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引用中國第一,世界第二的何凱明

2021年09月06日18:28:09 科學 1943

工作在科研戰線上的人,也許都期望自己的論文可以登上頂尖科學雜誌。如今能夠把自己的文章刊登上海外雜誌的中國學者不少,但是即使登上了雜誌,還有一個關鍵數據:引用量。對一篇科學論文來說,最實在的數據是有沒有人引用你的論文。一般來說,引用人數不多,這意味著論文的水平有限。

在眾多論文中,他的論文不僅獲得大量的引用,而且引用之多,達到了全球第2。這就是何凱明等4人的團隊。他們的《圖像識別的深度殘差學習》Deep Residual Learning for Image Recognition 文章發佈於2016年,引用數達到了25256。但即使得第二名,距離第一名還是差了2萬多。不過考慮到,何凱明作為一個80後,這樣的成績已經很值得驕傲了。

何凱明的文章涉及的是計算機視覺。在這個領域,何凱明雖然年齡不大,卻被一家印度雜誌選為當今計算機視覺領域的6個領軍人物。作為最年輕的他,被排在最後。

排名第1的是牛津大學教授安德魯-西塞曼Andrew Zisserman,今年已經64歲。排名第2的是已經73歲的美籍印度人阿尼爾·嘉以Anil K. Jain,美國密歇根大學教授。第3名是1960年出生的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電子工程與計算機科學系教授Jitendra Malik;第4名是日本人金出武雄,年齡已經76歲。第6名是61歲的法國人楊立昆Yann LeCun。和這些都已經年過花甲的教授們相比,何凱明的確很年輕。和他們所取得的成就和經驗相比,何凱明還有很大上升的空間。

論文引用中國第一,世界第二的何凱明 - 天天要聞

到目前為止,人們看到,何凱明已經有了一個極為良好的開端。這個開端應該是從廣州開始的。在他就讀的廣州執信中學,他奪得了全國物理競賽和省化學競賽的一等獎。他之所以能夠在2003年被保送清華,也許就是因為他已經表現出了傑出才能。他的高考滿分讓人羨慕不已。

清華大學的大三,何凱明來到了微軟亞洲研究院實習,而當時的研究院負責視覺的是湯曉鷗,一位在計算機視覺研究的領軍人物之一。畢業後,何凱明在香港中文大學,攻讀研究生,同時繼續參與微軟亞洲研究院的工作。從此,何凱明開始了飛躍。

2009年,他的第一篇論文Single ImageHaze Removalusing Dark Channel Prior發表,被計算機視覺和圖形識別會議Conference onComputer Vision and Pattern Recognition評為年度最佳論文。這是25年來,華人首次獲得這個榮譽。何凱明開始被外界所注意了。隨後他的論文開始創造了中國人寫的論文的奇蹟,在國內沒有任何人能望其項背。這個時候的他也不過二十幾歲。

是什麼讓何凱明這樣一個學生取得這樣的成績呢?是因為他超人的才能嗎?難道他有愛因斯坦一樣的智商?這裡有太多太多的題目可以討論。

和何凱明相比,為什麼現在有人為了發文章不惜造假?為什麼有人把力氣都花在了溜須拍馬的功夫上,而沒有老老實實地去做學問?為什麼不可以像何凱明一樣,在自己的網頁上簡單地說:我是臉書人工智慧研究(FAIR)的研究的科學家,在獲得了博士學位後,加入了微軟亞洲研究(MRRA)。我的研究興趣是計算機視覺和深層學習。僅此而已,不多不少。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中國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陽」重要部件 - 天天要聞

中國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陽」重要部件

近日,全球最大「人造太陽」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劃磁體饋線採購包項目迎來關鍵節點,其最後一套校正場線圈內饋線部件在合肥竣工,並交付起運位於法國的ITER現場。這標誌著ITER磁體饋線系統中所有超大部件的研製順利完成。ITER磁體饋線系統由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研製,被稱為ITER磁體系...
張振豐調研溫州學研究聯合會 構建中國學視野下的溫州學研究體系 - 天天要聞

張振豐調研溫州學研究聯合會 構建中國學視野下的溫州學研究體系

4月13日,副省長、市委書記張振豐在溫州學研究聯合會調研時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浙江重要講話精神,堅持「立足溫州、研究溫州、服務溫州」,深化時間維度、放大空間維度,貫通歷史研究溫州、跳出溫州研究溫州,努力打造溫州建設高水平文化強市的重要窗口、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地方學術研究的...
土撥鼠等動植物不得攜帶入境!關於國門生物安全,你要知道這些 - 天天要聞

土撥鼠等動植物不得攜帶入境!關於國門生物安全,你要知道這些

極目新聞記者 張秀娟通訊員 趙夢潔 黃曉彧 林敏「小朋友們,外來入侵物種包括哪些呢?」「在咱們出國旅遊前,需注意哪些問題呢?」4月12日,在第十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來臨之際,武漢海關在武漢天河國際機場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海關開放日」活動。15名小學生化身「國門小衛士」,零距離體驗、參與海關全民國家安全教育...
月球上跳一跳,輕鬆打破跳高世界紀錄!這個展會,解密引力奧秘 - 天天要聞

月球上跳一跳,輕鬆打破跳高世界紀錄!這個展會,解密引力奧秘

頂端新聞記者 楊逍 文 時碩 圖如果你嚮往星辰宇宙,那你是否幻想過在其他星球上跳躍?在本次國防展的「星球重力」互動體驗機前,你每次的縱身一躍,都會化身成屏幕中身穿宇航員服的小人,來到月球、金星、火星、火衛二、土衛一等星體上,屏幕的上方記錄著你的跳躍高度。在月球,你輕輕一躍就能達到3米高度,輕鬆打破2.45米...
4月13日石家莊強風顯著增強的原因 - 天天要聞

4月13日石家莊強風顯著增強的原因

4月13日石家莊強風顯著增強的原因,是多重氣象條件和地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根據氣象監測和專家分析,此次強風具有以下關鍵成因:一、極端天氣系統的疊加效應1.
神十九乘組「太空出差」倒計時:各項空間科學實(試)驗穩步推進 - 天天要聞

神十九乘組「太空出差」倒計時:各項空間科學實(試)驗穩步推進

IT之家 4 月 13 日消息,據央視網報道,神舟十九號航天員乘組的「太空出差」之旅即將進入倒計時。上周,神十九乘組穩步推進各項空間科學實(試)驗,在開展站內環境監測、設備檢查維護等工作同時,積極開展健康維護。神十九乘組利用腦電設備開展了多項實驗的測試工作,地面科研人員將利用獲取的數據探究重力對視覺運動信息...
感受活力丨機器人正在進化中……這樣的「生活搭子」,你喜歡嗎? - 天天要聞

感受活力丨機器人正在進化中……這樣的「生活搭子」,你喜歡嗎?

模仿人類奔跑、跳躍、空翻,像人一樣說話、思考甚至察言觀色。這不是科幻電影對未來的虛構,而是2025中國機器人產業闊步向前的現實。小時候的你,是不是也曾暢想過:家裡有一個機器人,能買菜、做飯、鋪床、掃地,幫你干農活,還可以照顧家裡老人……時至今日,這些「天馬行空」的想像,正在變成現實。「12點了,您該吃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