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均是結合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的原創內容,文末已標註文獻等相關信源,為了方便大家更好的理解,部分情節存在「藝術加工」,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識。
「你聽說了嗎?張家的老張,從手抽筋到去世,就一晚上!哎呀,太嚇人了!」體檢中心的候診室里,劉大嬸壓低了聲音對旁邊的孫大媽說,語氣里透著不可思議。
孫大媽正低頭翻手機,一聽這話,手一哆嗦,手機差點沒掉地上,她瞪大了眼:「真的假的?手抽筋還能抽死啊!」
劉大嬸點點頭:「可不是嘛,昨兒晚上還好好的,早上家裡人一叫,他都涼了!醫生說,這就是拖著不治,耽誤了!咱這年紀,可不能大意了。」
孫大媽越聽越心慌。等到護士叫她名字時,她的腳步都有點發飄,心裡默念:「一定得問清楚,別萬一哪天自己也......」
孫大媽是個退休的語文老師,平日里最講究條理和邏輯,但今天她徹底亂了陣腳。
進了診室,她對著坐在桌子後面的醫生一通發問:「醫生,我聽說手抽筋能抽出人命?這是真的嗎?這要怎麼防啊?」
坐在她對面的是李醫生,一個有點禿頂但笑容溫和的中年人,他一邊翻著孫大媽的體檢表,一邊耐心地說:「您別急,這個事兒是有可能的,但咱們得看具體情況。」
「手抽筋雖然常見,但背後的原因可多了,有些是小問題,有些卻真得命要緊。」
孫大媽一聽,趕緊追問:「那老張這事兒,到底是怎麼回事,您給我說說,手抽筋咋就能要命了?」
李醫生推了推眼鏡,開始講解:「咱們先說,手抽筋是啥,其實就是肌肉的非自主性收縮。」
「比如咱們缺鈣的時候,神經信號不穩定,就會引起肌肉痙攣;再比如過度勞累,局部循環不好,也能導致抽筋。」
「但如果抽筋背後藏著更嚴重的問題,比如急性低血鈣、神經損傷、或者感染,那就另當別論了。」
「感染?」孫大媽皺著眉頭,「這手抽筋跟感染還能有關係?」
「當然有!」李醫生認真起來,「比如破傷風,這是一種由破傷風梭菌引起的急性感染,最典型的表現就是全身肌肉痙攣,包括手部。」
「很多人小傷口不在意,破傷風菌就趁機鑽進去,潛伏一段時間後突然發作,到了嚴重的時候,患者可能會因為呼吸肌痙攣導致窒息,搶救都來不及!」
孫大媽聽得頭皮發麻:「這也太嚇人了!那老張的情況,是不是這種?」
李醫生點了點頭:「很有可能,很多人覺得破傷風是小概率事件,但事實上,它並不稀罕。」
「據統計,我國每年有數千例破傷風病例,尤其在農村或老年人中更為常見。而且感染後癥狀初期並不明顯,可能只是手抽筋、僵硬,但到了後期,死亡率可是超過一半。」
「天哪!」孫大媽倒吸一口涼氣,「那我們平時該怎麼預防啊?」
李醫生笑了笑:「破傷風其實很好預防,平時受傷後,一定要及時清理傷口,別讓傷口暴露在土壤或者生鏽的鐵器環境里。」
「如果傷口深、污染重,就要趕緊去醫院接種破傷風免疫球蛋白或者疫苗,還有,老人家們平時免疫力下降,更要重視小傷小病,別想著自己扛過去。」
孫大媽點了點頭,心情稍微安定了些,但還是忍不住問:「那除了破傷風,手抽筋還有別的『殺手』嗎?」
李醫生接著說:「當然有,比如急性低血鈣,咱們人體的鈣不光管骨頭,還參與神經傳導和肌肉收縮。」
「一旦血鈣濃度過低,手腳就容易抽筋,嚴重的會引發心律失常甚至心臟驟停,這種情況在甲狀旁腺功能低下的患者中比較常見。」
孫大媽緊張地問:「這麼複雜,那咋知道自己是不是血鈣低呢?」
「很簡單。」李醫生指了指體檢單,「血鈣檢測就能查出來。平時多吃富含鈣質的食物,比如奶製品、豆製品,必要時可以補充鈣劑和維生素D。」
「還有一條,別瞎節食,很多人為了減肥吃得太少,導致營養不均衡,這也是低血鈣的原因之一。」
孫大媽這回徹底明白了。她拍拍自己的額頭:「哎呀,看來老張那事兒是給咱們提了個醒。手抽筋不是小事兒,得注意啊!」
李醫生笑著點頭:「沒錯,其實,不光是手抽筋,任何身體的異常都不能掉以輕心。」
「您知道嗎,根據全球健康數據統計,一半以上的重症患者早期都有小毛病,但因為忽視了,才逐漸惡化成大問題。」
孫大媽感慨著,「醫生,您這話是真理,看來咱以後哪怕是小抽筋小頭疼,都得當回事兒,及時來醫院檢查。
李醫生遞給她一張體檢報告,語重心長地說:「對了,還有一條,別總靠自己判斷。再小的癥狀,來醫院檢查,總比後悔強。」
從體檢中心出來,孫大媽一路感慨,想著以後得對自己的身體上點心了。
回到家,她逢人便說:「身體的毛病啊,最怕你拖!哪怕只是手抽筋,都可能是致命的信號。咱得學會聽身體的話!」
總結起來,這場悲劇確實給所有人敲響了警鐘,從「手抽筋」到嚴重後果,很多時候都是忽視小問題導致的。
人到中年或者老年,更要關注身體的細微變化,只有儘早發現問題,才能儘早解決,讓悲劇遠離自己。記住:健康不是等來的,是靠咱自己守護的!
關於如何保護身體健康您有什麼看法?歡迎評論區一起討論!
參考資料:
[1]李曉.老年人抽筋病經驗總結[J].中國社區醫師,2020,36(16):8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