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病求一「通」字:通是治療疾病的基本原則

2025年04月11日09:13:08 健康 1645

首先,人的生理功能需通,通則氣化,化則健。人是以五臟為中心的有機整體,人的生理功能以臟腑為核心。五臟主藏精氣而不瀉,實則藏中有瀉。如心主血脈,血液貴流通;肝主疏泄,性喜條達,能調暢氣機,疏泄情志;脾主運化,脾氣主升;肺主氣,主宣發肅降;腎藏精,主骨生髓通腦等功能都有藏中寓瀉的功能。六腑傳化物而不藏,實則是瀉中有藏。

如胃的受納腐熟水谷功能,稱胃為水谷之海,胃氣主降;膽為中清之腑,助肝疏泄,助脾運化;小腸受盛化物,分別清濁;大腸的傳導燥化功能;膀胱儲尿排尿;三焦納諸臟器,是元氣匯聚通行之所等,都是瀉中寓有藏的功能表現。因此,臟與臟,腑與腑,臟與腑之間都需要協調平衡,才能維持。

人體對飲食物的正常受納、消化吸收過程來保證機體的正常生理功能活動。以五臟為中心的有機整體,還包括氣血、經絡、陰陽等。氣血是構成人體的基本營養物質,氣血貴流通,氣順血和,則人體健康。經絡在人體無往不達,將人體聯絡成一個有機整體。經絡之氣暢通貫注,以運行氣血,溫煦臟腑。陰陽是對物質和功能的概括,也是所表現出來的生理現象。物質為陰,功能為陰,功能為陽。

萬病求一「通」字:通是治療疾病的基本原則 - 天天要聞

物質與功能,即陰與陽,相互依賴,彼此交通,相互為用。總之,臟腑協調平衡,陰陽相交,經絡暢通,氣血貫注,循環往複,方可維持人體正常的氣化功能,化則健,承乃治。生理功能如此,醫者必須通曉。

二是發病的機理在於不通

人在各種致病因素的影響下,就會導致臟腑失和,氣血失調,陰陽乖戾而產生疾病。如氣血運行受阻,輕則氣滯氣鬱,久則氣滯血瘀或氣機上逆而發生氣逆;氣血虛少,則發生氣虛、血虛氣血兩虛,氣虛無力運血,亦可產生氣虛血瘀氣虛日甚,還會導致中氣下陷,不能固攝內臟而致內臟下垂等症。陰陽失調就會產生寒熱證。陽盛則熱而產生實熱症,陰盛則寒而出現虛熱證。臟腑失和,主要是產生臟腑病變,即內傷雜證。如心繫病、肺系病、脾胃病變、肝膽疾病、腎系病等。由於五臟主藏精氣,其主要功能特點是藏而不瀉六腑轉化物,其主要功能特點是瀉而不藏。臨床上,臟病多虛證,以脾虛為代表;腑病多實證,以胃家實為代表。故有「實則陽明,虛則太陰」之說法。

總之,疾病發生後是千變萬化的,且病情的變化又如是錯綜複雜而多變的。因此,醫生應全面掌握各種疾病的發病機理及其變化規律,如病因、病機、病位、病性、病勢等各方面都應通曉,然後才能有的放矢,討論疾病的治療。

三通是治療疾病的基本原則

人的生理平衡失調就會導致疾病的發生,人生了病就必須採取及時有效的治療措施,才能恢復平衡,得到康復。一個臨床醫生應通曉從理、情理、文理、哲理、醫理,乃至天文地理,方可談醫,才不至貽誤病情。具體治療時,更應通曉藥理,然後根據病情,處方法度,選方遣葯。葯是補偏救弊的,良攻切不可亂投藥物。

①通曉人理人有男女老少之別,陰陽稟性有剛有柔。同是男人,有的身高體壯,有的身矮體弱,有的胖,有的瘦。肥人氣虛多談濕,瘦人陰虛多內熱;同是女人,有月經期、妊娠期哺乳期的特點,除開經、孕、產、乳的生理特點外,余同男子。陽剛之人易動怒,傷肝氣;陰柔之人多憂鬱,易損心脾。若為七情內傷,雖各有所傷之臟腑,終會相互影響而形成相乘相侮發病。治療則應根據人理之不同而採取相應的辯證治療,方可適得其體而發揮最佳療效。故李中梓提出「不失人情論」,強調因人制宜。

