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們一起玩過的蟲子08:蜜蜂

2025年05月09日00:53:04 科學 1830


那些年我們一起玩過的蟲子08:蜜蜂 - 天天要聞

在之前的系列文章當中我曾經提到過,我們這代人小的時候,經常見到的蟲子基本上都會成為我們的「玩具」,而蜜蜂,則是當時小男孩證明自己「勇敢」的蟲子之一。我小時候是長在市區的,很難接觸到蠍子蜈蚣這種真正「兇猛」的蟲子,蜜蜂,已經算是頂級的了。


我記得當時在北京城區能夠見到的蜜蜂有三種:一種是黃胸木蜂,因為其體型「魁梧」,小朋友都管它叫「牛蜂」,我們都是不敢招惹牛蜂的;一種是黃蜂,我們管它叫馬蜂,據說馬蜂能夠把人蜇死,所以我們也不會輕易去招惹馬蜂;剩下的,就是在花叢中最常見的蜜蜂了。雖然蜜蜂蜇人一下也很疼,但是因為有太多的小夥伴被蜇過了,大家知道這種疼痛「扛得過去」,這也成就了「捉蜜蜂最勇敢」的說法。

那些年我們一起玩過的蟲子08:蜜蜂 - 天天要聞

在傳說之中,每隻蜜蜂的肚子里都是有一個「蜜囊」的,捉住蜜蜂之後,可以把它分成兩半,就可以找到蜜囊,據說吃起來特別甜,但是,我從來沒有嘗試過去找蜜蜂的蜜囊吃,要說起來,當年的小朋友真的是「很皮實」的,一點都不怕寄生蟲所帶來的「危害」。


我所參與的「把蜜蜂當玩具」的行動主要有兩項,其中最長玩的一種,就是用繩子從中成藥的外包裝塑料球的孔中穿進去,打一個結之後,這個塑料球就成為了一個「流星錘」,之後,用這個塑料球去捉蜜蜂,這樣既可以保證手不和蜜蜂接觸,避免了被蜇的危險,同時一旦捉住蜜蜂,還可以把那個「流星球」甩來甩去,之後再打開看看蜜蜂「暈了的樣子」。

那些年我們一起玩過的蟲子08:蜜蜂 - 天天要聞

另一種「捉蜜蜂」的行動,則是我們用密封當作「飼料」去喂一些其它食肉的昆蟲,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位從郊區歸來的小朋友帶來了一隻「螳螂」,當時我們就一直在用蜜蜂喂這隻螳螂,而螳螂也確實會吃蜜蜂。


除去上述兩個「方式」,我們小的時候最常見的與蜜蜂的「互動」就在於一堆小男孩兒湊在一起比試「誰敢抓蜜蜂」。我印象當中當時在社區裡面有一位小我一歲的小男孩兒,特別的……勇敢,他是真的就敢直接用手去把蜜蜂攥在拳心當中的,就我的記憶當中,已經不知道這位小兄弟被蜜蜂蜇過多少次了。為了顯示自己也是足夠勇敢的,我也試著用手去憑空把蜜蜂握到掌心,最終,我很正常地被蜇了。

那些年我們一起玩過的蟲子08:蜜蜂 - 天天要聞

說起來,雖然我相對「斯文」一點,但是像洋辣子、蜜蜂……這樣不致命的蟲子,還是都帶給過我足夠份量的「傷害」的。被蜜蜂蟄過之後的手,是真疼!我也不知道是從哪裡聽說的,被蜜蜂蟄過之後在青苔上摩擦可以緩解疼痛……,青苔的汁液是不是可以中和蜜蜂蜇人的毒我不清楚,但是把被蜜蜂蜇過的地方放在地上摩擦,真的是疼得要命。


大約是四年級吧,那次被蜜蜂蜇過之後,我最終放棄了再去招惹這種看上去「憨憨的」小蟲子。如今,我覺得給蜜蜂拍照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希望今年夏天,我可以拍到自己滿意的蜜蜂照片,或者,馬蜂、黃胸木蜂……的照片都可以!


那些年我們一起玩過的蟲子08:蜜蜂 - 天天要聞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絕對收藏!一文了解集成電路半導體用高純石英 - 天天要聞

絕對收藏!一文了解集成電路半導體用高純石英

半導體、集成電路和晶元是現代電子技術中不可或缺的核心概念,它們在電子設備的製造和功能實現上起著重要作用。01概念區分半導體半導體(Semiconductor)是一種導電性能介於導體(如金屬)和絕緣體(如陶瓷)之間的材料。
龍為什麼不怕雷電用物理學解釋這一原理 - 天天要聞

龍為什麼不怕雷電用物理學解釋這一原理

龍為什麼不怕雷電,這個問題很有趣!我們從科學角度來分析「龍在雷電中不怕雷電」這種說法。一、龍怕不怕雷電:科學上如何理解?首先,龍是一種神話生物,並不是真實存在的動物。但我們可以假設它像一隻巨大的爬行動物,有翅膀、鱗片,能飛行,還能在雷電天氣
與黨和人民肝膽相照!今天,科學家(吳孟超)精神教育基地落成 - 天天要聞

與黨和人民肝膽相照!今天,科學家(吳孟超)精神教育基地落成

2021年5月22日,吳孟超走了,享年99歲。他一生做過1.6萬餘例肝臟外科手術,這匹不知疲倦的老馬,硬是把2萬多名患者一個一個馱過了河。今天(6月12日),是吳孟超入伍69周年紀念日,在他一手創建的海軍軍醫大學第三附屬醫院(上海東方肝膽外科醫院)嘉定院區,科學家(吳孟超)精神教育基地正式落成。基地位於醫院門診一樓共...
以我國子午工程為基礎 科學界先行發起國際子午圈大科學計劃 - 天天要聞

以我國子午工程為基礎 科學界先行發起國際子午圈大科學計劃

6月12日,在四川成都舉行的第二屆「一帶一路」科技交流大會國際大科學計劃論壇上,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與最新加入國際子午圈大科學計劃(International Meridian Circle Program, IMCP)的國際科協日地物理協會、韓國極地研究中心、奈及利亞國家空間研究發展局等5個國際組織、高校和研究機構簽署了合作協議。 這標誌...
新的研究挑戰了生命起源的關鍵理論 - 天天要聞

新的研究挑戰了生命起源的關鍵理論

如果生命最具標誌性的基石之一一直被誤解了呢?一項新研究挑戰了關於古老蛋白質及其在生命起源中作用的長期假設。生命是如何起源的?古老蛋白質可能蘊藏著重要線索。地球上的每一種生物都是由蛋白質構成的。如今,即使是最簡單的生命形式,如單細胞生物,也包含複雜且高度結構化的蛋白質。但情況並非總是如此。長期以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