侃天下|他獲得「搞笑諾貝爾獎」10年後,摘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2022年10月13日13:21:25 科學 1907

記者 趙世峰 整理

一年一度的「搞笑諾貝爾獎」頒獎儀式9月15日在美國舉行。「搞笑諾貝爾獎」是由美國科學幽默雜誌《不可思議研究年報》於1991年推出的。該獎通常在諾貝爾獎公布前的9月份頒布,頒獎儀式在哈佛大學舉行。受新冠疫情影響,自2020年起連續三屆在線上舉行。今年是第32屆「搞笑諾貝爾獎」,中國有兩個團隊在兩個項目上獲獎。

侃天下|他獲得「搞笑諾貝爾獎」10年後,摘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 天天要聞

10個奇特研究獲獎

美國東部時間9月15日18時,第32屆「搞笑諾貝爾獎」揭曉。美國哈佛大學語言學與心理學博士、波士頓大學91歲的榮退教授瓊·伯科·格利森在頒獎儀式上發表演講,這已經是她第15年主持「搞笑諾貝爾獎」頒獎典禮了。

今年的獎品是一份由獲獎者自己列印的PDF,可以折成一個紙盒,「用來裝大腦」。獎金是一張面額高達10萬億元的辛巴威貨幣。因為這一鈔票在市面上已經「絕版」,收藏價值接近1000元人民幣。

侃天下|他獲得「搞笑諾貝爾獎」10年後,摘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 天天要聞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獲獎的10個奇特研究項目中,由江蘇科技大學、英國思克萊德大學組成的團隊,憑藉研究小鴨子列隊划水的好處,榮獲「物理學獎」。早在1994年,美國賓夕法尼亞州西切斯特大學的生物學家弗蘭克·菲什就曾對一個問題產生好奇——動物成群結隊活動,如何減少個體的能量消耗?小鴨子們孵化出12小時後就能下水游泳,秘密就在於鴨媽媽在前面為小鴨子減少了划水時的阻力。

2021年,研究人員決定再次審視菲什的課題。這一次他們用數學模型計算了小鴨子排隊游泳的好處。研究人員發現,小鴨子會本能地駕馭鴨媽媽產生的波浪,以減少阻力。這一「便利」會通過波浪遞減傳遞到後方,於是緊跟在鴨媽媽身後的小鴨子受益最多,越往後則越費力。

另外,來自中科院心理所行為科學重點實驗室的研究團隊參與了「人們聊八卦的時候,何時說真話何時說假話」的課題。

侃天下|他獲得「搞笑諾貝爾獎」10年後,摘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 天天要聞

獲得「應用心臟學獎」的項目是「兩人一見鍾情時心跳會同步」。研究人員在荷蘭某地的音樂節、藝術展、電影節三個大型活動中,招募142名受試者。實驗中發現,都願意再次看到對方的兩名受試者,心跳在相同的時間加快或放緩。

「文學獎」頒給了「合同不說人話是故意的嗎」。法律合同以其難以理解的行話和折磨人的句子結構而聞名,研究人員分析了2018年至2020年的法律合同和法庭文件資料庫,並將這些法律文件與雜誌、小說進行對比。他們發現,法律文本中最妨礙理解的其實不是專業概念,而是糟糕的寫作方式。這些條文總是在句子中間插入長長的從句成分,導致主句的關鍵信息彼此隔開太遠,讓句子變得難懂又難記。

此外,獲得「醫學獎」的項目是「吃冰淇淋有助減少化療副作用」;獲得「生物學獎」的是「便秘的蠍子也能交配」;「藝術史獎」頒發給了「古馬雅人陶罐上的灌腸場景是宗教儀式」的研究;「工程學獎」的獲獎項目是「用幾根手指轉旋鈕最舒適」;「經濟學獎」歸於「成功屬於最幸運的人」研究團隊;「安全工程獎」則屬於「汽車撞上駝鹿怎麼辦」研究課題;獲得「和平獎」的研究項目是「人們聊八卦的時候,何時說真話、何時說假話」。

侃天下|他獲得「搞笑諾貝爾獎」10年後,摘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 天天要聞

日本千葉工業大學

日本人連續16年獲獎

自2007年起,日本人連續16年獲得「搞笑諾貝爾獎」。今年,研究「單手旋轉圓柱形把手時,使用幾根手指最舒服」的千葉工業大學教授松崎元等人獲得「工程學獎」。松崎在接受共同社的採訪時表示,「很高興研究的著眼點得到積極評價」。

