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檢發現肺結節別慌,95%以上是良性,小於8毫米的可定期觀察

近年來,肺結節成為體檢報告單上的常客,讓不少人十分恐慌。那麼,出現肺結節就是肺癌早期嗎?需要手術切除嗎?

濟南市第三人民醫院胸心外科負責人、副主任醫師韓志義表示,95%以上的肺結節都是良性,對於小型(小於8毫米)且沒有異常特徵的肺結節,臨床一般會建議採取觀察和監測的策略。

肺結節大多數是良性,無需手術

肺結節是指肺部影像上各種大小、邊緣清楚或模糊、直徑小於或等於3厘米的局灶性圓形或橢圓形緻密影。它本質上,是指肺泡中出現的異常細胞增生。

「隨著影像技術的進步,特別是低劑量螺旋CT和高分辨螺旋CT的廣泛應用,加上AI技術的引入,越來越多的肺結節,在高解析度CT的火眼金睛下,都能纖毫畢現。」山東第一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山東省千佛山醫院)院長田輝表示,肺小結節通常分為三種,不同類型的結節惡性程度不同。

一種是純磨玻璃結節,惡性幾率與其大小有關,越大的磨玻璃結節惡性幾率越大。

第二種是混合性的,既有磨玻璃的成分,同時還有實性的成分,惡性率是50%,特別是一厘米以上的這種混合性結節,一定要高度重視。

第三種是實性結節,惡性率是7%。

「臨床上,95%以上的肺結節都屬於良性結節,絕大多數不需要手術,只要給予針對性治療即可,無需過度恐慌。」韓志義提到,對小型(小於8毫米)且沒有異常特徵的肺結節,臨床一般會採取觀察和監測的策略。如果肺結節有一些不尋常的特徵,或者其大小和形態發生變化,醫生通常會建議進一步檢查以確診。對惡性結節,則應儘早手術治療。

實際上,臨床中很多肺結節通過一次拍片,很難斷定是良性還是惡性,需要隨診觀察,根據結節的形態、密度等變化,由醫生判斷結節的性質。所以,動態觀察非常重要。

減少肺結節發生,要做好這幾點

雖然大部分肺結節都是良性,但也有些結節是早期肺癌,如果不及時治療,後期或出現全身轉移、擴散等,對健康造成嚴重危害。那麼,如何減少肺結節發生?韓志義提醒,要做好以下幾點:

第一就是戒煙。煙草是肺部健康的公敵之一,吸煙不僅能增加肺癌的風險,還會對肺部健康造成嚴重損害。

第二是合理膳食。飲食對身體健康有著重要影響,也可以幫助預防肺結節的形成。飲食宜清淡,增加含纖維素、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食物攝入,如蔬菜、水果、全穀類、豆類、海產品等。

第三是增強免疫力。適當運動可以加速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增強免疫力,減少患結節的風險。建議每天堅持3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以微微出汗且不疲倦為度。

第四是心情舒暢。要保持健康開朗穩定的心理狀態,避免長期焦慮、擔憂等不良情緒。

第五是定期體檢。定期進行體檢,可以及早發現和診治結節。

「在肺結節的檢出率上,普通人群和高危人群其實差不多,只是高危人群檢出肺結節的惡性概率更高一些。」田輝提醒,肺癌高危人群,建議至少每年做一次CT檢查,非高危人群不必特意去做CT檢查。如果在常規體檢做X線檢查時發現了肺部問題,那就需要按時隨訪。

三個誤區要認清,千萬別踩坑

韓志義經常接診查出肺小結節的患者,針對大家容易陷入的誤區,他也做了相關提醒。

誤區一:肺結節開始是良性的,逐步惡變成肺癌

結節的性質,是與生俱來的,從良性變為惡性的幾率非常低。只是病變早期,很難從片子上判斷其性質。通過一段時間的定期複查、隨診,來判斷它的良惡性。

誤區二:肺結節=肺癌

大多數肺結節是良性的,過度焦慮,不規律隨診,都是不可取的,要聽從專業醫生建議,進行規範治療。

誤區三:肺結節不用治,任由其發展

長期存在的純磨玻璃結節,絕大多數都是早期肺癌或者癌前病變,不能掉以輕心。

定期規律體檢,是發現肺結節早期腫瘤的有效方法。

建議40歲以上人群,每年做一次胸部CT檢查;55歲以上人群,每半年做一次胸部CT檢查,切莫等到出現各種不適癥狀,

才去就診。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8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