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血壓患者中,有一種說法流傳甚廣,那就是「高血壓最怕缺鉀」。那麼,這是否有科學依據呢?
鉀是人體必需的礦物成分之一,對維持血壓水平穩定有著重要意義。研究表明,攝入足夠的鉀可以降低血壓,減少心臟病、中風等疾病的風險。然而,現代飲食習慣中,人們往往攝入的鉀含量不足,導致體內缺鉀。
高血壓患者最害怕缺鉀?高血壓與鉀元素有啥關聯?
近期發布的《高脂血症食養指南》明確提出,對於高血壓患者來說,低鈉增鉀是一種有效的飲食干預方式。過多的鹽分攝入會導致體內鈉含量上升,引發血容量增加,從而可能引發血壓上升。
然而,在這個過程中,鉀元素的平衡顯得非常重要。鉀元素在維持細胞內部壓力平衡以及參與代謝過程中發揮著關鍵作用,其在高血壓治療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視。
低血鉀會產生怎樣的後果?
缺鉀會讓人感到疲憊無力。鉀是體內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與鈉一樣重要。正常濃度的鉀離子對於維持心臟跳動、神經-肌肉活動、呼吸、細胞滲透壓和體液酸鹼平衡等功能至關重要。一旦身體缺乏鉀,就會出現一系列癥狀,這些癥狀可能包括:
1.肌肉無力:尤其是下肢肌肉無力,可能會影響行走和活動。例如,一個長時間未進食的人可能會出現下肢肌肉無力,無法站立或行走。
2.耐熱能力下降:缺乏鉀可能導致身體對熱量的承受能力下降,容易感到疲勞和不適。例如,在高溫濕熱氣候下或進行猛烈運動後,可出現頭暈、噁心和疲勞等癥狀。
3.心慌:缺乏鉀可能導致心臟不規則跳動,引起心慌和不適。例如,在緊張或興奮的狀態下,可能會感到心跳加速或不規律。
4.抽筋:缺乏鉀可能導致肌肉痙攣或抽筋,尤其是在腿部和手臂等部位。例如,在劇烈運動或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後,可能會感到肌肉疼痛或痙攣。
吃什麼可以補鉀?不妨試試這4類食物
中國營養學會建議,健康人應每日攝入適量的鉀,以保持身體健康,而預防慢性病則需要更高的鉀攝入量。因此,我們需要通過合理的飲食來增加鉀的攝入量。
首先,水果是補鉀的好選擇。多數水果均含有豐富的鉀而鈉含量較低,有助於優化食物中的鈉鉀比例,對身體健康非常有益。一些高效補鉀的水果包括橙子、哈密瓜、木瓜、香蕉等。例如,一個中等大小的蘋果約含100毫克的鉀,而葡萄柚則約含140毫克的鉀。
其次,薯類也是很好的補鉀食物。除了常見的土豆和紅薯,蓮藕、菱角、涼薯和荸薺等也是富含鉀的薯類食物。它們不僅可以提供豐富的鉀元素,還含有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有助於維持心血管健康和血壓穩定。例如,100克蓮藕中就含有約240毫克的鉀。
此外,菌類及綠葉蔬菜也含有不少的鉀質。例如:口蘑約含1655毫克的鉀,而綠葉菜像菠菜、莧菜、芥藍的鉀含量也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