他們在研究中試驗了各種粗細的圓柱手柄,分析了使用幾根手指進行旋轉最合適,並明確了扭動手柄時的手指位置等。結果顯示,圓柱越粗,使用的手指數越多。

人會根據圓柱的粗細下意識地改變旋轉時使用的手指數,這一研究結果會在設計物品時發揮作用。據《日本經濟新聞》介紹,這個研究是松崎元已經持續了25年,剛開始被很多人評價為「搞笑」「麻煩」,但他此後卻因此拿到8個工業設計獎項,現在又拿到了「搞笑諾貝爾獎」。

該研究在1998年至1999年發布,彼時松崎元在千葉工業大學讀研究生。其他獲獎者還包括當時在千葉工業大學負責指導松崎元的大內一雄、上原勝、上野義雪和井村五郎。

侃天下|他獲得「搞笑諾貝爾獎」10年後,摘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 天天要聞

路上低頭看手機的人

去年,京都工藝纖維大學的助教村上久等人組成的研究團隊獲得了「動力學獎」。 村上久等人驗證了兩組行人在人行橫道等場所相向而行、擦肩而過時,如果其中一部分是低頭看手機的「低頭族」,或打亂他們本人以及周圍人的步伐,於是在發生碰撞前相互躲閃。研究得出的結論是,如果視覺注意力被轉移,無法預判到對方的行為,就可能發生碰撞。

2020年,京都大學靈長類研究所准教授西村剛等人組成的國際研究小組摘取了「聲學獎」。該小組在研究鱷魚的發聲方法時發現,使用氦氣後鱷魚叫聲的赫茲會升高。

聲音在氦氣中傳播的速度比在空氣中快,所以在吸入氦氣後,發生腔里空氣共振頻率就會變高。該研究將原產於中國的揚子鱷放在水槽里並充滿氦氣和氧氣,然後錄製其叫聲。結果發現原本約400赫茲的聲音升高了一倍,達到約800赫茲。研究小組據此查明,鱷魚與哺乳動物一樣,利用聲帶上的「聲道」使空氣振動來發出聲音。據西村剛介紹,分類上與鱷魚相近的恐龍也很有可能通過同樣的方法發出聲音。

侃天下|他獲得「搞笑諾貝爾獎」10年後,摘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 天天要聞

在「搞笑諾貝爾獎」的頒獎儀式上,與三個兒子現場演示唾液採樣過程的渡部茂(左)。

2019年,獲獎的日本明海大學教授渡部茂的研究主題是「5歲兒童的唾液量」。這一研究看上去有點莫名其妙,即便弄明白也沒什麼大用處,但出於好奇心和探究心,這一研究獲得了當年度的「名譽獎」。

「搞笑諾貝爾獎」要求研究者具有堅韌的耐力。渡部茂反覆進行讓5歲兒童咀嚼食物然後吐出的實驗,最終推定出1天的唾液量而寫成論文,正是體現了這種研究精神。據稱,渡部的兒子也參與了這一實驗。

侃天下|他獲得「搞笑諾貝爾獎」10年後,摘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 天天要聞

線上頒獎儀式。

讓人發笑也引人思考

1991年設立的「搞笑諾貝爾獎」旨在褒揚那些令人發笑和思考的研究成果。獎項頒發給那些「首先讓人發笑,然後引人思考」的研究,並表彰10個不尋常或微不足道的科學研究成就。

不過,「搞笑諾貝爾獎」對創新性的評價並不亞於諾貝爾獎,曾有科學家在獲得「搞笑諾貝爾獎」後,又榮獲了諾貝爾獎。2000年,英國物理學家安德烈·海姆通過磁懸浮技術讓青蛙飄了起來,獲得當年的「搞笑物理學獎」。2010年,他因為發現石墨烯,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而且,他還是今年「搞笑諾貝爾獎」的頒獎嘉賓之一。

現在,「搞笑諾貝爾獎」已經得到包括哈佛大學在內的多個高校和研究機構的資助,也成為了每年諾貝爾獎頒獎前必不可少的「墊場戲」。每年「搞笑諾貝爾獎」評委會都會收到來自全球近萬個新的提名,加上之前所有未能獲選的提名者,構成當年的候選人。評委會從中挑選出10個獲獎項目,可謂萬里挑一。

侃天下|他獲得「搞笑諾貝爾獎」10年後,摘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 天天要聞

安德烈·海姆在諾貝爾獎頒獎現場搞怪的表情。

實際上,「搞笑諾貝爾獎」的得主大多數都在各自領域進行著嚴肅的科學研究,並非以獲得「搞笑諾貝爾獎」為目標。比如,今年的「經濟學獎」,為了揭開「為什麼世界上20%的人掌握了80%的財富」,義大利卡塔尼亞大學的兩個物理學家和一個經濟學家運用「代理人模型」對1000個「人」進行了10000次模擬人生,發現「第一名」的才能往往跟平均水平差不多,之所以「最有錢」,只不過是碰巧遇到的都是好事。而才華大於一般水平的人,一通運作後卻只有約三成能保住最開始的「10塊錢」。

