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歲癌症患者感染新冠,退燒後病情突然好轉,發燒能殺死癌細胞嗎

2023年01月29日18:39:11 健康 7973

當癌症碰上新冠病毒會發生什麼?

近日一位網友分享了患癌父親感染新冠之後的故事。

2022年10月,82歲的老先生意外查出了膽囊癌,並且處於廣泛轉移的狀態,醫生預計生存期不超過3個月。

雪上加霜的是,因為老先生原本就有膽結石、膽梗阻,造成了高膽紅素,老先生隨時有生命危險。要解決這一隱患的辦法,就是手術,但是家屬擔心老先生下不來手術台,放棄了這一選擇,帶著老先生回老家了,而老先生的病情此後也急劇惡化。

12月,全國各地放開對新冠疫情的管控,全國出現了大批新冠病毒感染者,老先生也沒有躲得過去。

老先生反反覆復地高燒,住進了醫院,總膽紅素飆升,出現了肝衰竭的跡象,家屬都以為老先生這次扛不過去了,於是就和醫生約定只做保守對症治療和營養支持。

令人驚訝的是,就在老先生退燒後,總膽紅素數據大幅度下降,病情逐漸好轉,並且在住院第11天後順利出院。醫生推測是新冠引起的高燒燒死了癌細胞,從而緩解了癥狀。

本以為是山窮水盡,沒想到是柳暗花明,新冠病毒是否會成為攻克癌症的手段呢?

82歲癌症患者感染新冠,退燒後病情突然好轉,發燒能殺死癌細胞嗎 - 天天要聞

一、對癌症患者來說,新冠病毒救命稻草,還是飲鴆止渴?

很遺憾,實際情況是,癌症患者感染新冠病毒重症率和死亡率更高。

2020年2月,《柳葉刀·腫瘤學》雜誌上發表的一篇文章,首次分析了癌症患者中出現新冠肺炎重症病例的風險,研究團隊收集了我國31個省內575家醫院裡1590例患者的數據,其中有18例(1%)的患者有癌症病史。

結果發現,與非癌症患者相比,癌症患者發生嚴重事件的風險更高,二者的比例分別為8%和39%。而在癌症患者中,過去一個月接受化療或手術的患者,發生臨床嚴重風險事件高達75%,比未接受化療和手術患者的43%要高出許多。

82歲癌症患者感染新冠,退燒後病情突然好轉,發燒能殺死癌細胞嗎 - 天天要聞

那為啥有些癌症患者感染新冠病毒之後病情緩解了?

實際上,案例中的老先生在感染新冠病毒之後病情緩解並非個例。

首先需要明確的是新冠引起的發燒並不能殺死癌細胞,癌細胞在43℃時容易出現不可逆的損傷,而人體所能耐受的最高溫度為40.6~41.4℃,而體溫超過42度,人體就已經有非常大的死亡風險,也包括心肺衰竭、永久性腦損傷。

其實,真正能殺死病毒的原因是免疫系統,當感染病毒後可能會激活我們的免疫系統,繼而讓癌細胞和病原體一起被殺死

但是,並非每個癌症患者都那麼幸運,當體內免疫系統被過度激活時,會發生細胞因子風暴,繼而讓身體產生自殺式的行動,免疫細胞過度活化,不僅攻擊病毒,還攻擊人的身體,造成肺部嚴重損傷,導致急性呼吸衰竭和多臟器衰竭。

在感染新冠病毒後,並非所有的患者都會有發燒表現,有人說發燒的人免疫力好,也有人說不發燒的免疫力好,到底誰的說法才是對的?

82歲癌症患者感染新冠,退燒後病情突然好轉,發燒能殺死癌細胞嗎 - 天天要聞

二、感染新冠之後,發燒和不發燒的人,誰免疫力更強?

新冠病毒感染後之所以會有發燒表現,是因為其進入體內後對免疫細胞造成刺激,免疫細胞在激活後會釋放白介素等因子,繼而讓體溫調節中樞紊亂,導致身體發熱。

陽了之後不發燒,是免疫力強還是弱?其實兩種可能性都有。

1、免疫力強

病毒入侵後還在萌芽期就被免疫系統快速清除了,還沒到觸發發燒機制的程度,說明患者自身免疫力很強。

2、免疫力弱

一些本身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免疫應答較為遲鈍,在面對外敵入侵的時候毫無反應或反應遲鈍,也不會出現發燒的癥狀。

當然了,還有第三種情況,無關免疫力。那就是個人防護做得較為到位,環境中的病毒數量較少,進入體內的也沒有那麼強,無需使用發燒為武器來「禦敵」。

綜合上文可以得知,免疫力是對抗疾病最好的武器,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也曾說過:「最有效的藥物就是免疫力」。無論是癌症還是新冠,提高我們的免疫力都非常有必要。

82歲癌症患者感染新冠,退燒後病情突然好轉,發燒能殺死癌細胞嗎 - 天天要聞

三、對抗癌細胞最好的武器就是免疫力,吃什麼能幫助提高免疫力?