萬病求一「通」字:通是治療疾病的基本原則 - 天天要聞

②通曉文理醫學本身就屬於文化科學之一,在古文化中,醫學知識佔了很大比例。如在古代或近代15世紀中期以前,學生所讀課本之一部分就是醫學書籍,故常說「秀才學醫,籠內捉雞」。一是說明這個學生在讀書階段已經學習了很多醫學知識,稍加專修就成;二是說明有文化的人學醫不難,易於明白理解。無文化的醫生是盲醫。沒有文化知識為基礎,怎能通曉高深的醫學知識?更無法談提高。依樣畫葫蘆,停滯不前。文化知識較高的人,多能圓機活法,靈活多變。正如孫思邈教導學生所說「行欲方而智欲圓」。歷代以來的醫學家,都是即懂醫理,又明文理,醫文並茂的醫學家、文學家,如張仲景、孫思邈、李時珍等輩。

③通曉哲理中醫的陰陽五行學說,本身就是我國古代樸素的哲學思想,被古代醫學家運用於中醫學中來說明人的生理、病理現象。如《素問 陰陽應象大論》說:「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中醫診治疾病,離不開辯證論治。「辯」、「論」就是運用邏輯思維的方法對疾病進行探討,通過分析、推理、判斷,最後得出結論。醫生不懂哲理,常是辯證不準確,論治不合病情,處方無邏輯性,雜亂無章。一個處方動則十幾味,幾十味葯,抓起來一大包,體現不出理、法、方、葯的邏輯性和治療的真結所在,當然臨床療效就無從去很好實現,甚至無療效,乃至延誤病情。用這種方法去治療疾病,即延誤病情,影響病人的身體健康,又浪費了藥物資源,好處只有一點,就是多賣葯多賺了一點錢,實乃不可取也。懂哲理的人,圓通活法,邏輯思維,遇事不慌,處理有序。哲理通醫理,用藥合理合法,則能治病救人,普救蒼生。

④通曉天文地理人生活在自然界中,人與天地相參。人不能脫離大自然而生存,並受其自然之影響。中醫病因學中的六淫就是自然界中六氣的反常,當人體抗病力下降時使人生病的外因病邪。人感受外邪後易致外感疾病,外感疾病多有季節性,說明疾病在一定程度上受季節氣候的影響。疾病的發生又與區域有關,如南方氣候偏熱多潮濕,其病多濕熱,用藥宜清泄;北方氣候寒冷,其病多偏寒,用藥宜溫散。《內經》有「順之則痾疾不起,逆之則災害生」的論述。說明人要適應自然,才不生病或少生病。故治療疾病時,應因時因地制宜,所謂制貴權變。

萬病求一「通」字:通是治療疾病的基本原則 - 天天要聞

⑤通曉醫理醫理是醫務人員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條件。醫者,藝也:理即哲理、道理、規律、理論、理性。通曉醫理,就是要全面懂得醫學理論和規律,並能運用於防治疾病的醫療技術。若能將理論與臨床實踐相結合,立起沉痾,便是較高的醫療技術。醫理,包括醫學基礎知識和臨床技能,如藥學、解剖學生理學病理學、中醫方劑學、診斷學及內、外、婦、兒等科學。這些理論和技術需要系統學習和深究,必須全面把握,靈活運用,做到功多藝熟,熟能生巧,方可為良醫。不明醫理,便去草率診治疾病,豈不是信口雌黃,瞎亂一通,何能治病救人、立起沉痾?!

