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蓋有問題的人想鍛煉,走路還是騎自行車好?

2024年03月14日23:25:13 健康 1200

膝蓋問題最多的莫過於中老年人的骨關節炎了,有的患者關心該不該鍛煉,總的來說鍛煉利大於弊,能減輕與關節炎相關的疼痛,預防進一步的功能障礙,關節越不運動惡化的越快,因此建議患者進行一些低衝擊的運動,例如步行和騎自行車,這兩種運動都能緩解關節癥狀,還能改善心血管健康和體重,但哪種運動更好呢?

膝蓋有問題的人想鍛煉,走路還是騎自行車好? - 天天要聞

自行車和步行都有各自的優點和注意事項,選擇哪一種可根據個人愛好,同時也要考慮個人因素,以下觀點僅供參考。

騎自行車

當騎自行車時,腳懸空,不與地面接觸,與腳踏板接觸,膝關節承受的衝擊力比步行要小,能夠在避免負重的情況下,鍛煉和增強膝蓋周圍的肌肉還能有效的減輕膝骨關節炎的疼痛。除此之外,騎自行車有利於控制強度和阻力水平,患者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選擇平坦的地形或略有坡度的地形,選擇提高運動量,也可以避免膝蓋用力過度,或者兩者交替進行。

不過騎車對姿勢和技巧的要求略高,否則可能會加重關節疼痛。例如姿勢不正確,車座太低或者太高,騎的時間太長,騎車前缺乏熱身等。

步行

步行是最簡單的膝蓋鍛煉方式,有助於保持關節靈活性,也比騎車更安全,尤其對於年事已高的患者,能增強膝蓋周圍起支撐作用的肌肉,對於穩定膝關節至關重要。步行還可以促進膝關節更好的循環和潤滑,減少僵硬和不適,有助於預防骨質疏鬆症等疾病。根據一項對50歲以上的膝骨關節炎患者調查,有的人經常散步,另一些人習慣待在家裡。四年後,習慣待在家裡的關節疼痛平均增加了40%。

步行對膝關節的負重比較大,負重是把雙刃劍,一方面有益於膝蓋健康,另一方面可能加重疼痛,走路時膝蓋要承受2倍以上的體重壓力,跑步時達到了4倍以上。步行還會直接遭受地面的衝擊力,對於身材肥胖,膝關節疼痛較嚴重的患者可能會有些難度。

哪種運動更好

騎自行車和步行都有益於膝蓋健康,而且也都屬於低衝擊力的運動,但也要考慮個人因素,對於有明顯關節疼痛或者肥胖的人來說,騎自行車可能更好,因為體重可由自行車座支撐,對膝蓋的壓力和地面的衝擊力都會小,同時也要考慮患者的年齡以及整體健康情況,歲數太大的人往往患有其他慢性疾病,導致平衡能力,視力,反應能力較差,戶外騎自行車可能會帶來風險,根據情況可以嘗試室內固定自行車練習。

膝蓋有問題的人想鍛煉,走路還是騎自行車好? - 天天要聞

步行顯然比自行車要安全,不過如上文所述,步行時體重和地面會對膝關節產生直接的力,因此建議可先諮詢醫生,佩戴有助於減負的護膝,或者具備良好支撐和緩衝性的鞋子。

膝蓋有問題的人想鍛煉,走路還是騎自行車好? - 天天要聞

無論哪種運動,運動前都不要忘記先熱身,這對預防膝關節損傷或拉傷非常重要,推薦的熱身運動包括下半身的伸展運動,重點在於股四頭肌和小腿肌肉等關鍵肌肉群。

可能的情況下,可以將騎自行車和步行相結合,效果可能更好。能同時兼顧低衝擊和負重運動,保持關節活躍和強壯。還可以避免運動帶來的單調重複,患者能從運動中獲得樂趣。總而言之,該選擇哪種運動基於每位患者的個人喜好、身體狀況和生活方式。多傾聽自己身體的聲音,循序漸進,不要操之過急,遇到問題及時諮詢醫生。

醫學科普,僅供參考。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中國電研威凱檢測順利舉辦醫療器械合規專題公益培訓 - 天天要聞

中國電研威凱檢測順利舉辦醫療器械合規專題公益培訓

2025年5月20日,由中國電研威凱檢測(嘉興)公司、嘉興市藥學會聯合主辦,江蘇科標醫學技術集團有限公司協辦的醫療器械註冊檢驗要求與復用器械驗證及動物試驗公益培訓在嘉興順利召開,吸引了50餘位醫療器械企業代表現場參會。
午睡用哪種姿勢對頸椎的傷害小?很多人選擇了最差的姿勢 - 天天要聞

午睡用哪種姿勢對頸椎的傷害小?很多人選擇了最差的姿勢

很多人都有午睡的習慣,尤其現在天氣越來越熱了,中午不休息一下,下午整個人昏昏沉沉,沒有幹勁。但不少人發現,自己午休睡起來後並不是特別舒服,有時候還有脖子不適,胳膊壓麻了等情況,是不是姿勢不對?哪種姿勢對頸椎的傷害小?健康時報任璇圖午睡的姿勢
「0糖」疑惑調查 - 天天要聞

「0糖」疑惑調查

新華網財經觀察丨「0糖」疑惑調查隨著各地氣溫逐漸升高,「0糖」飲料成了不少人的心頭好。在滿足味蕾的同時,又無需擔憂過多的糖攝入,被不少消費者視為夏日最佳單品。儘管這類飲料的價格並不低,卻憑藉「健康牌」頗受年輕消費者青睞。「0糖」飲料熱度飆升
你以為正常,實際可能是缺覺的8種表現!不是打呵欠 - 天天要聞

你以為正常,實際可能是缺覺的8種表現!不是打呵欠

很多人知道「睡不夠會打呵欠」,但你可能不知道,除了「呵欠連天」外,睡眠不足還有很多其他的表現。有些表現,看似和睡眠無關,但其實可能是缺覺的表現。尤其是長期如此,一定要重視。你沒察覺的8種缺覺信號有專家曾發文提醒,這些可能是睡眠不足的癥狀與表現:1、情緒波動大,易怒或焦慮一點小事就能讓你炸毛,情緒像過山...
堅持這四點:能安穩睡個好覺,讓「失眠焦慮」不見蹤影? - 天天要聞

堅持這四點:能安穩睡個好覺,讓「失眠焦慮」不見蹤影?

深夜輾轉反側時,你是否發現自己的大腦成了永不停機的放映機?白天被忽略的煩惱、未完成的計劃、突如其來的焦慮,在黑暗中輪番上演。全球超3億人正在經歷失眠困擾,這個數字背後藏著現代人共同的生存困境——當生活節奏超越生理極限,我們該如何馴服這匹脫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