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滿至,炎夏始,養生健脾正當時

小滿時節,新荷出水,櫻桃紅熟,麥穗泛黃,雨水充盈而不恣意,萬物繁茂而不盛極。小滿到來,盛夏將至。根據中醫「天人相應」的理論,小滿時節,日長夜短,氣溫漸升,降水增多,天氣悶熱潮濕,受「濕邪」的影響最大。

今天,讓我們一起聽聽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脾胃病科副主任醫師卞慧為我們講解小滿如何健脾除濕。

脾喜燥惡濕,很多人會出現食欲不振、腹脹、腹瀉等脾胃運化失常的癥狀,同時伴有乏力、口黏、舌苔白膩等,養生的重點是「健脾除濕」。飲食宜以健脾養胃、清利濕熱為主,以甘味食物為主,並適度增加可清心火之苦味食物。
中醫認為「心主夏,心若緩,急食酸以收之」,汗出較多,汗為心之液,過多出汗耗心氣,可增加酸味食品,如西紅柿、山楂等,開胃消食,收斂固汗。
春夏養陽,動則昇陽。適度運動可充實陽氣,但忌過度運動,大汗淋漓傷陰又傷陽,推薦慢跑、快走、太極拳等微微出汗類運動,助陽除濕。
夏氣與心氣相通,心陽在夏季是最旺之時,小滿時節應注意寧心除煩,保持心情舒暢,戒躁戒怒,可多聽舒緩音樂,培養繪畫書法等寧心安神的愛好。
穴位按摩
1.豐隆穴+足三里
豐隆穴在小腿外側,膝眼與外踝尖間的中點,也就是外踝尖上8寸的位置,距離脛骨前緣兩橫指的距離。足三里位於小腿前外側,外膝眼下3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處。按摩功效:健脾祛濕滌痰的作用。
2.勞宮穴
位置:位於第二、三掌骨中間(握拳時,中指指端下即是該穴位)。
按摩功效:清心安神、消腫止痛
茶飲
1.淡竹葉10g用開水沖泡,燜蓋5—10分鐘後即可飲用,具有清熱除煩、通利小便之功效
2.山楂10克、神曲10克、陳皮6克、茯苓30克。加水煮開後文火10分鐘即可,代茶飲。可食祛濕、理氣化痰。
膳食
小豆薏苡仁粥、蝦仁炒絲瓜、冬瓜小排湯、釀苦瓜、蓮子百合粥等。

視頻:解放日報·上觀ai科普
編輯/初審:方佳璐

複審:姚怡瑩

終審:茅傑

轉載請註明來自今日閔行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