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這個快節奏的社會中,糖尿病的發病率逐年上升,很多人卻不把它當一回事,得過且過。甚至很多人直到併發症出現才開始重視,作為一名治療20糖尿病的中醫,我說實話,這讓人又氣憤又令人痛心,不僅患者自己難受,越到後期的治療,越難難控制,甚至是無法控制。所以說,糖尿病治療要趁早。
記得去年參加北京中醫藥研討會時,有幸聆聽了倪海廈老師的精彩演講。他對糖尿病的獨特見解讓我耳目一新。會後,也是很榮幸向倪師請教治療糖尿病的方法。
倪師說了一句讓我印象非常深刻的話:"現代人治療糖尿病,大多數醫生都把重點放在補腎上,但根據我多年臨床經驗,糖尿病的關鍵在於脾胃。"
這個觀點讓我醍醐灌頂。倪師進一步解釋:脾胃是後天之本,主管運化。現代人作息不規律,飲食無度,導致脾胃功能逐漸衰退。脾胃虛弱,水谷精微無法正常轉化,才會導致血糖代謝紊亂。
倪師還慷慨地贈予我一張藥方,方中只有五味葯,卻蘊含深意:黃芪、山藥、白朮、茯苓、葛根。
回來後不久,在門診上,倪師的方子被我巧妙運用,這位患者,張女士,52歲,典型的糖尿病癥狀:口乾多飲,小便頻繁,容易疲勞,近期還出現體重下降。查體發現:舌質淡紅,苔白厚膩,脈象虛弱。
我按照倪師的方子為她開藥,並詳細講解了用藥原理:黃芪補氣健脾,是方中君葯;山藥健脾補腎,調節代謝;白朮燥濕健脾,助運化功能;茯苓利水滲濕,調節水液代謝;葛根昇陽生津,緩解口渴癥狀。五味葯相輔相成,共奏健脾利濕之效。
服藥一周後,張女士反饋精神狀態明顯改善,口渴癥狀減輕。一個月後複查,空腹血糖從初診時的11.2mmol/L降至8.1mmol/L。三個月後各項指標基本恢復正常,血糖穩定在6.1mmol/L。
通過這個病例,我更加理解了倪師的觀點。脾胃功能的調節,確實是治療糖尿病的關鍵所在。現代人普遍存在脾胃功能失調的問題,單純補腎已不足以應對複雜的病機。
自從掌握了這個治療思路,我的糖尿病好治率顯著提升。但我需要強調的是,中醫講究辨證論治,每個人的具體情況都不盡相同。這個方子雖好,也要根據個人體質進行調整,建議在專業中醫師指導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