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髮現:能活70歲的抑鬱症患者,大多在患病後,就不做這3事了

2025年05月20日15:23:09 健康 1576

聲明:本文內容均是根據權威醫學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的原創內容,在今日頭條全網首發72小時,文末已標註文獻來源及截圖,文章不含任何虛構情節和「藝術加工」,無任何虛構對話,本文不含任何低質創作,意在科普健康知識,請知悉。

一群在抑鬱症診斷下活到了七十歲的人,他們身上有一些共性。這些人不是靠什麼神奇藥方,也不是靠突然開悟。

醫生髮現:能活70歲的抑鬱症患者,大多在患病後,就不做這3事了 - 天天要聞

他們的生活反而變得更「少」,有些事,他們一旦得病之後,就不再做了。

很多醫生在長期追蹤患者的生活習慣時發現,那些活得長、病情穩定、情緒起伏變少的人,並不是比別人更堅強或更樂觀,而是他們在某些事情上乾脆利落地停了。

這些事,普通人天天在做,但對抑鬱症患者來說,是最容易消耗心理能量和生理功能的隱形炸彈。

其中最關鍵的一件,是停止無效的情緒社交。社交這事,很多人覺得是對抗孤獨的關鍵,但對抑鬱症患者來說,頻繁社交反而是負擔。

尤其是那種非深度、非真實、以維繫表面關係為主的互動,比如無休止的微信群應酬、強行出席家族聚會、被動接電話、回信息。

醫生髮現:能活70歲的抑鬱症患者,大多在患病後,就不做這3事了 - 天天要聞

對健康人來說這就是日常,對病人來說是情緒掏空。一項在北京安定醫院進行的研究發現。

抑鬱症患者在參與每周三次以上低質量社交活動後,睡眠障礙發生率上升了26%,而睡眠紊亂正是複發的重要前兆。

這種負擔不是主觀情緒的問題,是神經系統實實在在的反應。每一次應酬式互動,都會刺激大腦杏仁核區域的警覺機制。

進而激活交感神經系統,促使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釋放。而這些激素在情緒恢復期反而是毒藥,抑鬱症患者本就神經遞質水平異常,再加一劑壓力激素。

