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四號發射4周年:在月背走出了屬於自己的路

2022年12月08日23:17:05 科學 1724

嫦娥四號發射4周年:在月背走出了屬於自己的路 - 天天要聞

2018年12月8日凌晨2點23分

嫦娥四號月球探測器

在我國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

這是中國探月工程二期發射的月球探測器

實現了人類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和巡視勘察

嫦娥四號發射4周年:在月背走出了屬於自己的路 - 天天要聞

回顧「嫦娥四號」完美出征

由於月球的自轉和公轉周期相同

人類自開始仰望星空的那天起

只能看到月球的正面

而對月球背面一無所知

又由於月球自身阻擋

位於月球背面的探測器

無法與地球進行通信

所以長期以來

月球背面一直是人類探測器的「禁區」

2018年5月21日

我國成功發射了「鵲橋」中繼衛星

工作在距月球約6.5萬公里的地月拉格朗日

L2點Halo使命軌道

為月球背面的探測器提供中繼通信

讓登陸月球背面的夢想成為可能

嫦娥四號發射4周年:在月背走出了屬於自己的路 - 天天要聞

2019年1月3日

嫦娥四號探測器

成功軟著陸在月球背面

艾特肯盆地內的馮卡門撞擊坑

開展了人類歷史上首次月背探測

嫦娥四號發射4周年:在月背走出了屬於自己的路 - 天天要聞

它攜帶了全景相機

紅外成像光譜儀等6台有效科學載荷

月背地形地貌、月壤成分等

進行了詳細探測

目前已獲取超過3800G科學數據

嫦娥四號發射4周年:在月背走出了屬於自己的路 - 天天要聞

嫦娥四號探測器

在月背工作時間已近4年

其中

玉兔二號月球車

也已經在月背行駛了上千米

可以說是超期服役

在嫦娥四號探測器發射之前

設計師給予玉兔二號的設計壽命為3個月

然而自從2019年成功著陸在月球背面以來

這隻兔子已經工作了近4年

遠超出設計壽命

它也是目前在月球背面

工作時間最長的航天器

嫦娥四號發射4周年:在月背走出了屬於自己的路 - 天天要聞

還記得當時火爆全網的詞條

月球上發現「神秘小屋」嗎

下圖就是月球「神秘小屋」的圖片

它是由玉兔二號月球車

在第36月晝拍攝到的

嫦娥四號發射4周年:在月背走出了屬於自己的路 - 天天要聞

玉兔二號在月背發現了一座神秘小屋

圖片中可以看到

在月表地平線的位置

有一個類似房子形狀的物體

嫦娥四號發射4周年:在月背走出了屬於自己的路 - 天天要聞

在第38個月晝

玉兔二號月球車

行進到了距離「小房子」10米左右的位置

拍到了小屋的真實面貌

嫦娥四號發射4周年:在月背走出了屬於自己的路 - 天天要聞

「神秘小屋」的真實面貌

原來這並不是一個小房子

而是一個石塊

寬度大概是20公分

高度大概是10公分

雖然和設想中的「外星人小屋」不同

但是工作人員在查看玉兔二號傳回的照片時

卻發現了另一個「特別之處」

這個普通的石塊看起來很像「玉兔」

並且跟前散落的一塊較小的石頭

就如同擺在「玉兔」面前的「胡蘿蔔」一樣

嫦娥四號發射4周年:在月背走出了屬於自己的路 - 天天要聞

石塊形似「玉兔」

除了順利揭開了

「神秘小屋」的真實身份以外

玉兔二號在月球背面工作這麼久

還有很多其他收穫

截至目前

玉兔二號在月球背面的行駛總里程數

已經超過了1400米

在這個過程當中

它拍攝下了諸多月球背面的照片

嫦娥四號發射4周年:在月背走出了屬於自己的路 - 天天要聞

玉兔二號拍攝的圖片

玉兔二號還用自己身上的測月雷達

直接對月球背面著落區域

地下40米左右的地質分層結構進行了探查

並且將其物質組分的數據都完整的傳遞了回來

作為月球背面唯一的人類航天器

在月背行駛的近4年的時間裡

它拍攝了超過1000幅圖像

詳細記錄了一路走來的地形地貌

為進一步研究月球提供了價值豐富的數據資料

嫦娥四號發射4周年:在月背走出了屬於自己的路 - 天天要聞

如今

玉兔二號依舊在工作人員的控制之下

一步步地進行探索任務

就讓我們一起期待著

它能夠在未來帶給我們更多的驚喜

用全景相機拍下「廣寒宮」的更多珍貴照片吧!

嫦娥四號發射4周年:在月背走出了屬於自己的路 - 天天要聞

期待它在未來有更多的發現!


