛剛經歷了該機構自1940年有記錄以來第三熱的6月,西歐地區則經歷了該機構有記錄以來最熱的6月。 報告顯示,6月全球平均地表氣溫為1....
【微科普】莫要一談輻射就「色變」,正確看待這把「雙刃劍」! - 天天要聞

【微科普】莫要一談輻射就「色變」,正確看待這把「雙刃劍」!

Q輻射具有兩面性!「快把WiFi關了,有輻射!」「電腦前面放盆仙人掌,防輻射!」「孕婦必須穿防輻射服!」這些十分耳熟的忠告,折射出公眾對輻射普遍存在的心理恐懼。然而,科學真相往往顛覆認知。恐懼:混淆與誤解公眾對輻射的深度誤解和過度恐慌,常因混淆了兩種截然不同的輻射類型:電離輻射:包括X射線、γ射線等高能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