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動物誕生於5億年前,藍色血液價比黃金,有人卻拿它煲湯

2021年05月08日23:30:17 科學 1107


地球是個大舞台,不停地上演著生命的起起落落,每當故事歸於平靜,它就想方設法掀起滔天巨浪。


當超新星產生的伽馬射線擊中地球,75%的海洋生物滅絕;當超級地幔柱噴發,96%的海洋生物滅絕;當小行星撞擊地球,統治地球1.6億年的恐龍被清場。


大浪淘沙,一些生命來了又走,包括奇蝦鄧氏魚、滄龍等海洋霸主相繼滅絕,海洋生態系統經歷了多次巨大變化,能躲過一次滅絕的已經非常幸運了,而有些動物卻躲過了所有的大滅絕,並延續至今,它就是鱟(hòu)。


這種動物誕生於5億年前,藍色血液價比黃金,有人卻拿它煲湯 - 天天要聞




延續5億年的奇蹟


當然有,拋開藍藻等構造簡單的單細胞生物不談,鱟無疑是活得最長久的動物之一。


它是誕生於5億年前(奧陶紀)的節肢動物,今天的鱟在形態上與侏羅紀時期的鱟化石几乎是一樣的,它們的身體呈寬闊馬蹄形,因為形態近似馬蹄,所以也叫馬蹄蟹,但是它們其實並非蟹類,反而更接近蠍、三葉蟲


它靠腹部的鰓片撥動在水中移動,尾巴有一根長而尖的尾劍。儘管看上去很威風,但這種動物的戰鬥力還不如一隻螃蟹,它們只能以蠕蟲、薄殼的軟體動物為食,有時也吃腐食。就是這樣一種弱小的動物,曾經也是海洋中的霸主。


這種動物誕生於5億年前,藍色血液價比黃金,有人卻拿它煲湯 - 天天要聞

雄性鱟(左)雌性鱟(右)



最古老的板足鱟(也叫海蠍)誕生於奧陶紀,它與今天的鱟在形態上有較大區別,它們更接近於尾部沒有長倒鉤的蠍子,體長在1.5m。那時候地球還沒有成片的大陸,海洋植物剛剛出現,三葉蟲、腕足類、棘皮動物最為常見,身長8、9m的直殼鸚鵡螺是這一時期兇猛的海洋肉食動物。


這種動物誕生於5億年前,藍色血液價比黃金,有人卻拿它煲湯 - 天天要聞

長達10m的直殼鸚鵡



足鱟原本被直殼鸚鵡螺所壓制,但一切因為奧陶紀晚期的地球第一次大滅絕而改變。


因為大滅絕而翻身的板足鱟


4.49億年前,一顆中子星與黑洞由於不明原因相撞,產生伽馬射線暴,其中一束不偏不倚擊中了地球,射線破壞了地球大氣層,擊毀了1/3的臭氧層,強烈的紫外線造成了大量浮游生物的死亡,直接改變的地球的生態環境,造成56%物種滅絕。


這種動物誕生於5億年前,藍色血液價比黃金,有人卻拿它煲湯 - 天天要聞

三葉蟲化石



直殼鸚鵡螺奇蹟般地活了下來,但發生了不良基因突變,體型縮小至2米。板足鱟卻未受太大影響,在災難之後,它迅速取代直殼鸚鵡螺,成為頂級掠食者,成為志留紀時代海洋節肢動物中個體最大的種類。


然而這種統治只持續了幾千年,隨著泥盆紀時代的各種魚類的崛起,節肢動物、軟體動物主宰的時代正式落下帷幕,一些鱟滅絕了,一些活了下來。


這種動物誕生於5億年前,藍色血液價比黃金,有人卻拿它煲湯 - 天天要聞

板足鱟和鸚鵡螺體型對比



在如今熱鬧的海洋里,現代鱟早已經沒有了當初的統治地位,但它們憑藉堅硬的帶刺外殼逃避很多魚類的捕食,在40-50m的淺水區擁有一席之地,它們主要的天敵是紅海龜,但這種海龜如今已經是瀕危動物,它們真正的天敵另有其人。


明明很難吃,卻被忽悠上餐桌


鱟在很早開始就進入了中國人的食譜,《本草綱目》記載:


鱟狀如惠文冠及熨斗之形,廣尺余。其甲瑩滑青黑色。鏊背骨眼,口在腹下,頭如蜣螂。十二足,似蟹,在腹兩旁莖。背上有骨如角,高七、八寸,如石珊瑚狀。每過海,相負於背亦曰鱟。其血碧色。腹有子如黍米,可為醯醬。


