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星星的偶像回來了,追星星的孩子也來了!」成都師生共聚科學大講堂

2025年05月25日00:02:10 科學 1865

5月24日,在第二十五個全國科技活動周到來之際,「科學大講堂·我們的答案」全民科普互動宣傳活動在成都科幻館正式啟幕。

「科學大講堂·我們的答案」全民科普互動宣傳活動是以服務國家「科技強國」戰略為導向,深度融入成都「科幻之都」文化基因與「創新之城」產業優勢,以「科學殿堂的大眾之窗」和「中國科學的成都講台」為核心理念打造的集科學傳播、興趣激發、素養提升、精神弘揚於一體的綜合性科普平台。

「摘星星的偶像回來了,追星星的孩子也來了!」成都師生共聚科學大講堂 - 天天要聞

這場盛會齊聚了上海交通大學錢學森圖書館館長、錢學森教育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西安交通大學錢學森學院榮譽院長錢永剛神舟十三號神舟十八號航天員葉光富清華大學教授、中國錦屏地下實驗室科學部主任岳騫,B站知識類UP主「芳斯塔芙」主創、2024年「百大UP主」唐騁,2013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斯坦福大學結構生物學系終身教授邁克爾·萊維特(美),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南交通大學首席教授翟婉明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特聘研究員、智能可穿戴老年健康系統研究室主任江寧等7位科學大咖,現場分享最前沿硬核科學知識的同時,講述他們「作答時代」的故事。

共探科學之妙,共享科學之思,為了讓更多科技迷參與其中,在活動正式開講前,主辦方還舉辦了對話科學「大咖」交流活動,吸引了一大批網友和成都中小學生提問科學「大咖」。成都七中、成都石室聯中、成都外國語學校錢學森班」、成都市郫都一中「錢學森班」、成華嘉祥學校、成都上東學校等學校的師生們紛紛針對自己感興趣的領域提問,也得到了科學家的耐心解答。

談及這次活動的意義,清華大學教授、中國錦屏地下實驗室科學部主任岳騫表示,科學教育是建設科技強國、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提升國家競爭力的基礎性工程。做好科學教育,中小學生是關鍵。「科學大講堂帶來的最前沿科技成果,不但是最生動的科學教材,也是最好的科學啟蒙。期待科學大講堂能讓更多的科學種子長成未來中國科技的棟樑。」

「摘星星的偶像回來了,追星星的孩子也來了!」成都師生共聚科學大講堂 - 天天要聞

清華大學教授、中國錦屏地下實驗室科學部主任岳騫

上海交通大學錢學森圖書館館長、錢學森教育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西安交通大學錢學森學院榮譽院長錢永剛也表示,「科學大講堂,講的是科學故事,傳遞的是科學精神。這就像是培育種子的一束光、一滴水,有了這份來自科學的啟智潤心,一定會有更多的科技人才、科技成果,從成都出發,走向未來科技的更前沿。」

「摘星星的偶像回來了,追星星的孩子也來了!」成都師生共聚科學大講堂 - 天天要聞

上海交通大學錢學森圖書館館長、錢學森教育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西安交通大學錢學森學院榮譽院長錢永剛

除了嘉賓們的認可和肯定,這場「科學大講堂」還在成都師生群體中掀起一股探索科技、對話未來的熱潮。

成都市郫都一中黨委書記蔣春鵬專門帶上了學校「錢學森班」的孩子們。作為四川省第一個「錢學森班」,蔣春鵬對孩子們寄予厚望:「繼承錢學森精神需要超越簡單的歷史追憶,而應將其轉化為推動自身成長與國家發展的實踐動能,簡單來說,新時代中學生應從以下維度踐行這一精神,一是愛國情懷鑄就精神內核;二是創新思維突破認知邊界;三是科學態度錘鍊核心素養;四是奉獻精神踐行責任擔當,大格局才能有大作為。正如錢永剛教授所說,要像錢學森那樣『把個人理想追求融入國家民族事業』。」

與此同時,蔣春鵬表示,作為教育人,也在科學大講堂中感受到了科技教育的重要意義所在,「學校將堅持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踐行科學家精神相結合,努力做有品位的教育,辦有品質的學校,引領幸福卓越成長。」

