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近代出生於浙江的名人簡介(八)

2022年10月12日09:00:19 科學 1566

吳自良(1917年12月25日-2008年5月24日),浙江浦江人。材料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從事蘇聯低合金鋼40X代用品的研究,領導並完成了鈾同位素分離用"甲種分離膜"的研製任務,研究鋼中過渡族元素Mn、Cr、Mo、V、Ti和氮的s-i交互內耗峰,澄清了過去文獻中許多爭論和謬誤,發現膜的增氧速度,端賴於垂直c-軸單晶的位錯管道所提供的快速氧輸運過程。

我國近代出生於浙江的名人簡介(八) - 天天要聞

屠守鍔(1917年12月5日~2012年12月15日),浙江省湖州市人。火箭總體設計專家,與任新民黃緯祿梁守盤一起被尊稱為"中國航天四老"。早年從事飛機結構力學的研究與教學工作,後投身我國導彈與航天事業,長期從事導彈與火箭總體技術理論研究與工程實踐工作,對導彈研製過程中重大關鍵技術問題的解決、大型航天工程方案的決策、指揮及組織實施發揮了重要作用,是中國導彈與航天技術的開拓者之一。

我國近代出生於浙江的名人簡介(八) - 天天要聞

商紀連(1917年-1941年),又名商健民浙江嵊州市甘霖鎮(原白鶴鄉)上沙地村人,1933年7月在上海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後轉為中共黨員,曾任共青團上海碼頭區委書記、淞滬游擊隊青浦支隊政治指導員、新四軍六師十八旅五十三團一營教導員等職。1934年11月,受上級指派回嵊開展革命活動。1935年,組建成立嵊縣共青團委員會,是嵊縣共青團的創建人。1941年,在江蘇江陰縣祝塘反「清鄉」戰鬥中犧牲。

我國近代出生於浙江的名人簡介(八) - 天天要聞

俞菊生(1917年4月-1944年3月13日),浙江新昌人,革命烈士。1934年初中畢業。在國難當頭之際,放棄繼續求學深造,而投身於抗日戰爭之中,以其傑出的文學藝術才華,積極組織和開展各種抗日宣傳活動。曾擔任上虞抗日動員委員會機關刊物《戰鼓主編》和新四軍浙東遊擊隊五支隊一大隊三中隊政治指導員等職務。1944年,在上虞徐家嶴村為掩護上虞縣辦事處安全轉移,率領5名戰士與敵偽300多人展開激戰,最後在戰鬥中壯烈犧牲。

我國近代出生於浙江的名人簡介(八) - 天天要聞

徐舜壽(1917年8月21日-1968年1月6日),浙江省吳興縣南潯鎮人,中國著名飛機設計師,曾任西安大型飛機設計研究所技術副所長、所長兼總設計師。創建了新中國第一個飛機設計室,主持、組織或親自設計的飛機有殲教-1初教-6強-5殲-6轟-6運-7,是中國航空學會第一屆理事、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著有《飛機的疲勞壽命》等。1964年2月,國防部授予徐舜壽中國人民解放軍技術上校軍銜。

我國近代出生於浙江的名人簡介(八) - 天天要聞

呂型偉(1918年~2012年7月17日),浙江新昌人,中共黨員,浙江大學師範學院畢業。著名教育思想家、教育改革家。親歷了中國20世紀前半期的教育,參與了新中國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全過程,被稱為中國基礎教育的"活化石"。80年代,提出把課堂教學和課堂教學以外的信息渠道稱為兩個渠道,二者地位並重,引發課程結構的重大改革。從此,"第二課堂"在全國流行。首先爭取獲得上海高考自主考試權,打破了"全國一張卷"的局面。

我國近代出生於浙江的名人簡介(八) - 天天要聞

張效祥(1918年6月26日-2015年10月22日),出生於浙江海寧,中國計算機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1943年武漢大學電機系畢業,1956~1958年在蘇聯科學院精密機械及計算技術研究所進修。歷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有關研究所工程師、副所長、所長、研究員,中國計算機學會理事長等職。是中國第一台仿蘇電子計算機製造的主持人,中國自行設計的電子管、晶體管和大規模集成電路各代大型計算機研製的組織者和直接參与者,在中國計算機事業的開拓和發展中起了重要作用。

我國近代出生於浙江的名人簡介(八) - 天天要聞

鍾泉周(1919年~1949年),浙江鎮海縣柴橋人。早年在寧波日新街新學會社當學徒,後畢業西南聯大電機系。1944年加入中國民主青年同盟,自此投身學生運動。1946年,進入上海公交公司保養場工作,被選為公司員工福利會理事長。上海解放前夕,組織公交工人進行"反飢餓"大罷工,並擴大到法商電車和三輪車工人。1949年2月16日,被國民黨上海當局逮捕。次日被害於江灣,被稱為上海"公交三烈士"之一。上海解放後,陳毅市長為"公交三烈士"親筆題詞:"為中國人民事業而犧牲,永遠為人民所懷念。"

我國近代出生於浙江的名人簡介(八) - 天天要聞

李仲麟(1920年-2000年),浙江省鄞縣人。1938年參加八路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東北軍區軍械部部長,莫斯科炮兵工程學院學員,中國人民解放軍炮兵工程學院副院長、院長,華東工程學院副院長、院長、顧問。1964年晉陞為少將軍銜。