這種動物誕生於5億年前,藍色血液價比黃金,有人卻拿它煲湯 - 天天要聞

鱟的卵



《嶺表錄異》中記載嶺南人吃鱟的方法:腹中有子如綠豆,南人取之,碎其腳,和以為醬食之。


可見嶺南人從很早開始就有了吃鱟的習慣,發展到今天,各地對鱟的料理方法各有不同,有煲湯的有燒烤的。書中還記載:「小者名鬼鱟,食之害人」,可見,古人也發現吃鱟的一些副作用。


現代研究表面:鱟肉內含有大分子非特異蛋白致敏性物質、及內環醯胺嘌呤類化學物質,吃鱟可引發皮膚過敏性斑疹、紅腫和搔癢,嚴重時導致過敏性休克或致死性毒性反應,中毒的死亡率較高,還有引發嚴重痛風的風險。


這種動物誕生於5億年前,藍色血液價比黃金,有人卻拿它煲湯 - 天天要聞

粉絲鱟肉



另外,鱟的味道非常一般,腥味重、肉質柴,但即便如此,仍然有很多不法商販為了賺錢,忽悠吃鱟能延年益壽,這也給鱟的生存帶來了較大的威脅。


藍色血液,招來殺身之禍


以鱟為食,只是鱟數量減少的原因之一,早在美國的殖民地時期,人們就曾用「鱟肥」給土地增肥。數以百萬計的鱟被捕捉起來,碾碎成肥料,有的則成了豬飼料。


這種動物誕生於5億年前,藍色血液價比黃金,有人卻拿它煲湯 - 天天要聞

農場用鱟做肥料



而到了近代,人們有了更好的肥料,也了解到了食鱟的危害後,原本該光榮退休的鱟,卻迎來了真正的噩夢。


1956年,一位叫福瑞德的科學家在研究鱟的血液循環時,就發現一隻鱟死狀古怪,這隻大面積感染了革蘭氏陰性細菌的鱟,幾乎所有血液都凝結成了膠體狀,這引起了他的興趣。


研究發現,鱟血液中卻擁有一種神奇的阿米巴樣細胞,在它們遭遇病毒的時候,這種細胞會破裂,釋放出一種酶,使血液凝固,從而殺滅病毒。利用鱟血的這個特性,科學家發明了利用鱟的藍色血液作病毒檢測試劑。


這種動物誕生於5億年前,藍色血液價比黃金,有人卻拿它煲湯 - 天天要聞

鱟活體取血



有了這種試劑,人們輕易就可以給各種注射藥品作細菌檢測,而不用拿兔子(兔子對毒素很敏感,但測試時間長)做試驗,因為它獨特的生物特性,這種試劑很快在醫學上大規模使用,鱟的血液價格也開始飛漲,1升左右的鱟血液價值就可高達15000美元,其價格絲毫不遜於黃金。


每年,有超過50萬隻鱟被活體取血,雖然取血後被放歸,但是仍有10%到30%的鱟會在取血後死去,但這部分鱟還算幸運的,更多的鱟在被取血後,繼續被榨乾剩餘價值。


鱟的價值變遷


在80年代,基於鱟的病毒檢測試劑在國內開始發展,我們也開啟了相關鱟試劑的研發生產,被抽干血的鱟,或是被送上餐桌,或被用製作甲殼素,聰明的人們自以為榨乾它所有的價值,卻忽略了它更深層價值。


作為一種生存了近5億年的生物,它可以說是「活化石中的活化石」,它們和三葉蟲是近親,是研究動物進化史的珍貴材料。


這種動物誕生於5億年前,藍色血液價比黃金,有人卻拿它煲湯 - 天天要聞

鱟化石




鱟先是成為食材、後又淪為試劑,我們還未徹底搞清楚它的價值,就迫不及待的殺雞取卵,我們想方設法榨乾它最後的價值,但百年後才發現,我們連它最根本的價值都沒搞清楚,這實在是最大的笑話。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地理冷知識——尼日 - 天天要聞

地理冷知識——尼日

尼日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Niger,La République du Niger)位於非洲中西部,簡稱尼日,是撒哈拉沙漠南緣的內陸國,該國北與阿爾及利亞和利比亞接壤,南同奈及利亞和貝南交界,西與馬里和布吉納法索毗連,
磨損磨耗測試儀分類 - 天天要聞

