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再次強調:年紀大了,寧可每天看電視,這5種運動都不要多動

2025年04月05日11:23:06 健康 1834

在大眾認知里,運動總是和健康緊密相連,不少老年人秉持著 「生命在於運動」 的理念,積極投身各類鍛煉,盼著藉此留住健康、擁抱活力。但今兒個可得給咱老年朋友們提個醒,有些運動,看似有益,實則藏著 「暗坑」,對年紀偏大的人而言,可能是健康的 「絆腳石」。

醫生再次強調:年紀大了,寧可每天看電視,這5種運動都不要多動 - 天天要聞


劇烈有氧:看似活力滿滿,實則暗藏危機
有氧運動向來備受推崇,像跑步、騎行這類,能提升心肺功能、助力燃脂,好處多多。可對老年人來說,劇烈有氧並非 「百利無一害」。
隨著年齡增長,身體機能逐步下滑,心臟功能也大不如前。劇烈有氧運動時,身體代謝加快,會產生過量自由基,這些 「不安分」 的自由基如同細胞 「破壞者」,加速細胞老化。心臟功能弱的老人,做劇烈運動,心臟得承受遠超負荷的壓力,心臟病發作風險直線上升。
瞅瞅 2019 年《美國心臟病學雜誌》那項研究,聚焦 70 歲以上老人,堅持高強度跑步、長時間劇烈騎行的,心臟病發作幾率比不做這類運動的老人高出 20%。想像一下,清晨公園裡,幾位老人本想通過晨跑開啟活力一天,可對部分心臟脆弱的老人而言,這一跑,可能讓心臟不堪重負,健康亮起紅燈。所以,熱衷晨跑的老年朋友們,可得多留個心眼,跑步未必能穩穩帶來健康。

醫生再次強調:年紀大了,寧可每天看電視,這5種運動都不要多動 - 天天要聞


負重訓練:挑戰身體極限,受傷風險激增
為改善骨質疏鬆、肌肉萎縮狀況,部分老人選擇負重訓練,像舉重這類強度較大的項目。在年輕人、中年人那兒,負重訓練能增強體力、強健骨骼,可到了老年人這兒,風險遠大於收益。
老年人骨質疏鬆普遍,骨骼本就脆弱,過度負重,骨頭不堪重負,骨折極易找上門。2018 年《骨質疏鬆症雜誌》統計顯示,60 歲以上老人,不當負重訓練,骨折發生率是不做負重運動老人的 3 倍。而且,老年人肌肉彈性、韌性變差,做負重訓練,肌肉拉傷、骨頭斷裂的事兒時有發生。
畫面切換到健身房,一位老人想通過舉啞鈴鍛煉,可剛拿起稍重些的啞鈴,發力瞬間,只聽 「哎喲」 一聲,手臂肌肉拉傷,懊悔不已。所以,看似能挑戰自我的負重訓練,對老年人健康而言,絕非最佳選擇。

醫生再次強調:年紀大了,寧可每天看電視,這5種運動都不要多動 - 天天要聞


高強度拉伸:追求靈活,卻可能損傷關節
不少老人為保持身體靈活性,熱衷高強度拉伸,像拉筋、做複雜瑜伽動作。拉伸能放鬆肌肉,可過度拉伸、做極限動作,麻煩事兒就來了。
那些年輕時沒經專業訓練的老人,過度拉伸,關節易過度伸展,關節炎、軟組織損傷風險大增。2017 年《老年醫學雜誌》研究指出,年紀大的人進行高強度拉伸,關節疼痛、炎症發生幾率是正常情況的 2.5 倍。
小區花園裡,幾位老人跟著視頻做拉伸,有人為追求動作標準,用力過猛,結果關節處傳來陣陣疼痛,原本想強身健體,反倒讓身體遭罪。所以,愛拉伸的老年朋友得注意,過度拉伸,可能比安靜坐著對身體傷害更大。