等於直接打亂重建中的平衡。那些能活得久的病人,很早就放棄了「非必要不拒絕」的社交原則,變成「非意義不參與」,外人看著孤僻,其實是主動自保。

醫生髮現:能活70歲的抑鬱症患者,大多在患病後,就不做這3事了 - 天天要聞

第二個他們共同停止的行為,是反覆進行情緒內耗式自我分析。這個動作表面上看起來是反思、是覺察,但實際上是一種病態的重複。

大腦前額葉在抑鬱狀態下會過度活躍,特別是內側前額葉皮質,這個區域跟反覆回憶、內心獨白、反芻性思維直接相關。

很多患者在夜裡一個人開始想自己是不是太差、是不是傷害了別人、是不是不值得被愛,這種「邏輯分析」不是解決問題,而是激活更多負面迴路。

哈佛大學的一項影像學研究發現,重度抑鬱患者在進行「為什麼我會這樣」的自我提問時,大腦網路中與負面情緒連接最密切的默認模式網路被持續激活。

抑制了積極情緒的調節區域。這種狀態持續存在,就會形成腦區功能重塑,即便後期用藥物干預,療效也會下降。

醫生髮現:能活70歲的抑鬱症患者,大多在患病後,就不做這3事了 - 天天要聞

而那些七十歲還活著的患者,他們早期就學會了中斷這類思維,有些人通過簡單的行為轉移,有些人學會用外部任務中斷思緒鏈條。

他們不再試圖從邏輯上解決情緒,而是直接繞開情緒的泥潭,不再進入自我詰問。

第三件他們不再做的事,是拚命追求「回到正常」。這點非常重要。

很多抑鬱症患者陷入一種強烈的目標感,要努力變得像以前一樣,要重新變回高效、快樂、有社交能力、有職業競爭力的自己。

這種追求的背後,其實是對現狀的否定,是把自己變成一個需要「被修復的壞掉物品」。醫生最怕的不是患者沒有動力,而是有錯誤方向的動力。

因為這種方向只會讓人反覆撞牆,失敗感越來越強,病情越來越不穩定。

醫生髮現:能活70歲的抑鬱症患者,大多在患病後,就不做這3事了 - 天天要聞

美國心理學協會有一項關於長期康復抑鬱症患者的質性研究,其中最有啟發的一組結論是:高齡存活患者中。

那些不再設定「必須變好」目標的人,情緒波動範圍明顯縮小,複發周期延長。

反倒是那些過度投入康復計劃、每周排滿心理諮詢和提升訓練的人,更容易在失去控制感時崩潰。

真正健康的狀態,不是走回從前,而是承認現在不一樣了,然後在新的狀態中找到最低消耗的生活方式。這種接受,其本質就是對神經系統進行一種更為溫和的修復。

長期抑鬱的人大腦結構會改變,這是客觀事實。海馬體萎縮,前額葉灰質減少,這些都會影響記憶、專註、情緒調節能力。

醫生髮現:能活70歲的抑鬱症患者,大多在患病後,就不做這3事了 - 天天要聞

所以不可能完全回到過去的認知水平和情緒強度。那些能走遠的患者,都不再幻想恢復到「最佳狀態」,而是用當下的能力重新設計生活。

他們既缺乏挑戰自我的勇氣,又無意追求效率,更不會複製他人的生活。他們的節奏常常是被旁人誤解的慢和懶,但醫生清楚,這是一種極其高效的心理節能模式。

很多人以為抑鬱症的治療靠的是藥物、心理諮詢,其實更關鍵的是患者對自己節律的重新安排。

人是一個生物體,長時間處於高度精神消耗狀態,不管吃什麼葯,也壓不住焦慮。能活得久的抑鬱症患者,往往是生活動作被極度簡化的人。

吃飯時間固定,作息不變,手機使用有限,關係維持有限。他們切斷了大量外部刺激,也就避免了那些不確定性的攻擊。

醫生髮現:能活70歲的抑鬱症患者,大多在患病後,就不做這3事了 - 天天要聞

有個醫生提過一個觀察:那些能在患病後活到老的病人,不是更積極,而是更「鈍感」。他們對外部的評論、自己的變化、別人的期待,反應都變得遲緩。

他們好像失去了感受力,但其實是停止了對外部世界的過度響應。他們對快樂和悲傷的反應都變淡了,但正因為這種平緩,才撐過了一次次起伏和崩潰。

問題:為什麼有些抑鬱症患者看起來非常理性,卻遲遲無法恢復?

這是個結構性的問題,要從大腦網路運作方式來解釋。理性功能主要由前額葉皮層所主導,涵蓋邏輯推理、判斷以及衝動抑制等方面。

但在抑鬱症中,這一腦區雖然功能看似完好,實際上跟情緒腦區之間的連接出現了「去同步」現象。

醫生髮現:能活70歲的抑鬱症患者,大多在患病後,就不做這3事了 - 天天要聞

也就是說,這些人可以說得頭頭是道,卻無法真正感受到情緒上的緩解。認知和情緒脫節,讓他們成為「功能正常但情緒失敗」的狀態,外人很容易誤判他們病好了。

這種狀態最危險的地方在於,當事人知道自己該做什麼,卻始終做不到,就會產生更強烈的挫敗感。理性成為了批評自己的工具,而不是修復的工具。

醫學上這種人被稱為「高功能抑鬱患者」,他們常常隱藏得最好,卻複發得最頻繁。

真正要解決這個問題,不能繼續強化認知訓練,而是要幫助他們重建情緒連接。

比如通過音樂、運動、動物接觸等非語言方式,慢慢找回感覺。恢復從來不是靠講道理,而是靠重新建立情緒和身體的通路。

對此,您有什麼看法?歡迎評論區一起討論!

參考資料

[1]凌琰鑫,汪雨婷,鄧傑,等.抑鬱症多模態磁共振腦成像與炎性標誌物的相關性研究進展[J].磁共振成像,2025,16(04):126-131+144.