來源:我們的太空微信公號

轉自:人民日報客戶端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集成創新與原始創新 - 天天要聞

集成創新與原始創新

重讀報告文學《赫赫而無名的人生》,心中的一個困惑得到解答。老一輩科學家靠什麼方法,用不到一代人的時間就實現了「核潛艇,一萬年也要搞出來」的誓言?文中記載,黃旭華有一個觀點近乎口頭禪:「在現代,尖端通常不過是常規的組合……綜合就是創造。
天文學家警告:地球或遭「鳥翼」狀太陽噴發衝擊 - 天天要聞

天文學家警告:地球或遭「鳥翼」狀太陽噴發衝擊

周二,天文學家觀測到太陽北半球出現巨大的「鳥翅膀」狀噴發,過熱等離子體波洶湧翻騰。 這股太陽物質細絲長度超過100萬公里,是地球到月球距離的兩倍還多。如今,科學家預測,此次細絲噴發的一部分....
潮聲丨從化石到生命的「逆向」探索 1萬年前滅絕的恐狼「復活」 - 天天要聞

潮聲丨從化石到生命的「逆向」探索 1萬年前滅絕的恐狼「復活」

潮新聞客戶端 執筆 謝丹穎 張苗恐狼是啥?如果你看過前些年大熱的美劇《權力的遊戲》,應該對冰原狼有印象吧?冰原狼的原型,正是恐狼,已在地球上消失萬年之久。如今,它們「復活」了?恐狼曾在熱門美劇《權力的遊戲》中以斯塔克家族的伴侶而聞名,但它實
新毒株來襲了?專家提醒:囤葯不如保護自己 - 天天要聞

新毒株來襲了?專家提醒:囤葯不如保護自己

新冠病毒又來了?我們要做什麼準備?近期,隨著氣溫變化和人群流動增加,全球多地出現新冠病毒感染人數上升的趨勢。根據最新數據顯示,新冠新毒株正在突襲美國。自2023年10月以來,多國報告了新型變異株的傳播,其中XBB.1.5和BA.2.86等亞
五億年前三眼海怪現世:26節身軀改寫進化認知 - 天天要聞

五億年前三眼海怪現世:26節身軀改寫進化認知

近日,加拿大考古團隊在寒武紀岩層中發現了一具保存完好的古生物化石,這種被命名為」莫斯拉·芬托尼」的海洋生物不僅長有三隻眼睛,其多達26節的軀體結構更顛覆了科學界對生物體節演化時間的認知。這項發現為研究現代節肢動物起源提供了關鍵線索,也重新定義了人類對五億年前海洋生態系統的理解。2025年5月,由讓-伯納德·...
百萬公里「鳥翼」太陽爆發,24小時內或衝擊地球,地磁暴與極光預警 - 天天要聞

百萬公里「鳥翼」太陽爆發,24小時內或衝擊地球,地磁暴與極光預警

5月15日,天文學家觀測到一場罕見的巨型太陽活動——一片跨度超96萬公里的熾熱等離子體帶從太陽北半球噴發,形成壯觀的「鳥翼」狀結構。這場爆發可能在未來24小時內對地球產生輕微衝擊,或引發地磁擾動及極光現象。根據美國宇航局(NASA)衛星記錄,此次噴發的等離子體帶長度達96萬公里,是地月平均距離(約38.4萬公里)的...
PEEK行業交流0515 - 天天要聞

PEEK行業交流0515

Q&AQ:當前 PEEK 材料的價格是否也是阻礙其在機器人領域大規模應用的原因之一?未來從成本角度來看,是否會有一些變化?各企業是否有大幅降低成本的可能性?A:PEEK 材料大幅降價的可能性不大。
攜青蛙胚胎入境美國,她的案子引發關注 - 天天要聞

攜青蛙胚胎入境美國,她的案子引發關注

據多家美國媒體報道,美國哈佛大學一名俄羅斯籍的女研究員,在今年2月入境美國時遭美國執法部門扣押。當時她被扣押的原因眾說紛紜,如今隨著更多案情披露,該案一些情節讓人覺得更奇怪了。 根據美聯社....
她為女性打開了航空世界的大門,卻在一場環球飛行中神秘失蹤 - 天天要聞

她為女性打開了航空世界的大門,卻在一場環球飛行中神秘失蹤

地球是一個奇蹟歷史|美國將國家地理中文網設為星標方能收到正常推送阿米莉亞·埃爾哈特(Amelia Earhart)和她的飛機。埃爾哈特是一位美國女飛行員,成為首位飛越大西洋的女性,創造了歷史。| 國家地理圖片集1937年6月,當阿米莉亞·埃爾哈特(Amelia Earhart)坐進洛克希德·伊萊克特拉(Lockheed Electra)飛機的駕駛艙時,她..
甘肅一地現大量飛鳥在天空盤旋,有網友擔心為地震前兆,地震局:鳥類聚集並非特別異常 - 天天要聞

甘肅一地現大量飛鳥在天空盤旋,有網友擔心為地震前兆,地震局:鳥類聚集並非特別異常

近日,甘肅白銀靖安縣有網友反映,小區上空有大量鳥類盤旋,這些鳥還會反光,該網友擔心是地震預兆。5月15日,靖安縣地震局的工作人員告訴瀟湘晨報記者,他們關注到了這個情況,最近晚上都有鳥在飛,不過目前沒有接到異常的反饋。工作人員稱,鳥類聚集並非特別的異常,將持續監測,同時向上級反饋,讓他們去核實,問下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