磨損磨耗測試儀分類

磨損磨耗測試儀的分類可基於摩擦形式、測試標準及功能特性進行系統劃分,具體如下:‌一、按摩擦形式分類‌滾動摩擦測試儀‌阿克隆磨耗試驗機‌原理:試樣與砂輪以傾斜角度(0°~45°)及恆定負荷(如26.7N1)滾動摩擦,模擬輪胎等滾動工況。
生命警示:高原反應處理不當釀成不可逆後果 - 天天要聞

生命警示:高原反應處理不當釀成不可逆後果

5月10日,一名男性遊客在四川四姑娘山旅遊時,疑因高原反應送往醫院搶救無效後,遺憾離世。此事迅速引發網路關注。按照男子朋友的說法,來到四姑娘山鎮的第一天,他就感覺身體不適。同行人員特意為他打了一輛順風車,準備把他送往成都接受治療。接單的司機表示,頭天晚上接到單子,次日早上八點多,該男子和一位女士一同上...
【高清組圖】雲南元江河谷的「精靈舞者」——栗喉蜂虎 - 天天要聞

【高清組圖】雲南元江河谷的「精靈舞者」——栗喉蜂虎

在驕陽似火的元江河谷,生活著一群美麗的「精靈舞者」。它們在元江兩岸的沙壁上打洞築巢、繁育後代,它們有一個雅緻的名字——栗喉蜂虎。栗喉蜂虎是一種遷徙候鳥,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因其羽毛色彩絢麗、飛行姿態優美,被譽為「中國最美小鳥」。
全球首例:我國量子密碼技術實現雙重加密里程碑 - 天天要聞

全球首例:我國量子密碼技術實現雙重加密里程碑

IT之家 5 月 14 日消息,綜合科技日報、經濟參考網消息,中電信量子集團近日發布了全球首個融合量子密鑰分發(QKD)和後量子加密演算法(PQC)的分散式密碼體系。該體系創新融合 QKD 和 PQC 技術,可提供端到端抗量子計算的密鑰分發與
2025年梅雨時間表來了,「入梅」要提前?提醒大家4件事早做準備 - 天天要聞

2025年梅雨時間表來了,「入梅」要提前?提醒大家4件事早做準備

「三秋梅雨愁楓葉,一夜篷舟宿葦花」,每年6月中旬至7月上旬,我國長江中下游以及江淮流域,將迎來連綿數日的降雨,而且雨量集中且強度大,此時正值江南梅子成熟季節,因此民間把這段降雨時期稱之為「梅雨」,也叫「黃梅雨」,又因高溫高濕的特點,很容易導
新華社權威快報丨將人工智慧送上太空!我國太空計算衛星星座成功發射 - 天天要聞

新華社權威快報丨將人工智慧送上太空!我國太空計算衛星星座成功發射

記者5月14日從浙江省新型研發機構之江實驗室了解到,隨著太空計算衛星星座14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我國整軌互聯太空計算星座「三體計算星座」正式進入組網階段。中國工程院院士、之江實驗室主任王堅介紹,「三體計算星座」是由之江實驗室協同全球合作夥伴共同打造的千星規模的太空計算基礎設施。該設施將通過在軌...
@婺城人,發現古生代海洋生物化石! - 天天要聞

@婺城人,發現古生代海洋生物化石!

金華山風光秀麗,岩溶地質景觀豐富。近日,專家經過調查,發現金華山上還有豐富的古生代海洋生物化石。羅店鎮鹿田村公路旁,豎立著一塊「腕足類化石點」的牌子,在這附近山體上,地質專家發現了古生代海洋生物化石。腕足動物是一類古老的海洋無脊椎動物,它們在古生代海洋中非常繁盛。「這套地層主要是二疊紀早期,距今2.8...
第四屆長三角國際應急博覽會5月13日隆重開幕:科技賦能應急,創新驅動未來 - 天天要聞

第四屆長三角國際應急博覽會5月13日隆重開幕:科技賦能應急,創新驅動未來

5月13日,作為「長三角地區5·12防災減災宣傳周」重量級品牌活動之一,第四屆長三角國際應急減災和救援博覽會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拉開帷幕。上海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吳偉出席並致辭。全國政協常委、教科衛體委員會副主任尚勇,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原副主席、十三屆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委員、上海新時代城市安全與應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