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皮膚病的關鍵在於清濕熱!兩味中藥,直擊病根,清除濕熱

2025年05月15日21:13:04 健康 1648

大家好!我是魏醫生,濕疹蕁麻疹發作時,渾身瘙癢難耐,一抓就起大片紅疙瘩,即便反覆塗抹藥膏,病情依舊反覆發作。其實,這類皮膚病的根源大多藏在 「濕熱」 里。今天分享兩味中藥 —— 白鮮皮地膚子,它們堪稱清利濕熱的 「黃金搭檔」,能從根本上改善皮膚困擾。

治皮膚病的關鍵在於清濕熱!兩味中藥,直擊病根,清除濕熱 - 天天要聞

先說白鮮皮它就像人體的 「清道夫」,擅長將潛藏在臟腑、經絡中的濕熱之邪,順著代謝通道引入膀胱,最終通過小便排出體外。臨床上,濕熱型皮膚病患者初期小便常黃濁,隨著白鮮皮發揮作用,小便逐漸轉清,正是濕熱外排的標誌。

治皮膚病的關鍵在於清濕熱!兩味中藥,直擊病根,清除濕熱 - 天天要聞

其次地膚子,它以辛散之性直達體表,將聚集在肌表的濕熱邪氣疏散開來,並引導至膀胱排出。尤其針對皮膚紅腫、瘙癢等癥狀,地膚子能快速減輕體表的熱邪,緩解不適。

治皮膚病的關鍵在於清濕熱!兩味中藥,直擊病根,清除濕熱 - 天天要聞

兩味藥材單用已有清熱祛濕之效,配伍使用則能形成 「內外夾擊」 之勢:白鮮皮主攻體內濕熱,地膚子專清肌表熱邪,二者協同,可全方位清除濕熱。使用方法也很簡單,將白鮮皮與地膚子一同熬水,待冷卻後外洗患處,通過皮膚滲透直達病所。

治皮膚病的關鍵在於清濕熱!兩味中藥,直擊病根,清除濕熱 - 天天要聞

但是需要判斷是否適合此方,要先觀察小便顏色 —— 若小便黃赤、短少,多為體內濕熱作祟,適用此方;若小便清澈,則需進一步辨證,避免誤用。此外,外洗方僅作輔助治療,若病情嚴重或持續不愈,務必及時就醫,在專業醫師指導下規範用藥。今天就分享到這裡了,咱們下期再見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堅持吃六個月,大腦真有變化 - 天天要聞

堅持吃六個月,大腦真有變化

提到「核桃」很多人腦海里會浮現出兩個字——「補腦」核桃的營養到底怎麼樣?多吃核桃真能「補腦」嗎?01堅持吃核桃6個月大腦真的發生了變化2023年4月,知名醫學期刊《柳葉刀》子刊上發表了一項為期6個月的隨機對照營養干預試驗,在「吃核桃是否能補
頸部淋巴結腫大?別慌!醫生教你分辨「敵情」 - 天天要聞

頸部淋巴結腫大?別慌!醫生教你分辨「敵情」

日常生活中,不少人會突然摸到脖子、腋下或大腿根等部位有凸起小包,按壓時還隱隱作痛,這大概率就是淋巴結腫大了。淋巴結是人體免疫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遍布全身各處。它就像身體里的「安檢站」,一旦察覺異常,便迅速「報警」(腫大),說明發現了可疑「危險分子」!別慌,學會解讀這些信號,你就能成為自己的「健康安檢...
晚上運動傷身?其實注意這 2 點,好處真的意想不到 - 天天要聞

晚上運動傷身?其實注意這 2 點,好處真的意想不到

減肥要運動,健康要運動!運動幾乎成了這幾年自律、積極的代名詞。但回歸到生活里,要保持運動真的挺難的。就拿什麼時候鍛煉來說,就是個很讓人發愁的事:🤔 早上運動好?要是起得來,和工作不衝突,誰不想就早早運動洗個澡出門精氣神滿滿開啟新一天呢。🤔
咳嗽遲遲不好怎麼辦?試試線上問醫生 - 天天要聞

咳嗽遲遲不好怎麼辦?試試線上問醫生

「咳咳咳,咳咳咳,咳咳咳咳咳咳。」近期呼吸道問題高發,咳嗽總愛找上門,而且反反覆復總是好不利索。其實,咳嗽是一種保護性的防禦反應和生理反射。當喉部或者氣道遇到一定強度的刺激時,就會出現咳嗽,它的病因有很多:急性咳嗽:感冒、流感、肺炎、呼吸道
小心!這兩種飲料千萬不要混著喝!可能會永久損傷大腦 - 天天要聞

小心!這兩種飲料千萬不要混著喝!可能會永久損傷大腦

進入夏季許多不愛喝白開水的人又到了靠飲料解渴的時候了愛喝飲料的你是否有過這樣的想法?把「酒和飲料」搭配混著喝甚至調配成雞尾酒喝這樣味道、口感都有一些新變化能得到雙倍快樂不過最近一項研究卻發現這兩種飲料千萬不要混著喝可能會永久損傷大腦!
全國新冠陽性率攀升?這份防治錦囊請收好! - 天天要聞

全國新冠陽性率攀升?這份防治錦囊請收好!

(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 喬芮/文 張林康/圖)5月20日,「新冠感染又抬頭」話題衝上熱搜引發廣泛關注。5月8日,中國疾控中心發布的2025年4月全國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哨點監測情況顯示,全國多地新冠陽性率呈現明顯上升趨勢。哪些人群需重點防護?有哪些常備葯?……這份防治錦囊請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