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腹法的歷史最早可追溯至殷商時期,是改善心腹疼痛的重要手段。晉唐時期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孫思邈在其著作《千金要方》中曾提及:「摩腹數百遍,則食易消,大益人,令人能飲食,無百病。」
具體操作方法:
1.起始式
雙手緩緩上提,中指、食指和無名指併攏,輕輕按壓在心窩處。然後,按照右、上、左、下的順時針方向,緩緩畫圓按摩21圈。
2.下移式
接著,三指併攏,從心窩開始,一邊順時針按摩,一邊緩緩下移,直至到達臍下恥骨聯合處,重複21次。
3.分開上移式
隨後,雙手三指從恥骨處分別向兩邊分開,同時向上按摩,直至回到心窩處,雙手交接停止。
4.直推式
雙手三指併攏,從心窩直推至恥骨,反覆進行21次。
5.右手繞臍式
右手以順時針方向,從左側開始繞臍按摩21圈。
6.左手繞臍式
左手以逆時針方向,從右側開始繞臍按摩21圈。
7.左手推腿式
左手置於左腰腎處,右手三指從左乳下直推至大腿根部,進行21次。
8.右手推腿式
右手置於右腰腎處,左手三指從右乳下直推至大腿根部,同樣進行21次。
以上八節做一次為一度,每次要做滿七度,然後坐起,開始第9節。
9.搖身式
完成上述8式後,盤腿而坐,雙手緊握分按在兩膝上。雙腳十趾微微勾曲,然後將上半身自左向右搖轉21次,再自右向左搖轉21次。在搖轉過程中,要將胸肩搖出膝蓋,動作要緩慢而有力,避免過度用力或急速轉動。
以上九節都做完為一課,清晨睡醒時揉腹為早課;中午揉腹,為午課;晚上睡前揉腹,為晚課。早晚兩課為必不可少的。剛開始揉腹時,可以一課三度,三天以後一課五度,再三天以後一課七度。
總結
中醫學認為,「背為陽,腹為陰」。人體的肚子上,包括了12正經中的任脈、胃經、腎經、肝經、脾經等重要經絡,甚至還有沖脈、帶脈等,可以說,肚臍周圍,就相當於人體的中心,相當於交通樞紐的環島。上至咽喉,下至外生殖器,一切的一切,都離不開這個中心。
而摩腹之法,能夠「調和人體上下機能,平衡陰陽,促進新陳代謝,強健五臟,抵禦外感病邪,消除體內各種病症,既能補虛又能瀉實,是消食化積的絕佳方法,其妙用無窮,確實能夠幫助人們防病延年」。
今天把這個功法介紹給大家,希望世上所有人都能享受延年無病的幸福。
來源:梁醫學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