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齦出血≠上火!長期忽視危害不小,可能身體發出「求救信號」

2025年05月20日20:00:14 健康 4777

牙齦出血≠上火!長期忽視危害不小,可能身體發出「求救信號」 - 天天要聞

牙齦出血≠「上火」!你可能忽略的健康警報

「牙齦出血,吃點涼茶就好了。」
「年紀大了,牙齦出血是正常的。」——你是否也這樣安慰自己?

如果答案是「是」,那你可能已經掉進了牙齦出血的誤區!

最新研究顯示:在中國,約70%的成年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牙齦出血問題。更令人震驚的是,長期忽視牙齦出血可能導致牙周炎、牙齒鬆動甚至全身性疾病

牙齦出血≠上火!長期忽視危害不小,可能身體發出「求救信號」 - 天天要聞

牙齦出血的「真兇」是誰?四大高危因素你中招了嗎?

牙齦出血看似簡單,但它的成因卻複雜多樣。以下是常見的四大「元兇」:

1. 牙周疾病:90%的出血源自此!

牙周炎和牙齦炎是牙齦出血的「頭號殺手」。

牙菌斑和牙結石:細菌代謝產物刺激牙齦,導致炎症、腫脹和出血。

案例警示:張阿姨長期不刷牙,牙結石堆積如「火山口」,最終牙齦出血到無法進食。

2. 維生素缺乏:身體「燃料」不足,血管「罷工」

維生素c缺乏:膠原蛋白合成受阻,牙齦脆弱易破。

維生素k缺乏:凝血功能下降,出血難以止住。

3. 全身性疾病:牙齦是身體健康的「晴雨表」

糖尿病:血糖失控加速牙齦感染。

血液病:如白血病、血小板減少症,牙齦出血頻繁且難以止住。

激素變化:孕婦牙齦出血率高達80%,被稱為「妊娠性牙齦炎」。

4. 藥物副作用:抗凝葯、降壓藥也可能是「幫凶」

抗凝葯(如華法林):抑制凝血,輕微刺激即可出血。

降壓藥(如鈣離子拮抗劑):導致牙齦增生,更容易出血。

誤區提醒:

很多人誤以為牙齦出血是「上火」,但中醫「上火」本質是炎症反應,僅靠涼茶無法根治。真正的「滅火」方法是清除牙結石和菌斑!

牙齦出血≠上火!長期忽視危害不小,可能身體發出「求救信號」 - 天天要聞

牙齦出血的「危險信號」:這些癥狀必須警惕!

牙齦出血並非無害,以下癥狀可能預示嚴重問題:

1. 自發性出血:毫無徵兆的「紅警」

無誘因出血:刷牙、說話甚至睡覺時突然出血。

出血量大:單次出血超過5分鐘無法止住。

2. 牙齦腫脹、疼痛:炎症正在「蔓延」

牙齦紅腫如火:觸碰時疼痛劇烈。

牙齦增生:牙齦變厚、覆蓋牙面,影響咀嚼。

3. 牙齒鬆動:牙周組織已「崩潰」

牙齒咬合無力:咬蘋果、堅果時感到費力。

牙縫變大:鄰牙間出現明顯空隙。

4. 全身癥狀:身體正在「求救」

體重驟降:因進食困難導致營養不良。

皮膚瘀斑:提示凝血功能異常。

專家提醒:

若牙齦出血持續超過2周,或伴隨上述癥狀,務必及時就醫!這可能是牙周炎晚期或全身性疾病的信號。

牙齦出血≠上火!長期忽視危害不小,可能身體發出「求救信號」 - 天天要聞

牙齦出血的「自救指南」:從「刷牙」到「全身管理」

1. 改革刷牙方式:告別「暴力刷牙」!

選擇軟毛牙刷:硬毛牙刷像「鋼絲球」,會損傷牙齦。

掌握巴氏刷牙法:45度角輕顫牙齦溝,每次刷牙2-3分鐘。

避免橫向刷牙:改為豎刷法,減少牙齦刺激。

2. 清潔工具「組合拳」:牙線、沖牙器缺一不可

牙線:清理牙縫殘渣,預防菌斑堆積。

沖牙器:高壓水流沖走牙縫深處的食物殘渣。

牙間隙刷:針對牙齦退縮人群,清潔根分叉區域。

3. 定期洗牙:清除「隱形殺手」牙結石

每6個月一次專業潔牙:超聲波洗牙可清除肉眼不可見的牙結石。

深度刮治:針對牙周炎患者,清除齦下菌斑。

4. 飲食干預:吃出「強韌」牙齦

補充維生素c:柑橘、獼猴桃、綠葉蔬菜是天然「修復劑」。

增加鈣攝入:牛奶、豆製品強化牙槽骨。

戒煙限酒:煙酒會破壞牙齦微循環,加重出血。

5. 全身健康管理:從「內」改善口腔環境

控制血糖:糖尿病患者需將糖化血紅蛋白控制在7%以下。

監測凝血功能:長期服藥者定期檢查血常規和凝血指標。

調節激素水平:孕婦需加強牙周護理,預防妊娠性牙齦炎。

牙齦出血≠上火!長期忽視危害不小,可能身體發出「求救信號」 - 天天要聞

牙齦出血的「醫療干預」:何時該看醫生?

