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部分地區確診的新冠病例的活動軌跡中
出現「隨地吐痰」導致病毒傳播的情況
看似不經意的小動作
是如何造成傳播風險的
這就要提到氣溶膠傳播
相關研究顯示:
密閉空間的生物氣溶膠傳播將成為當前傳播力增強變異株所致疫情的防控難點。
氣溶膠傳播風險有哪些?
如何阻斷傳播?
▽
01 什麼是氣溶膠
氣溶膠是固體或液體顆粒分散並懸浮於氣體介質中形成的膠體分散體系。當微生物,如病毒、細菌、真菌等,附著在氣溶膠顆粒上時,則稱為生物氣溶膠。
在呼吸道傳染病傳播過程中,感染者呼吸、說話、唱歌、咳嗽、打噴嚏等行為是生物氣溶膠的主要來源。
02 氣溶膠的傳播風險
新冠病毒氣溶膠傳播取決於人群密集度、環境通風情況、個人防護情況、排毒活動和接觸時間等多種因素,易感者所處環境密集度越高、通風度越低、不戴口罩、與病例接觸時間越長,病例排毒越活躍,感染者的風險越高。氣溶膠的傳播風險等級詳見下圖。

03 阻斷氣溶膠傳播
公共場所應加強消毒通風,在飛機、電梯、廁所等人員密集的密閉空間中應該加大通風效率,稀釋氣溶膠濃度。由於通風效率受風向、風速影響,所以風向正確時風速增大能有效降低氣溶膠濃度,反之亦然。
個人應加強自我防護
堅持勤洗手、戴口罩、
常通風、少聚集等
良好個人衛生習慣
注意咳嗽禮儀,不隨地吐痰。
出門時隨身攜帶口罩和紙巾。
咳嗽/打噴嚏時要用紙巾遮掩口鼻,用過的紙巾及時包好後放入垃圾桶;沒有紙巾時,用手肘、衣物捂住口鼻。
吐痰時吐到紙巾里,用過的紙巾及時包好後放入垃圾桶。
定期清潔馬桶圈。為避免生物氣溶膠傳播,沖馬桶時先蓋馬桶蓋,再沖水。
氣溶膠傳播值得重視
但也不必過於恐慌
勤洗手、戴口罩、勤通風、一米線
繼續做好個人防護不放鬆

內容來源 | 健康南京、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