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顆有生命的星球出現在地球旁邊,卻遭遇了災難

2022年10月15日12:22:11 科學 1864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科學家們已經找到了一個可能的解釋,解釋了美國宇航局、歐空局和許多其他太空機構認為必須有生命的星球上發生大規模滅絕的原因。

當我們面臨全球變暖帶來的氣候災難時;在另一個星球上,當地球變得太冷而無法生存時,整個生物體可能已經死亡,這也是由於氣候變化。

它也是太陽系中的一顆行星,也整齊地位於「區域」中生活著「金髮姑娘,也是一個和地球一樣的岩石行星:火星

一顆有生命的星球出現在地球旁邊,卻遭遇了災難 - 天天要聞

這項剛剛發表在《自然天文學》上的研究不僅證實了太空機構和世界各地許多研究人員所相信的火星上存在生命的假設,而且還解釋了這種生命是如何形成的,對我們來說是不可見的。

正如之前的一些研究表明,就在地球之後不久,火星在近 40 億年前開始有生命。它們的原生動物和我們的星球一樣是微生物,但是是一群以氫(一種強大的溫室氣體)為食並排放甲烷(也是一種溫室氣體,但不如氫強大)的生物。

科學家們根據火星探測器好奇號的數據模擬生命是如何在火星上誕生和發展的,好奇號是幫助美國宇航局發現甲烷痕迹和第一批生命組成部分的「勇士」,科學家們重建了古代火星的歷史。

他們發現,生命可能無法在所有幫助它出現的有利環境中維持自己,但它很容易通過破壞它賴以生存的基礎來消滅自己。

「生命的成分在宇宙中無處不在。所以生命有可能經常出現,但它無法在地球表面維持適宜居住的條件,這使它變得偉大。」緊張迅速。我們的實驗表明,即使是生物圈也可以擁有一個完全自毀效應,」——來自法國巴黎高等師範學院的天體物理學家 Boris Sauterey 向 Space 證實。

總結這項研究,Science Alert 說這項工作可以解釋說,由於火星離太陽比地球更遠,生命的存在,它需要一個足夠厚和足夠強的溫室氣體層來保持溫暖,在這種情況下是氫。

但當生命進化成真正的生物圈,不斷消耗氫氣並取代甲烷時,地球的吸熱層不再足夠堅固,導致溫度升高 10-20 攝氏度下降至負 57 攝氏度。

這是一場全球規模的氣候災難,使地球表面無疑是一個死寂的世界。

這些微生物已經設法在地下挖洞,深達一公里,以尋找更溫暖的環境。可以堅持一段時間。它們仍然存在的可能性很小,但一線希望是好奇號目前發現的甲烷痕迹。甲烷很可能是從生命中釋放出來的副產品。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葉光富:在太空拍到了!這是我的家鄉 - 天天要聞

葉光富:在太空拍到了!這是我的家鄉

「大家能認出這是哪裡嗎?」5月24日,在「科學大講堂·我們的答案」全民科普互動宣傳活動現場,身著藍色航天制服的葉光富手指大屏幕,向台下觀眾拋出懸念。
成都錦江區生物智慧科技產業園及配套項目市政道路三期被通報 - 天天要聞

成都錦江區生物智慧科技產業園及配套項目市政道路三期被通報

5月24日,本報從成都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獲悉,該局近日通報全市住建領域安全生產問題隱患排查情況(三十四)。本報注意到,錦江區生物智慧科技產業園及配套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市政道路三期)被通報。通報信息顯示——檢查時間:2025.5.20;檢查點位:錦江區生物智慧科技產業園及配套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市政道路三期);建設...
全世界的河流正在死亡嗎? - 天天要聞

全世界的河流正在死亡嗎?

本書的核心理念是,河流有生與死,甚至也有權利。它請讀者從這些方面思考河流,看看有什麼能從對河流的重新想像中湧現。
近4000場奇趣活動!「全國科技活動周」活動引爆科學熱潮 - 天天要聞

近4000場奇趣活動!「全國科技活動周」活動引爆科學熱潮

龍虎網訊 (通訊員 徐陽 記者 丁玉珏)5月24日,2025年江蘇省暨南京市「全國科技活動周」和「全國科技工作者日」主場活動,在江蘇省南京市棲霞區南京師範大學順利舉辦。中國工程院院士賁德、中國科學院院士郭子建等國家科技尖兵,來自中科院南京分院、南京大學、東南大學、南京師範大學等單位的學者、科技科普工作者代表齊...
「十萬個為什麼」科普IP發布,百位少年體驗科幻盛宴 - 天天要聞

「十萬個為什麼」科普IP發布,百位少年體驗科幻盛宴

5月24日,奉賢新城在水一方科幻館迎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青少年科普盛宴——「未來學院·科幻奇旅」十萬個為什麼探索實踐活動。活動以「科幻+科普」為核心,通過沉浸式漫行、互動打卡、科技體驗等形式,帶領100名青少年在1公里的環線旅程中,感受科學魅力,點燃探索熱情。活動中,在水一方科幻館與上海少年兒童出版社共同發布...
徐匯區去年新增三家科普基地,科技節喊你來打卡 - 天天要聞

徐匯區去年新增三家科普基地,科技節喊你來打卡

伴隨著稀宇科技和階躍星辰自主研發的AI大模型合作生成的開場視頻,2025年上海市糧食和物資儲備科技活動周暨徐匯區科技節啟動儀式昨天在漕河涇會議中心舉行。2024年徐匯區新增1家市級科普基地(上海核工院核能科技館)和2家區級科普基地(復旦大學「病原生物科學館」、中國海誠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輕·博物館」)。三家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