對於醫理,孫思邈經常教導學生要「博極醫源,精情不倦」,做到「大醫精成」。廣讀醫書,深探其中的奧妙原理,借鑒古人經驗,結合自己的心得體會,融會貫通。由理論到實踐,再由實踐到理論,經過多次升華,最後變為系統理論和高超技藝。病有千變,法亦萬主變。要能合法生活法,必須先通曉醫理,把握疾病發生髮展變化的規律,洞察一切,然後才能有的放矢,順理成章,立起沉痾。

疾病的發生雖有內因、外因之分,但其主要發病機理在於「不通」,外因多是邪氣阻滯不通,內因多是臟腑、經絡、氣血失調不通,都可破壞人體正常的生理功能,使平衡失調而生病,故治療疾病變應因勢利導,通之,治之。關於通之之法,《醫學新傳》小結為:「夫通者不痛,理也,但通之之法各有不同,調血以和氣,通也;上逆者使之下行,中結者使之旁達,亦通也;虛者助之使通,寒者溫之使通,無非通之之法也。若要以下泄為能,則妄矣」》這是對治病亦通的全面理解,可謂經驗之談。

總之,從生理、病理,到醫理、藥理、治療,都必須從理論到實踐通曉之。只有精通明了,才能正確認識人體的生理、病理及疾病的變化規律。即能掌握理論,又能駕馭疾病,方可擔當救死扶傷、治病救人的神聖職責。因此,「萬病惟求一通」.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28歲小伙眼睛不適,視物變形,竟與這個問題有關…… - 天天要聞

28歲小伙眼睛不適,視物變形,竟與這個問題有關……

青年報·青春上海記者 顧金華最近,90後李力(化名)總覺得眼睛不對勁,時常感到乾澀,看東西也變得模糊起來。不僅如此,他發現自己看東西偶爾還會出現變形的情況。經過一系列詳細的檢查,醫生告知他,他的眼睛問題與肥胖引發的高血脂密切相關。國家喊你來
什麼是雷暴哮喘?哪些人是高危人群?一文了解 - 天天要聞

什麼是雷暴哮喘?哪些人是高危人群?一文了解

本周末天氣變化劇烈,雷電、暴雨、大風、沙塵紛紛登場。在重慶,一場雷電暴雨過後,一些人突然出現了咳嗽、胸悶氣短、呼吸困難等哮喘癥狀。當天夜間,重慶各大醫院急診患者開始驟增。為何同一時間會有這麼多癥狀相....
糖友春日煥新計劃 - 天天要聞

糖友春日煥新計劃

柳芽抽新,薺菜破土,又到一年代謝重啟黃金期!糖友們快收下這份《春日控糖四部曲》讓血糖與春花共舞,健康共春光一色。【時令煥新·春鮮甄選】✅香椿豆腐:天然胰島素搭檔頭茬香椿含鉻量是菠菜3倍,搭配高蛋白嫩豆腐,激發細胞糖代謝活性。切記焯水去亞硝酸
知名主持人齊思鈞自曝曾患精神疾病!出現這些癥狀快自查 - 天天要聞

知名主持人齊思鈞自曝曾患精神疾病!出現這些癥狀快自查

4月13日,主持人齊思鈞自曝曾患精神疾病的消息,衝上多條熱搜,引發熱議。12日晚,齊思鈞在個人社交平台進行了直播。在直播中,他公開自己在2022年確診雙相情感障礙的經歷。直播截圖齊思鈞稱,自己服用了一年的雙相情感障礙藥物,同時進行了為期大概兩年半的心理諮詢。他表示:「一切都過去了,我經歷過來了,一切都在向好...
糖尿病患者創面的恢復狀況如何?應怎樣修復創面? - 天天要聞

糖尿病患者創面的恢復狀況如何?應怎樣修復創面?

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的慢性代謝性疾病,其發生與胰島素分泌不足或作用障礙有關。高血糖是其主要特徵,長期持續的高血糖狀態會導致全身多個器官和系統的損傷,從而導致一系列併發症的發生。據2019年統計數據顯示,全球約有9.3%的人口患有糖尿病。而根據預
「拒絕上學門診」,一號難求 - 天天要聞

「拒絕上學門診」,一號難求

北京兒童醫院是我國最早一批開設兒童心理門診的三甲醫院,去年6月,醫院從原來兒童心身醫學科的基礎上,單獨分出了一個「拒絕上學門診」。門診開設10個月,接診近一萬人次。心理方面的問題分抑鬱、焦慮、雙相情感障礙等,拒絕上學屬於什麼問題?為什麼這麼多孩子出現這種狀況,以至於一號難求?開診10個月、接診近萬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