醫生髮現:能活70歲的抑鬱症患者,大多在患病後,就不做這3事了 - 天天要聞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兩年3次急性腎損傷!有醫生把它列入「黑名單」,不少人經常用 - 天天要聞

兩年3次急性腎損傷!有醫生把它列入「黑名單」,不少人經常用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聽說過「染髮致癌」「直發致癌」的說法,但很少有人知道「染髮和拉直頭髮同樣傷腎」。甚至有醫生建議把染髮劑/直發膏列入「黑名單」。腎不好的人,尤其應該少碰。圖源:AI生成女孩染髮後腎病複發很多人都知道,肌酐是反映腎功能的重要指標,肌酐升高往往意味著腎臟出現了損傷。2021年《英國醫學期刊-病...
相伴阻擊病痛!潮汕老鄉「組團換膝」擺脫膝關節疼痛 - 天天要聞

相伴阻擊病痛!潮汕老鄉「組團換膝」擺脫膝關節疼痛

近日,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骨關節科病房裡迎來了一群特別的患者——來自潮汕地區的鄭叔叔、雷阿姨和陳阿姨。他們因同一種疾病——膝骨關節炎結緣,不僅在同一天入院,更在9天後同一天辦理出院。這段特殊的住院經歷,不僅讓他們重獲健康,還收穫了深厚的「戰友情」。同病相憐,老鄉情深鄭叔叔和雷阿姨因長期膝關節疼痛難忍...
新政丨葯監局釋放創新葯重大利好! - 天天要聞

新政丨葯監局釋放創新葯重大利好!

6月16日,國家葯監局發布《關於優化創新葯臨床試驗審評審批有關事項的公告(徵求意見稿)》意見。其中提出,對符合要求的創新葯臨床試驗申請在30個工作日內完成審評審批,此前這一環節需要 60 個工作日。不過,目前並非所有創新葯都能走這快速通道。
「救命葯」漲價282倍,國家出手了 - 天天要聞

「救命葯」漲價282倍,國家出手了

醫藥領域反壟斷正在進行時。 6月13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了關於地塞米松磷酸鈉原料葯壟斷協議案行政處罰決定書。 處罰決定書顯示,四家企業因達成並實施地塞米松磷酸鈉原料葯價格....
北醫三院海淀北部院區6月18日開診 - 天天要聞

北醫三院海淀北部院區6月18日開診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北醫三院)海淀北部院區6月18日(星期三)正式開診,首批都有哪些科室出診?乘坐公共交通、駕車如何前往?垂直管理海淀北部院區為北醫三院分院區,由醫院本部垂直管理,是海淀區北部醫療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依託北醫三院雄厚的醫療資源和學科優勢,秉承「小綜合、大專科」的理念,北醫三院海淀北部院區...
旅客鞋子中藏15.55萬歐元現鈔,被海關查獲 - 天天要聞

旅客鞋子中藏15.55萬歐元現鈔,被海關查獲

近日,廈門機場海關在監管入境航班時,從一名選擇無申報通道通關的旅客行李中,發現多雙鞋子中塞滿由報紙包裹的歐元現鈔,共查獲未向海關申報的15.55萬歐元,摺合人民幣約127.64萬元。 貨幣現鈔屬於限制進出境物品,進出境旅客應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攜帶,自覺接受海關監管。進境旅客攜帶外幣現鈔超過等值5000美元的,應當如實...
涉嫌嚴重違法!大型醫院原副院長被查! - 天天要聞

涉嫌嚴重違法!大型醫院原副院長被查!

6月13日,據清廉鎮江消息:江蘇省鎮江句容市人民醫院原副院長王卓群涉嫌嚴重違法,目前正接受句容市監委監察調查。句容市人民醫院(江蘇省人民醫院句容分院、江蘇大學附屬句容醫院)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為一體的三級綜合醫院,創建於1934年1月,有著90多年的發展歷史,開放病床800張。據了解,王卓群2010年11月1日被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