該項研究發現,在整體民眾素質較高的環境中,才能較高的人更有出頭的機會,證明了普及教育的重要性。另外,產業環境好、機會多的話,也有助於才能高的人有好的表現。

「搞笑諾貝爾獎」秉持讓人捧腹大笑、又發人深省的原則,獲選獎項在讓人笑的同時,又不得不佩服評委的智慧和卓識。2020年,印度和巴基斯坦政府也獲得了這個獎,理由是兩國外交官喜歡半夜偷偷按對方的門鈴,然後立即離開。2018年,印巴兩國在克什米爾地區發生爭端,互相指責對方騷擾其外交官,印度稱其駐巴基斯坦外交官的門鈴在凌晨三點被人按響,幾天後巴基斯坦一名駐印度外交官的門鈴也在凌晨三點被人按響。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6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黎曼球面、旋量與自旋 - 天天要聞

黎曼球面、旋量與自旋

一、黎曼球面黎曼球面是複平面 C 的緊緻化,通過引入一個「無窮遠點」(∞),將複平面與球面 S²建立一一對應。緊緻性:黎曼球面是緊緻的複流形,而原始的複平面 C是非緊的。這一性質使得許多在非緊空間上發散的問題(如亞純函數的分析)在黎曼球面上
新疆多地夜空中出現不明飛行物,答案來了 - 天天要聞

新疆多地夜空中出現不明飛行物,答案來了

2025年5月16日晚,新疆多地夜空中出現不明飛行物,引髮網友熱議。當時有很多市民都掏出手機拍下了這一畫面。多位目擊者表示,該飛行物分為上下兩個扇形,中間有一條很明顯的分隔線,在夜空的襯托下特別明亮。
首次匯聚一堂 118件代表性恐龍標本和重要模型將在上海展覽 - 天天要聞

首次匯聚一堂 118件代表性恐龍標本和重要模型將在上海展覽

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上海自然博物館(上海科技館分館)舉行了「龍吟九州·中國恐龍大展」明星恐龍的開箱儀式。這是全國各地明星恐龍標本首次匯聚一堂。本次大展由上海科技館和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共同主辦,5月26日將在上海自然博物館(上海科技館分館)開幕。經過4天壓力測試後,5月31日起展覽將對公眾開...
三件珍貴標本開箱!中國恐龍大展5月26日在滬開幕,明星標本匯聚一堂 - 天天要聞

三件珍貴標本開箱!中國恐龍大展5月26日在滬開幕,明星標本匯聚一堂

5月18日,中國恐龍大展開箱儀式在上海自然博物館舉行。 本文圖片除單獨標註外 均為主辦方 供圖5月18日正值國際博物館日,赫氏近鳥龍、長臂渾元龍和三疊中國龍三件珍貴的恐龍標本在上海自然博物館開箱亮相,這也標誌著「龍吟九州·中國恐龍大展」全部118件恐龍標本悉數到館。本次大展是全國各地明星恐龍標本首次匯聚一堂,5...
「幾秒內突然加速消失」,新疆多地現不明飛行物!官方回應 - 天天要聞

「幾秒內突然加速消失」,新疆多地現不明飛行物!官方回應

△點擊圖片即可下單5月16日晚,新疆烏魯木齊夜空中出現不明飛行物,引髮網友熱議。多位目擊者表示,該飛行物分為上下兩個扇形,中間有一條很明顯的分隔線,在夜空的襯托下特別明亮,當時有很多市民都掏出手機拍下了這一畫面。烏魯木齊網友稱,16日晚22時56分,他和朋友正在從昌吉回烏魯木齊市的路上。突然,天空中出現一個...
新疆上空「不明飛行物」是啥?當地氣象局、科普博主揭秘 - 天天要聞

新疆上空「不明飛行物」是啥?當地氣象局、科普博主揭秘

近日,新疆上空一發光移動的物體引發全網關注。在新疆烏魯木齊、昌吉,甚至更遠的克拉瑪依、阿勒泰,都有網友拍下了這個「不明飛行物」,拍攝者稱,在拍攝期間,「不明飛行物」的形狀和速度還出現了變化。「不明飛行物」究竟是什麼?
新疆多地出現不明飛行物,最新回應 - 天天要聞

新疆多地出現不明飛行物,最新回應

5月18日#新疆多地上空出現不明飛行物衝上熱搜。5月16日晚,多位目擊者向記者表示該飛行物分為上下兩個扇形中間有一條很明顯的分隔線在夜空的襯托下特別明亮當時有很多市民都拍下了這一畫面烏魯木齊網友xerman告訴記者,16日晚10點56分,他和朋友正在從昌吉回烏魯木齊市八鋼路的路上,突然,天空中出現一個非常亮的物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