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均是結合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的原創內容,文末已標註文獻等相關信源,為了方便大家更好的理解,部分情節存在「藝術加工」,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識。
晨跑,這個看似健康的習慣,真的會帶來隱患嗎?
很多人或許一邊系著跑鞋,一邊暗暗為自己的健康點贊,但當聽到「早晨跑步可能增加腦出血風險」這樣的說法。
估計會像趙大媽一樣,心裡猛地一哆嗦。
趙大媽是個退休教師,別看年紀六十齣頭,身體可硬朗得很。
這得歸功於她堅持了十多年的晨跑——每天清晨五點半,天剛擦亮,她就會準時在小區的花園裡,沿著小路跑上兩圈。
她說:「跑完一身汗,精神都不一樣了,幹啥都有勁兒!」
小區里的人提起趙大媽,無不佩服她這份毅力。
可是今天早上,趙大媽跑完步,正站在小區涼亭里伸展筋骨,聽見旁邊幾個大爺嘀咕:「你聽說沒?晨起跑操,存有引發腦出血之虞!」
尤其年紀大了的,千萬不能亂來。」
趙大媽一聽,差點把腳上的拉筋動作做變形了。
她心裡猛地一沉:腦出血?這可不是說笑的事兒!
這一整天,趙大媽心裡就像揣著只兔子,七上八下的。
她想來想去,最後決定去醫院直接向醫生討教,弄個清楚。
這跑步到底是保命還是要命?
到了醫院,趙大媽掛了個神經內科的號,等了半小時,終於輪到她了。
一坐下來,她就急切地詢問:「大夫,我聽說早上跑步可能會增加腦出血的風險,這說法靠譜嗎?」
坐在對面的劉醫生大概四十來歲,戴著眼鏡,一副文質彬彬的模樣。
聽完趙大媽的疑問,醫生臉上浮現出一抹深意的微笑:「趙大媽,您這個問題提得很到位,這說法確實不是完全沒有依據,但是,具體情況得具體分析。」
趙大媽趕緊往椅子邊挪了挪:「那您可得好好跟我說道說道,我這晨跑了十多年,別哪天真跑出毛病來。」
劉醫生點了點頭,輕輕扶了扶眼鏡,說道:「早上跑步對身體確實有不少益處,不過也存在一些潛在的風險,特別是對於上了年紀的人來說。」
我們從幾個方面來看,為什麼有人會說晨跑可能增加腦出血的風險。」
趙大媽聽了這話,心裡頭更沒底了:「這風險是啥意思啊?」
劉醫生闡述說:「首先得說說血壓這事兒,咱們早上剛起床那會兒,血壓是一天里最容易起伏的時段。」
「這會兒,身體的交感神經挺亢奮的,血管也跟著繃緊,血壓就這麼悄悄地升上來了。」
「如果再突然進行高強度的運動,比如晨跑,那血壓可能進一步飆升。」
「對於那些血管不夠有彈性或者已經血壓偏高的人來說,這種血壓一上一下的變化可能會加大中風的風險。」
趙大媽眼睛睜得溜圓:「這...我血壓平時還算正常啊!」
劉醫生笑了笑:「平時血壓正常當然是好事,但年紀大了,血管的彈性和耐受性會有所下降。
有些人平時不注意檢查,可能存在一些潛在的高血壓問題,只是沒發覺。」
趙大媽邊點頭邊追問:「那還有其他什麼原因嗎?」
劉醫生接著說:「第二個因素是血液黏稠度,早晨是血液黏稠度最高的時候,因為經過一整夜的睡眠,身體缺乏水分,血液中的成分相對濃縮。」
「要是在這個時候猛地做劇烈運動,血管的壓力會增大,可能會引起血栓或者出現血管意外。」
趙大媽下意識摸了摸自己的脖子:「可我跑步前都喝一杯水啊!」
「您這個習慣不錯,但有些人沒這個意識,直接空腹跑步,風險就更高了。」
劉醫生接著解釋,「而且不僅僅是喝水的問題,如果飲食不規律或者水分補充不足,都會加劇血液的黏稠度。」
趙大媽聽得一愣一愣的,又問:「那是不是我以後就不能晨跑了?」
劉醫生擺了擺手:「倒不是說完全不能跑,而是得注意跑步的方法和時間。」
「比如,可以把晨跑調整為早飯後進行,等身體的代謝和血液狀態穩定後再開始。」
「跑步的時候也要把握好力度,別太追求速度或者跑得太遠。」
「另外,跑前的熱身很重要,可以先做一些緩和的伸展運動,讓身體逐漸適應。」
趙大媽鬆了口氣,心裡想,原來晨跑也有這麼多講究。
她又好奇地問:「醫生,那有沒有人因為晨跑真的得了腦出血?」
劉醫生點頭:「確實有過這樣的病例,但大多是因為本身有高血壓或者血管病變的患者,運動方式不當導致的。」
「我們之前有個病人,就是清晨爬山時突然頭痛,最後確診為腦出血。」
「後來才了解到,他其實一直血壓偏高,但他自己好像也沒太把它當回事兒。」
聽到這裡,趙大媽徹底明白了,她點點頭,心想以後晨跑前一定要多注意這些細節。
正準備起身走時,又問了最後一個問題:「醫生,那我平時要怎麼注意才能更安全啊?」
「關鍵是別太拼了,運動得悠著點,慢慢來,一步步增加強度。」
趙大媽帶著滿意的答覆回了家,心裡踏實多了,她暗下決心,健康習慣雖然好,但還真得講究方式方法,才能跑得長久又安全。
關於如何預防腦出血您有什麼看法?歡迎評論區一起討論!
參考資料:
[1]王萃,王強,趙燕,等.血清NLRP3、ANGPTL2水平與高血壓腦出血患者術後發生腦水腫的關係[J].山東醫藥,2024,6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