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為了探索宇宙的奧秘,向太空發射了無數的探測器,美國宇航局先後發射了旅行者1號和2號,朝著太陽系之外出發。
旅行者1號與2號軌跡
如今,旅行者1號已經飛了200多億公里,成為飛得最遠的人造物,它拍的最後一張照片,為何會引起人們深思?
最遠人造物旅行者1號
1977年9月,承載著人類的希望,旅行者1號從地球出發,開始了一場沒有目的地的旅程。
當時搭載在旅行者1號上是一張「金唱片」,上面刻錄了55種語言的問候和各類音樂,希望有朝一日能夠被外星文明發現。
唱片上刻畫的內容
唱片採用黃金和金剛石製作,據專家稱,這個唱片可以在宇宙當中保存10億年之久。
這成為了人類與外星文明交往的希望。
進入到21世紀後,旅行者1號抵達太陽系的邊緣——柯伊伯帶,在即將穿越這個地帶之前,拍下了一張照片,讓所有科學家都陷入了沉思。
讓人沉思的照片
照片顯得平平無奇,以漆黑的深空為背景,並沒有什麼醒目的地方。
然而,當你仔細觀看就會發現,在照片的中心位置,有一個小點,這個小點小到需要利用放大鏡進行觀察。
然而你知道嗎?就是這樣一個小點,卻是桎梏了人類幾千年的地球!
暗淡的藍點:地球
此時的地球在太陽系中顯得如此渺小。
對於整個宇宙來說,地球究竟算得上怎樣的存在呢?
也許連一粒沙子都不如,那更小的人類或許連一顆塵埃都比不上。
這讓科學家在內心思考,人類存在於宇宙當中,真的有意義嗎?
這些問題都無從得知,但是我們至少知道,整個宇宙實在是浩瀚無垠。
宇宙有多大
當初旅行者1號從地球出發,足足飛行了40多年的時間,才穿過柯伊伯帶,來到了真正意義上的宇宙空間。
但是,它真的穿越過太陽系了嗎?
人們普遍認為,柯伊伯帶就是太陽系的邊緣位置,因為這裡是太陽散射出的高能粒子所能抵達的最遠距離。
柯伊伯帶結構如圖
高能粒子在邊緣地帶匯聚起來形成一道天然的屏障,將絕大部分宇宙射線隔絕在外,為太陽系保駕護航。
但是也有部分科學研究表明,遠在天邊的奧爾特雲才是太陽系的邊界,奧爾特雲是太陽形成後褪去的「外殼」,隨著宇宙的紅移,奧爾特雲逐漸脫離太陽系的控制,向周圍散射出去。
因此,只有穿過奧爾特雲,才算是走出了太陽系,那麼,要花費多少時間才能穿過奧爾特雲呢?
天文學家觀察,奧爾特雲的半徑約為1光年,相當於9460730472580公里。
而飛得最遠的人造物旅行者1號花費40年航行200億公里。
以此來計算,如果旅行者號想要飛出太陽系,則還需要大約1.9萬年的時間。
太陽繫結構
這個數據與人類的壽命相比,足以用天文數字來形容。
理論上來講,旅行者1號不可能飛到這麼遠的地方,因為它裝載的核電池已經快沒有電了。
對此,旅行者號探測器的結局又是怎樣的呢?
在電池用盡之後,旅行者1號會在太空當中飄蕩,有可能會受到太陽系的引力影響,重回太陽系。
有可能會受到隔壁星系的影響進入到其他恆星系統當中,或者是掉落在某個不知名的星球上。
旅行者1號的結局充滿了未知。
旅行者1號
然而,包括整個奧爾特雲的太陽系在內的恆星系統只是整個宇宙的「冰山一角」。
像太陽系一般的恆星系統在宇宙當中數不勝數,就拿我們最熟知的銀河系舉例。
當中蘊藏了大約2000億顆恆星,太陽系在其中毫不起眼,就像是砂糖罐子里的一顆糖粒。
整個銀河系的直徑大約為10萬光年,與旅行者號的飛行路程對比我們可以發現,未來人類想要走出銀河系,將是一段艱辛且漫長的路程。
但是,銀河系也不是人類的探索的終點,整個可觀測宇宙當中,銀河系仍舊顯得無比渺小。
可觀測宇宙的半徑大約為460億光年。
可觀測宇宙與不可觀測的部分比不值一提
那麼宇宙究竟有多大呢?這個問題就連天文學家也不知道,以人類目前的技術發展水平來看,很長時間都無法對整個宇宙有所認知。
如果有一天,旅行者號或者是其他探測器,能夠走出銀河系,或許人類就能夠知道宇宙是什麼樣的存在。
不斷運動的銀河系
既然旅行者號無法為人類揭曉宇宙的奧秘,那麼當初發射它們的意義又在哪裡呢?
旅行者號的意義
對於人類來說,旅行者號的作用不可謂不大,它在穿越太陽系的過程當中,為人類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太陽系行星信息。
這裡就不得不提及旅行者1號的飛行軌跡,它的軌跡基本都是沿著太陽系的行星飛行的,一方面可以觀測行星的相關信息,另一方面又能藉助行星的引力,形成「彈弓效應」,減少能量的消耗。
彈弓效應圖解
1979年,旅行者號首次為人類傳回了木星氣旋的珍貴畫面,刷新了人們對木星的認知。
此後,旅行者1號又在土星的軌跡附近停留,並圍繞著土星的軌跡,拍攝了近萬張彩色照片。
這一舉動無疑是加深了人們對太陽系的認知,推動天文學的發展,並給為未來人類探索土星,奠定了基礎。
到2013年的時候,旅行者1號已經抵達了狹義上的太陽系邊界。
太陽系邊界概念圖
此時,旅行者1號所作出的貢獻,已經遠遠超過當初人們的研發投入。
而旅行者1號未能探索的太陽系行星,將由它的姐妹旅行者2號接手。
目前,旅行者1號的速度按照每年大約4個天文學單位移動,比旅行者2號的速度快了10%。
旅行者1號也是目前距離人類最遠的人造物,按照如今的運行速度來看,將在7萬年後抵達半人馬座比鄰星。
半人馬座與太陽系的距離
雖然幾乎不可能做到,但是即使它停止運行,對人類來說仍舊很有意義。
因為旅行者1號的建造材料極其特殊,能夠在宇宙當中飄蕩十幾萬年的時間,而裝載人類信息的唱片,保存的歲月更加長久。
旅行者一號
人們形象地將旅行者1號稱為「漂流瓶」,而太空就像是浩瀚的海洋。
也許在某一天,這個漂流瓶會被某個有緣的外星生物撿起,並了解到原來在銀河系當中,還有一個叫地球的星球,當中繁衍出了高級智慧生命。
但費米悖論指出,如果宇宙當中存在更高級的文明,為什麼人類從來沒有觀測到相關的信號或者是電磁波?
電磁波距離
理論上來講,高級智慧生物都有向外擴張的趨勢,過程當中難免會留下「足跡」。
可我們至今都沒有任何發現。
因此在尋找外星生命體方面,我們要理性看待,既不能過分高估,也不能過於悲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