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歲男孩吃了1包堅果,直接變成「小黃人」住進ICU!只因含有「它」

2025年06月19日08:40:12 健康 6890

近日

一名5歲男孩吃了1包堅果

直接變成「小黃人」

住進了icu

1包堅果為什麼有這麼大「殺傷力」呢?

5歲男孩吃了1包堅果,直接變成「小黃人」住進ICU!只因含有「它」 - 天天要聞

治療前尿液顏色為醬油色。圖源:廣州日報

廣州日報消息,廣東佛山5歲的小雨(化名)在吃了零食之後短短几天,面無血色、突變「小黃人」,同時出現頭暈、噁心、嘔吐、腹痛、發熱……尿液也變成了醬油色。原因竟是小雨食用的堅果里混有蠶豆,他誤食了約200g

小雨的表現就是蠶豆病」引發的溶血危象。經過醫生的及時搶救,他目前已轉危為安。

5歲男孩吃了1包堅果,直接變成「小黃人」住進ICU!只因含有「它」 - 天天要聞

治療後尿液顏色恢復正常圖源:廣州日報

如此危險的「蠶豆病」

究竟是一種什麼病呢?

嚴重時威脅生命

「蠶豆病」是會遺傳的

「蠶豆病」,醫學上叫 「紅細胞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g-6-pd)缺乏症」,是一種x染色體不完全顯性遺傳病。

在正常情況下,g-6-pd酶是紅細胞的「超級保鏢」,能抵抗氧化劑的攻擊,保護紅細胞穩定。然而,蠶豆病患者天生缺少這位「保鏢」。在吃了蠶豆後,其中的氧化性物質就會對毫無保護的脆弱紅細胞發起「瘋狂進攻」,導致紅細胞大量破裂(溶血),引發急性溶血性黃疸和貧血

5歲男孩吃了1包堅果,直接變成「小黃人」住進ICU!只因含有「它」 - 天天要聞

圖源:科普中國

當病情急劇惡化,就發展成要命的溶血危象。此時,患者的體內紅細胞數量銳減,身體嚴重缺氧,直接威脅生命

南方人更容易被「盯上」

哪些人是「蠶豆病」的易感人群呢?由於「蠶豆病」是一種遺傳病,所以,有家族病史的人更應該注意。

同時,10歲以下兒童,尤其男孩需要注意,這是由它的遺傳特性決定的。因為男性只有一條x染色體,攜帶致病基因必發病;女性需兩條都有才發病,故男性風險高得多。

5歲男孩吃了1包堅果,直接變成「小黃人」住進ICU!只因含有「它」 - 天天要聞

圖源:廣州日報

「蠶豆病」還有「南高北低」的特徵,相對於我國北方,南方人患蠶豆病的更多。其中,廣東、廣西、福建、海南、四川、雲南、貴州等地的人群患病率較高,個別地區可達20%(全國的發病率約為4%~5%)。

如何才能知道孩子是否有「蠶豆病」呢?提早篩查很重要。目前,廣東地區的新生兒篩查項目中,包含了g-6-pd缺乏症篩查。一般情況下,接產醫院會在新生兒出生3天並已充分餵奶後,採集2~3滴新生兒足跟血滴在專用濾紙片上,乾燥後密封冷凍保存,送新生兒疾病篩查中心篩查檢測,家長可在采血醫院或新生兒疾病篩查中心查詢篩查結果

如何預防和治療

「蠶豆病」

從目前對於蠶豆病的研究來看,沒有特殊治療方法,只有進行有效預防,才能從根本上杜絕蠶豆病的發生。

不吃蠶豆及蠶豆製品

「禁食蠶豆及一切蠶豆製品」刻進dna,例如新鮮蠶豆、干蠶豆、豆瓣醬、蘭花豆、怪味豆等。值得提醒的是,哺乳期媽媽吃了蠶豆,乳汁也可能害了寶寶,因此哺乳期也要堅決忌口。

避免被動攝入

蠶豆開花季節,遠離種植區,避免吸入花粉,家裡衣櫃別放樟腦丸,因為樟腦丸含「萘」,有氧化性風險。

這些葯不能隨便吃

一些如對乙醯氨基酚(常見退燒藥)、磺胺類呋喃唑酮、某些抗瘧葯、甚至大劑量維生素c等氧化性藥物,都可能觸發溶血

有病史的患者在看病時,務必第一時間、大聲清晰地告訴醫生:「我有蠶豆病(g-6-pd缺乏)!」這是救命的關鍵信息。

發生嚴重溶血怎麼辦?

