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輩子行醫的爺爺說:膽結石,其實是肝著火了,根本不用做手術!

2023年10月11日10:49:04 健康 1494

一輩子行醫的爺爺說:膽結石,其實是肝著火了,根本不用做手術!後來我才懂:不是所有的醫生,都願意掙乾淨的血汗錢!


幾年前的一天深夜,父親打來電話叫我趕緊回老家,說爺爺快不行了。我連夜往家趕,見爺爺半坐在床上,精神還算可以。


爺爺見了我就說:孩子,你來摸摸我的脈,這種脈很不常見的。


我摸他的脈,脈象連三五至,毫無沖和之象,當時不懂,後來才知道他這叫做「雀啄脈」,是七死脈之一,代表脾氣已絕,回天乏術。


在臨終時,爺爺都還在惦記中醫,教我知識,教我成長,我怎麼能為了錢,就去做一個坑騙患者的商人呢?


行醫多年,見得多了,我才發現,並不是所有的醫生,都願意掙乾淨的血汗錢,更多的人為了名利,可以丟棄醫德、良心!


就拿膽結石來說,讓患者做手術的醫生,那就是在掙患者的錢,為什麼這麼說呢?


我有一位患者,右上腹陣發性疼痛,口苦,尿黃已經有3個月了,B超報告顯示為右肝內膽管有0.6cmx0.8 cm的結石。


根據患者癥狀,判斷他屬於濕熱症,治療上我們以清熱疏肝,利膽排石為主。


於是,開出一張方子:柴胡枳殼金錢草、雞內金、鬱金梔子羊草結、王不留行、山楂、路路通、甘草茵陳


結果呢?


服藥半個月後,患者不適癥狀基本消失。繼續服藥2個月後,患者先後2次B超複查,顯示膽結石已經消失。


膽結石是怎麼回事呢?膽石症病,因為濕熱蘊結肝膽,肝失疏泄,氣滯血瘀或酒食過度而成。


方中以茵陳清熱利膽,雞內金、山楂消積,共為方中主葯;柴胡、鬱金、枳殼理氣疏肝,金

錢草、路路通排石。


臨床中根據症情選用活血化瘀葯,如桃仁澤蘭皂角刺徐長卿丹參等有促進排石效果。


由於服治膽結石葯時間較長,應注意患者體質,如出現氣虛、脾虛時應酌情配以党參白朮茯苓、山藥、谷芽等葯。


我常常對人說:我窮,是因為我不願意昧著良心賺錢,這不代表我掙不到錢。


我只想為可憐的患者遮風擋雨,為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這本就是中醫的職責。

一輩子行醫的爺爺說:膽結石,其實是肝著火了,根本不用做手術! - 天天要聞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這些App、SDK收集使用個人信息行為存在問題!中央網信辦通報 - 天天要聞

這些App、SDK收集使用個人信息行為存在問題!中央網信辦通報

根據中央網信辦、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市場監管總局聯合發布的《關於開展2025年個人信息保護系列專項行動的公告》,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網路數據安全管理條例》《App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行為認定方法》等法律法規和有關規定,中央網信辦組織對App、SDK收集使用個...
91歲大爺確診喉癌,接受高難度半喉切除術!提醒:長期吸煙、酗酒很危險 - 天天要聞

91歲大爺確診喉癌,接受高難度半喉切除術!提醒:長期吸煙、酗酒很危險

眾所周知,咽喉是人體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器官,集中著呼吸、發音和吞咽等功能,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近日,長沙泰和醫院耳鼻喉科主任毛坤華帶領的醫護團隊成功為一位 91 歲高齡患者實施「氣管切開術+垂直半喉切除術+喉功能重建術」。術後患者恢復良好,現已康復出院。近日,91歲徐爹爹(化姓),因反覆頭暈、肢體乏力,伴有眩暈...
人民日報:河北醫科大學第四醫院對待患者就講一個厚道 - 天天要聞

人民日報:河北醫科大學第四醫院對待患者就講一個厚道

厚道,是一種兼具道德厚度與行為溫度的價值準則,不僅是衡量醫德的精神刻度,更是踐行醫者初心的精神底色。近日,《人民日報》以《對待患者就講一個厚道》為主標題,生動報道了我院醫務工作者傳承「厚道行醫」文化,為無數家庭點亮生命曙光的感人事迹。
體重管理起來!成都「萬步有約」健走激勵大賽啟動 - 天天要聞

體重管理起來!成都「萬步有約」健走激勵大賽啟動

5月8日,由成都市衛生健康委員會、成都市體育局聯合主辦的成都市2025年「萬步有約」健走激勵大賽啟動儀式在溫江區金馬街道濱河公園舉行。本次活動積極響應「體重管理年」的號召,旨在通過推廣健走運動,幫助市民管理體重,邁向健康生活。
國家喊你來減肥 一起「享『瘦』生活」 - 天天要聞

國家喊你來減肥 一起「享『瘦』生活」

自2024年6月起,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聯合多部門正式啟動為期三年的「體重管理年」行動。今年全國兩會期間,"體重管理"議題已引發廣泛討論,成為社會關注熱點。隨著公眾健康意識的顯著提升,科學管理體重、維護體態健康逐漸成為全民共識。
七旬老人胃腸「越獄」腹壁撕開31厘米 醫生妙手修補成功 - 天天要聞

七旬老人胃腸「越獄」腹壁撕開31厘米 醫生妙手修補成功

兩年前,七旬老人張阿姨因多次腹部手術後腹壁形成長達31厘米的切口疝,腸管、胃等臟器「越獄」脫出腹腔外,在皮下形成「第二腹腔」生活備受影響。經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疝與腹壁外科團隊多學科協作,最終成功修復。該院疝與腹壁外科主任鄭燕生強調:「腹壁切口疝早期易被忽視,但拖延治療將導致手術風險倍增,患者需抓住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