醫生再次強調:年紀大了,寧可每天看電視,這5種運動都不要多動 - 天天要聞


跳躍運動:活力動作,卻給關節 「增壓」
跳躍運動在年輕人中很受歡迎,能提升靈活性、協調性。但老年人骨骼、肌肉、韌帶彈性大不如前,跳躍帶來的劇烈震蕩,對關節衝擊巨大,尤其是膝關節、脊柱。
1990 年《關節與骨醫學雜誌》研究發現,60 歲以上老人,過多參與跳躍類運動,膝關節、髖關節退化速度比不跳躍老人快 50%。公園健身區,老人嘗試跳繩,沒跳幾下,膝關節就疼得厲害,這就是跳躍運動給關節帶來的負擔。所以,即便跳躍能讓身體協調性變好,老年人也得盡量避開這類高衝擊運動。
爬山登高:親近自然,卻易讓關節受傷
爬山登高,既能親近自然,又能鍛煉耐力、力量,不少老人喜歡。但隨著年齡增長,骨質疏鬆加劇,爬山時路況複雜,崎嶇山路增加摔倒、扭傷風險。而且,爬山時膝關節、踝關節負擔遠超日常活動,關節極易受損。

醫生再次強調:年紀大了,寧可每天看電視,這5種運動都不要多動 - 天天要聞


《臨床運動醫學》期刊研究表明,80 歲以上老人,長時間爬山,關節損傷發生率是常規步行的 5 倍。想想看,山間小道上,一位老人本想享受爬山樂趣,結果因山路崎嶇,不小心扭傷腳踝,美好的行程瞬間被打亂。所以,爬山雖好,老年人還是得慎重考慮。

醫生再次強調:年紀大了,寧可每天看電視,這5種運動都不要多動 - 天天要聞


上述這些運動,在一般人眼中是健康良方,可對年紀大的老人來說,做太多反倒增加受傷風險,影響身體健康。那老人就只能天天窩著看電視,徹底告別運動了?當然不是!大部分醫生建議,老人適合低衝擊、低強度運動,像散步、游泳、太極拳等,既能避免關節損傷,又能增強身體柔韌性、耐力。適量運動對老人身心益處極大,能降低慢性病風險、提升免疫力、改善認知功能,預防老年痴呆。所以,選對運動方式,才是老人保持健康的關鍵。

【本內容為故事類醫療健康科普文章,文中除了健康科普內容所出現的任何人名、地名、事件均為藝術加工,並非有意冒犯或貶低任何個人、團體或組織。如有雷同,純屬巧合,請理性閱讀。】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網紅李美越在甲亢哥直播中侮辱中國女性:chick in China - 天天要聞

網紅李美越在甲亢哥直播中侮辱中國女性:chick in China

近日,一場因翻譯引發的網路風暴將中國網紅李美越推向輿論風口浪尖。在為海外博主「甲亢哥」擔任翻譯時,李美越用「chick in China」(直譯為「中國小雞」)指代中國女性,這一帶有明顯侮辱性的辭彙迅速點燃全網怒火。
肺癌初期,不是看咳不咳!告誡:日常若出現5個信號或已加重 - 天天要聞

肺癌初期,不是看咳不咳!告誡:日常若出現5個信號或已加重

聲明:本文內容均是根據權威醫學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的原創內容,在今日頭條全網首發72小時,文末已標註文獻來源及截圖,文章不含任何虛構情節和「藝術加工」,無任何虛構對話,本文不含任何低質創作,意在科普健康知識,請知悉。肺癌,想必大家都不陌生,
踏青出遊安全指南 | 遭遇山火,這些避險技巧早掌握 - 天天要聞

踏青出遊安全指南 | 遭遇山火,這些避險技巧早掌握

來源:新華網 春季是踏青出遊的好時節,但同時也是森林火災的高發時段。當前又恰逢清明祭掃高峰,野外燒紙焚香同樣極易引發森林草原火災。為何春季火災多發?如果遭遇山火,怎樣科學逃生避險?發現火情,報警時要注意什麼?森林火災避險有哪些誤區?這些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