我國近代出生於浙江的名人簡介(八) - 天天要聞

觀傑(1921年~1944年),原名石永仙,又名石子英,浙江上虞章鎮任葉人。1938年隻身奔赴抗日前線,參加新四軍,歷任軍部教育副官、連長等職,先後5次立功受獎。1939年4月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1942年冬回到家鄉,被分配到三北游擊司令部當教育副官,負責新兵的軍事訓練工作,次年被浙東區黨委任命為第七中隊隊長。1944年夏,日偽軍在浙東三北地區加設據點,準備搶糧。7月下旬敵人企圖佔領慈溪東埠頭搶奪秋收糧食,觀傑奉命組織部隊進入防禦工事阻擊敵人,打退了敵人一次又一次衝擊,不幸中彈犧牲。

我國近代出生於浙江的名人簡介(八) - 天天要聞

今天的內容就到這裡了,歡迎大家補充。喜歡就點贊關注小編吧,謝謝大家!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新毒株來襲了?專家提醒:囤葯不如保護自己 - 天天要聞

新毒株來襲了?專家提醒:囤葯不如保護自己

新冠病毒又來了?我們要做什麼準備?近期,隨著氣溫變化和人群流動增加,全球多地出現新冠病毒感染人數上升的趨勢。根據最新數據顯示,新冠新毒株正在突襲美國。自2023年10月以來,多國報告了新型變異株的傳播,其中XBB.1.5和BA.2.86等亞
五億年前三眼海怪現世:26節身軀改寫進化認知 - 天天要聞

五億年前三眼海怪現世:26節身軀改寫進化認知

近日,加拿大考古團隊在寒武紀岩層中發現了一具保存完好的古生物化石,這種被命名為」莫斯拉·芬托尼」的海洋生物不僅長有三隻眼睛,其多達26節的軀體結構更顛覆了科學界對生物體節演化時間的認知。這項發現為研究現代節肢動物起源提供了關鍵線索,也重新定義了人類對五億年前海洋生態系統的理解。2025年5月,由讓-伯納德·...
百萬公里「鳥翼」太陽爆發,24小時內或衝擊地球,地磁暴與極光預警 - 天天要聞

百萬公里「鳥翼」太陽爆發,24小時內或衝擊地球,地磁暴與極光預警

5月15日,天文學家觀測到一場罕見的巨型太陽活動——一片跨度超96萬公里的熾熱等離子體帶從太陽北半球噴發,形成壯觀的「鳥翼」狀結構。這場爆發可能在未來24小時內對地球產生輕微衝擊,或引發地磁擾動及極光現象。根據美國宇航局(NASA)衛星記錄,此次噴發的等離子體帶長度達96萬公里,是地月平均距離(約38.4萬公里)的...
PEEK行業交流0515 - 天天要聞

PEEK行業交流0515

Q&AQ:當前 PEEK 材料的價格是否也是阻礙其在機器人領域大規模應用的原因之一?未來從成本角度來看,是否會有一些變化?各企業是否有大幅降低成本的可能性?A:PEEK 材料大幅降價的可能性不大。
攜青蛙胚胎入境美國,她的案子引發關注 - 天天要聞

攜青蛙胚胎入境美國,她的案子引發關注

據多家美國媒體報道,美國哈佛大學一名俄羅斯籍的女研究員,在今年2月入境美國時遭美國執法部門扣押。當時她被扣押的原因眾說紛紜,如今隨著更多案情披露,該案一些情節讓人覺得更奇怪了。 根據美聯社....
她為女性打開了航空世界的大門,卻在一場環球飛行中神秘失蹤 - 天天要聞

她為女性打開了航空世界的大門,卻在一場環球飛行中神秘失蹤

地球是一個奇蹟歷史|美國將國家地理中文網設為星標方能收到正常推送阿米莉亞·埃爾哈特(Amelia Earhart)和她的飛機。埃爾哈特是一位美國女飛行員,成為首位飛越大西洋的女性,創造了歷史。| 國家地理圖片集1937年6月,當阿米莉亞·埃爾哈特(Amelia Earhart)坐進洛克希德·伊萊克特拉(Lockheed Electra)飛機的駕駛艙時,她..
甘肅一地現大量飛鳥在天空盤旋,有網友擔心為地震前兆,地震局:鳥類聚集並非特別異常 - 天天要聞

甘肅一地現大量飛鳥在天空盤旋,有網友擔心為地震前兆,地震局:鳥類聚集並非特別異常

近日,甘肅白銀靖安縣有網友反映,小區上空有大量鳥類盤旋,這些鳥還會反光,該網友擔心是地震預兆。5月15日,靖安縣地震局的工作人員告訴瀟湘晨報記者,他們關注到了這個情況,最近晚上都有鳥在飛,不過目前沒有接到異常的反饋。工作人員稱,鳥類聚集並非特別的異常,將持續監測,同時向上級反饋,讓他們去核實,問下動物...
新實驗打破常識:雞蛋這樣落下才不容易碎! - 天天要聞

新實驗打破常識:雞蛋這樣落下才不容易碎!

想像一下你要完成一個挑戰:把雞蛋從一定高度鬆手讓它落到檯面上,卻不能讓它碎掉。你可能會自然地選擇讓雞蛋尖的一端朝下,因為我們總覺得那是它最結實的方向。但這個「常識」,真的對嗎?在一項新的研究中,麻省理工學院的一組工程系學生通過進行了一系列實驗證明,事實並非如此。他們的研究顯示,當雞蛋被側向釋放時,它...
時隔百餘年 海南發現壁虎屬新物種 - 天天要聞

時隔百餘年 海南發現壁虎屬新物種

新華社海口5月15日電 經反覆核實論證,海南省林業局15日確認,時隔百餘年,海南再次發現一個壁虎屬新物種——自然保護地壁虎。這也是首個由我國人員在海南本土發現並命名的壁虎屬物種。相關研究成果在國際動物分類學期刊《動物分類雜誌》上發表。2024年12月8日,在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拍攝的自然保護地壁虎。(周潤邦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