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關注不迷路 ↑ ↑
普及科學知識,傳播科學精神
鐮刀型細胞貧血病(SCD)是一種常染色體顯性遺傳血紅蛋白病,由於β-肽鏈第6位的谷氨酸被纈氨酸替代,使血紅蛋白S(HbS)異常,以致紅細胞呈鐮刀狀得名。鐮刀型細胞貧血病患者臨床表現為慢性溶血性貧血、慢性局部缺血導致器官組織損害、易感染和再發性疼痛危象。超過25%的患者以急性疼痛為首發癥狀,年齡>19歲的患者疼痛越頻繁,病死率越高。
目前,鐮刀型細胞貧血病尚缺乏有效的治療方法,對症治療可以減輕患者癥狀與痛苦。可能的治癒選擇是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HSCT),人類白細胞抗原(HLA)全相合同胞供者是理想的供體,但僅有不到20%的患者有移植機會。
近日,《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JM)發表重磅研究,表明基因編輯療法可持續誘導胎兒血紅蛋白,改善疾病癥狀,或是治療鐮刀型細胞貧血病的有效策略,有望為廣大鐮刀型細胞貧血病患者帶來治癒新希望。
截圖來源:NEJM
OTQ923是一種規律成簇的間隔短迴文重複序列(CRISPR)-Cas9編輯的CD34+造血幹細胞和祖細胞(HSPC)產物,它可靶向破壞HBG1和HBG2(γ-球蛋白)基因啟動子,從而提高紅細胞祖細胞中的胎兒血紅蛋白表達,血紅蛋白將取代血液中不健康的鐮刀狀紅細胞,可防止相關併發症的發生。
使用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處理患者幹細胞中的特定基因,而後再將基因編輯後的幹細胞輸注到患者體內。共有3例受試者接受了自體OTQ923,並接受了為期6~18個月的隨訪,發現所有受試者胎兒血紅蛋白均植入並穩定誘導胎兒血紅蛋白,且患者臨床癥狀有所減輕。
此前,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曾受理一項CRISPR基因編輯療法(exa-cel)的滾動生物製品許可申請(BLA),用於治療鐮刀狀細胞貧血病和輸血依賴性β地中海貧血(TDT)患者。OTQ923開啟了第二次使用CRISPR-Cas9治療鐮刀型細胞貧血病的過程,也是針對新的遺傳區域並使用了冷凍保存的幹細胞的療法。
文章資深作者,來自芝加哥大學醫學和科默兒童醫院的James LaBelle博士表示:「目前鐮刀型細胞貧血病的潛在治療策略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在過去的10年時間裡,我們為治療鐮刀型細胞貧血病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基因療法能夠為患者帶來治癒的可能」。
參考資料
[1] Akshay Sharma, Jaap-Jan Boelens, Maria Cancio, et al. CRISPR-Cas9 Editing of the HBG1 and HBG2 Promoters to Treat Sickle Cell Disease. DOI:10.1056/NEJMoa2215643
[2] UNIVERSITY OF CHICAGO MEDICAL CENTER. New study shows promising evidence for sickle cell gene therapy. https://www.eurekalert.org/news-releases/999989
[3] 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關於印發罕見病診療指南(2019年版)的通知.
http://www.nhc.gov.cn/yzygj/s7659/201902/61d06b4916c348e0810ce1fceb844333.shtml
[4] CRISPR Therapeutics and Vertex Announce Global exa-cel Regulatory Submissions for Sickle Cell Disease and Beta Thalassemia in 2022. https://crisprtx.com/about-us/press-releases-and-presentations/crispr-therapeutics-and-vertex-announce-global-exa-cel-regulatory-submissions-for-sickle-cell-disease-and-beta-thalassemia-in-2022
免責聲明:葯明康德內容團隊專註介紹全球生物醫藥健康研究進展。本文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觀點不代表葯明康德立場,亦不代表葯明康德支持或反對文中觀點。本文也不是治療方案推薦。如需獲得治療方案指導,請前往正規醫院就診。
版權說明:本文來自葯明康德內容團隊,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謝絕媒體或機構未經授權以任何形式轉載至其他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