及時輸血是最重要的緩解方法。此時,紅細胞會在患病後溶解破裂,不能繼續正常工作,導致嚴重的貧血,因此需要及時輸血。

國家應急廣播提醒

面對「蠶豆病」

及早篩查很重要

不食用與蠶豆相關的食物

以防意外發生

來源:國家應急廣播綜合新華網、科普中國、廣州日報、深圳衛健委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自律站樁全記錄第1191天 - 天天要聞

自律站樁全記錄第1191天

45分鐘。2025年7月20日,星期日。今天颱風過境,下了一整天的雨,氣溫馬上下降了10度,只有二十六七度了,感覺很舒適。今天開始入伏了,希望這個三伏天多來點颱風,前段時間都快熱成狗了。[捂臉]上午偷了一下懶,躺床上聽外面呼呼的風雨聲。下午
記性變差,不一定是老了,可能是腦供血出問題了 - 天天要聞

記性變差,不一定是老了,可能是腦供血出問題了

Via:Pixabay請點擊右上角「...」或「」獲取本文音頻作者 | Erica Roth翻譯 | Caroline審校 | 酷炫腦美工 | Jenny編輯 | 加薪患有輕度認知障礙(MCI)的老年人面臨著較高的腦血管阻抗,即腦血流阻力,這種阻力的增加會導致腦部灌注不足或血流減少,這可能是造成老年人認知障礙的原因之一。一項新的研究顯示,患有輕度認知...
三伏天「曬背」受追捧 專家提醒這樣曬更科學 - 天天要聞

三伏天「曬背」受追捧 專家提醒這樣曬更科學

7月20日入伏,三伏天正式開始,「曬背」再次成為熱門話題。三伏天到底要不要曬背?怎麼曬背?需要注意什麼?記者採訪了寧夏醫科大學中醫學院專家。圖片由AI生成「三伏天自然界陽氣鼎盛,此時曬背補陽祛寒效果極佳。
三伏天千萬別做這5件事,很多人以為在養生,其實在「養病」! - 天天要聞

三伏天千萬別做這5件事,很多人以為在養生,其實在「養病」!

今天迎來了一年中最悶熱的時段——三伏天。俗話說「冷在三九,熱在三伏」,三伏天難熬不僅因為這是一年中溫度最高、濕度最大的日子,也是各種疾病易扎堆的時候。近些年越來越多的人注重「三伏養生、冬病夏治」。不過,三伏天千萬別做這5件事,你以為在養生,
高燒+關節劇痛+皮疹?警惕基孔肯亞熱 - 天天要聞

高燒+關節劇痛+皮疹?警惕基孔肯亞熱

南海發布權威、及時、有料。150萬南海人都在看的公眾號,點擊上方藍字關注及設置星標。當前,南海區已出現基孔肯亞熱和登革熱病例感染後具體有哪些典型癥狀?危險都躲在哪?有哪些防蚊滅蚊措施?帶你一次性了解希望大家都能把蚊子一鍋端基孔肯亞熱臨床癥狀及就醫流程基孔肯亞熱是由病毒引起、經伊蚊(埃及伊蚊/白紋伊...
重症肺炎治療:為何選擇 「頭孢 + 阿奇黴素」比 「頭孢 + 左氧氟沙星」更好? - 天天要聞

重症肺炎治療:為何選擇 「頭孢 + 阿奇黴素」比 「頭孢 + 左氧氟沙星」更好?

重症社區獲得性肺炎(Severe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SCAP)病情危重,死亡率較高(17%~48%)[1]。社區獲得性肺炎(CAP)包括 SCAP 臨床診斷之初,很少能確定致病原,初始抗感染治療通常是經驗性的,覆蓋最常見的病原。對於 SCAP 的初始經驗性抗感染方案: 2016 年中國 CAP 指南 [2]:無基礎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