摘星星的榜樣回到了成都,追星星的孩子們也來了。在葉光富演講結束後,四川大學附屬中學航空實驗班、棠湖中學海軍青少年航空實驗班的160名「小雛鷹」,集體起身向英雄航天員致敬。棠湖中學海航班學生盧楊寧表示,聽完葉光富的演講,自己心情又激動又感動,「激動是因為現場近距離聽了航天偶像的分享,追星成功!感動是因為聽到葉光富老師講到飛船上的五星紅旗時,我更加深刻地明白了,飛天不是我們個人的理想,更是國家和民族的事業。未來我也會更加努力訓練,期待也能成為中國逐夢蒼穹的一員。」

「摘星星的偶像回來了,追星星的孩子也來了!」成都師生共聚科學大講堂 - 天天要聞

四川大學附屬中學航空實驗班、棠湖中學海軍青少年航空實驗班的160名「小雛鷹」,集體起身向英雄航天員致敬

樹德實驗中學(東區)教師劉詩盈表示,嘉賓們帶著前沿的科學成果與生動的探索故事走進科學大講堂,不僅拓寬了學生的知識視野,更在他們心中種下了勇於質疑、敢於探索的科學種子。「為孩子們打開了一扇望向科學世界的窗,也為學校科技教育帶來了新靈感。」劉詩盈說,今後學校也會繼續加強多元化科技教育活動,讓更多的科學種子在校園裡生根發芽。

在科學大講堂正式開講前,成都市龍泉驛區上東學校六年級(3)班的舒梓州和同學們就向翟婉明院士提出了「自己設計的小火車為何會脫軌」的問題,並得到了耐心詳細地解答。「今天現場聽了翟院士的分享,一是佩服他的經歷,二是非常為中國科技驕傲。」舒梓州說,自己接下來會繼續研究自己的小火車,並且期待能再有機會向翟院士請教。

文 沙西雪兒 尹可然 實習生 衛星陽

編輯 陳怡西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摘星星的偶像回來了,追星星的孩子也來了!」成都師生共聚科學大講堂 - 天天要聞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直到你離去,我才開始愛你 - 天天要聞

直到你離去,我才開始愛你

《黑鏡》第七季不知道大家看了沒有?雖然第三集收到全網好評,但是讓我最感觸良多的是第五集《eulogy(悼念)》。還是一如既往的高概念,有一個穿越照片的技術,只要戴上裝置,就可以通過一張老照片穿越進當時的場景,沉浸式回顧過去。
葉光富:在太空拍到了!這是我的家鄉 - 天天要聞

葉光富:在太空拍到了!這是我的家鄉

「大家能認出這是哪裡嗎?」5月24日,在「科學大講堂·我們的答案」全民科普互動宣傳活動現場,身著藍色航天制服的葉光富手指大屏幕,向台下觀眾拋出懸念。
成都錦江區生物智慧科技產業園及配套項目市政道路三期被通報 - 天天要聞

成都錦江區生物智慧科技產業園及配套項目市政道路三期被通報

5月24日,本報從成都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獲悉,該局近日通報全市住建領域安全生產問題隱患排查情況(三十四)。本報注意到,錦江區生物智慧科技產業園及配套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市政道路三期)被通報。通報信息顯示——檢查時間:2025.5.20;檢查點位:錦江區生物智慧科技產業園及配套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市政道路三期);建設...
全世界的河流正在死亡嗎? - 天天要聞

全世界的河流正在死亡嗎?

本書的核心理念是,河流有生與死,甚至也有權利。它請讀者從這些方面思考河流,看看有什麼能從對河流的重新想像中湧現。
近4000場奇趣活動!「全國科技活動周」活動引爆科學熱潮 - 天天要聞

近4000場奇趣活動!「全國科技活動周」活動引爆科學熱潮

龍虎網訊 (通訊員 徐陽 記者 丁玉珏)5月24日,2025年江蘇省暨南京市「全國科技活動周」和「全國科技工作者日」主場活動,在江蘇省南京市棲霞區南京師範大學順利舉辦。中國工程院院士賁德、中國科學院院士郭子建等國家科技尖兵,來自中科院南京分院、南京大學、東南大學、南京師範大學等單位的學者、科技科普工作者代表齊...
「十萬個為什麼」科普IP發布,百位少年體驗科幻盛宴 - 天天要聞

「十萬個為什麼」科普IP發布,百位少年體驗科幻盛宴

5月24日,奉賢新城在水一方科幻館迎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青少年科普盛宴——「未來學院·科幻奇旅」十萬個為什麼探索實踐活動。活動以「科幻+科普」為核心,通過沉浸式漫行、互動打卡、科技體驗等形式,帶領100名青少年在1公里的環線旅程中,感受科學魅力,點燃探索熱情。活動中,在水一方科幻館與上海少年兒童出版社共同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