飲食是提高免疫力最便捷的途徑之一,日常生活中不妨適當補充這些食物。

1、富含蛋白質的食物

《自然·通訊》上發表的研究顯示,飲食中蛋白質的含量是分泌型免疫球蛋白的主要預測因子,隨著蛋白質攝入量的增加,分泌型免疫球蛋白水平也會隨之升高,且與總能量攝入無關。而免疫球蛋白分泌增加對於提高免疫力很有幫助,日常可適當多吃肉蛋奶等富含蛋白質的食物。

2、富含維生素的食物

維生素是人體生命活動過程中所必需的一種有機化合物,在免疫反應的各個階段均有重要作用。維生素一般存在於天然食物中,人體一般無法合成,所以需要通過多攝入富含維生素的食物來補充身體所需。

如維生素a具有維持正常視覺、促進兒童生長發育等作用,西藍花、胡蘿蔔、菠菜等深綠色、紅黃色的蔬菜內維生素a含量較高;維生素c則具有促進傷口癒合、美白肌膚等作用,日常常見的獼猴桃、草莓、辣椒以及白菜等食物內含量較高。

3、富含礦物質的食物

礦物質可參與人體核酸、酶的形成與能力代謝,可幫助維持免疫細胞的完整性,對於維持免疫正常有一定影響。人體無法合成礦物質,只能通過食物攝入來補充,日常可適當多吃動物肝臟、動物血、豬牛羊等紅肉這類富含鐵元素的食物;奶類、豆類及其製品內含有的鈣元素較為豐富;貝殼類含有的鋅元素較為豐富;穀物、魚蝦類食物內含有的硒元素較為豐富。

當然了,無論吃什麼食物,最重要的還是膳食均衡。每餐都要注意攝入水果蔬菜,儘可能飲食多樣化,不要固定只吃某一種食物,建議每日食物攝入保持在12種以上,每周攝入食物的種類不低於25種為宜。

82歲癌症患者感染新冠,退燒後病情突然好轉,發燒能殺死癌細胞嗎 - 天天要聞

對於大部分的癌症患者而言,感染新冠病毒都是在疊「buff」,容易給自己的身體帶來更大的傷害,不能以小概率事件來判斷所有情況。日常還是要做好個人防護,保持生活、飲食健康,儘可能提高自身免疫力。

參考資料:

[1]《首份癌症患者新冠風險研究:更易重症》.河北新聞網.2020-02-19

[2]《得了新冠,腫瘤卻消失了?真相是......》.浙江省腫瘤醫院.2023-01-11

[3]《發燒和不發燒的人,到底誰的免疫系統更厲害?》.光明網.2023-01-07

[4]《當一個癌症病人遭遇新冠:高燒可以殺死癌細胞嗎丨記者過年》.南方周末.2023-01-27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明日立夏,切記:1不坐,2不去,3要吃,遵循老傳統 - 天天要聞

明日立夏,切記:1不坐,2不去,3要吃,遵循老傳統

明日立夏,作為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七個節氣,標誌著夏季的正式開始。立夏不僅是一個重要的時間節點,更承載著豐富的民俗文化和養生智慧。古人通過長期觀察自然規律,總結出一系列立夏時節的禁忌與習俗,以順應天時、調養身心。這些老傳統看似簡單,實則蘊含著深
81人因煙霧中毒,守護銀髮族,刻不容緩! - 天天要聞

81人因煙霧中毒,守護銀髮族,刻不容緩!

養老機構是老人們頤養天年的重要場所承載著無數家庭對長輩的牽掛與期望然而這裡人員密集老年人行為能力相對較弱一旦發生火災逃生困難極易造成嚴重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01上海2025年2月10日,上海市虹口區保寧路上一家養護院起火。消防救援人員第一時間趕赴處置,明火被撲滅,所幸未造成人員傷亡。02義大利當地時間2023年7月...
春季調理黃金期 一株薺菜化解十年寒濕 這樣吃效果翻倍 - 天天要聞

春季調理黃金期 一株薺菜化解十年寒濕 這樣吃效果翻倍

【陰陽調和湯】取帶根老薺菜3株(約200g),洗凈後與6枚草雞蛋、12顆去核紅棗、6片帶皮生薑同煮。水沸後輕敲蛋殼裂紋,轉小火燜煮10分鐘。特別注意:①保留根部藥效成分 ②不加調味品 ③經期暫停食用■ 四季活用技巧採摘開花結籽的老薺菜,晒乾
立夏時節濕熱起 護心顧脾養陽氣 - 天天要聞

立夏時節濕熱起 護心顧脾養陽氣

5月5日將迎來夏季的第一個節氣「立夏」。中醫專家提示,立夏後氣溫逐漸升高,降雨增多,濕熱之氣漸盛,此時養生防病應順應「春夏養陽」的原則,重在養護心脾、清熱祛濕、調和氣血。
39歲抗癌博主離世,親屬:一個月前確診,沒有想到病情發展這麼快 - 天天要聞

39歲抗癌博主離世,親屬:一個月前確診,沒有想到病情發展這麼快

當事人視頻作品截圖極目新聞記者 杜光然5月2日,四川閬中市一位39歲的抗癌博主離世,家屬在網上發布了訃告,眾多網友留言送別。訃告中寫道,男子因胃癌晚期並廣泛轉移,長期與病魔抗爭。5月2日,因病情加重,突發心臟驟停,經醫生搶救20分鐘無效,最終不幸辭世,享年39歲。生命之驟逝令人扼腕,距他40歲生辰僅餘6日,命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