1. 局部治療:對症緩解炎症

漱口水:含氯己定的漱口水殺菌抑菌。

局部用藥:碘甘油塗抹患處,促進癒合。

齦下刮治:清除深部牙結石,減輕牙齦炎症。

2. 全身治療:針對疾病根源

抗生素治療:甲硝唑、阿莫西林等控制感染。

補充維生素:口服維生素c片,改善牙齦脆弱。

治療原發病:如糖尿病、血液病需多學科協作。

3. 緊急止血:出血不止怎麼辦?

冷敷法:口含冰水或咬棉球壓迫止血。

填塞法:醫生使用止血材料填塞牙齦出血點。

手術干預:嚴重出血需進行牙齦切除術或結紮血管。

牙齦出血≠上火!長期忽視危害不小,可能身體發出「求救信號」 - 天天要聞

牙齦出血的「預防策略」:早行動=少痛苦!

1. 從兒童抓起:培養良好口腔習慣

乳牙清潔:家長用指套牙刷為孩子清潔牙齒。

窩溝封閉:預防齲齒,減少牙齦刺激源。

2. 中老年人的「護齦重點」

定期牙周檢查:每年至少一次口腔全面檢查。

骨質疏鬆干預:補鈣+維生素d,保護牙槽骨。

3. 高危人群的「定製方案」

糖尿病患者:每3個月檢查牙周狀況。

孕婦:孕前及孕期定期潔牙,預防牙齦增生。

牙齦出血看似微小,實則可能預示牙周炎、糖尿病甚至血液病的來臨。通過科學刷牙、定期潔牙、健康飲食和全身管理,我們可以有效預防這一「沉默的殺手」。

記住:

  • 牙齦出血≠「上火」,而是身體發出的「求救信號」。

  • 早發現、早治療,才能避免牙齒鬆動、全身感染的悲劇。

  • 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的基石,從今天起,守護你的牙齦,就是守護你的生命!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汗出淋漓身反痛,風濕相搏是真兇 - 天天要聞

汗出淋漓身反痛,風濕相搏是真兇

《傷寒論》言:「太陽病,發熱汗出者,此為榮弱衛強,故使汗出。」然臨證常見汗出如雨,身痛反劇,惡寒不去者,是何道理?此非尋常太陽中風,乃風濕之邪盤踞肌表,膠著難解之象!《金匱要略》早已明示:「風濕相搏,一身盡疼痛,法當汗出而解……汗大出者,但
空腹吃香蕉的「隱藏規則」:吃對是寶,吃錯犯愁! - 天天要聞

空腹吃香蕉的「隱藏規則」:吃對是寶,吃錯犯愁!

香蕉憑藉軟糯香甜的口感,成為不少人喜愛的水果。但「空腹不能吃香蕉」的傳言,又讓很多人在飢腸轆轆時對著香蕉猶豫不決。究竟能不能空腹吃香蕉?答案並非簡單的「能」或「不能」,這其中大有講究,我們不妨從多個角度來一探究竟。
側躺刷手機,很傷身!應該這樣做 - 天天要聞

側躺刷手機,很傷身!應該這樣做

你平時會側躺刷手機嗎?這個看似舒適的姿勢不僅容易誘發斜視還會增大肩頸腰的損傷風險怎樣才能減少這些危害?快來學習正確刷手機姿勢01側躺玩手機這個姿勢的危害比你想像中更大長期側躺玩手機,會使靠近枕頭一側的眼部血管受到壓迫,導致供血不足,時間一長就容易有膨脹感,可能會出現短時性的影像重疊和睫狀肌痙攣。...
十二指腸潰瘍飲食修復指南:這樣吃更健康,附專家推薦食譜 - 天天要聞

十二指腸潰瘍飲食修復指南:這樣吃更健康,附專家推薦食譜

十二指腸潰瘍是消化系統的常見疾病,不少患者都有這樣的體驗:中上腹反覆出現周期性疼痛,尤其在兩餐之間空腹時發作,那種隱隱的灼痛感持續不減,直到吃下食物或服用抑酸藥物後才得以緩解。更讓人困擾的是,部分人還會遭遇半夜痛 —— 夜間胃酸分泌過高,硬
熱量低、穩血糖,適合全家人吃的水果正大量上市 - 天天要聞

熱量低、穩血糖,適合全家人吃的水果正大量上市

夏天來了,桃子大量上市。軟軟的果肉、甜甜的汁水,很多人一吃就停不下來。其實,桃子不僅好吃,營養也很不錯。如今,市面上的桃子品種豐富,油桃、水蜜桃、蟠桃、黃桃……不同品種在口感和營養上各有特色。桃子到底有哪些營養價值,不同品種的桃子營養又有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