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歲的男子周先生(化名),在無任何明顯誘因的情況下突然出現腹痛。
腹痛
在發病前,沒有出現過任何不適,吃飯睡覺大小便一切正常。起初,出現腹痛的時候,周先生也沒有在意,可是過了一個小時,腹痛讓周先生都直不起腰,這才來到了醫院。
經過查體,腹痛主要集中在肚臍周圍。無壓痛,無反跳痛,其餘腹部均正常的。發病之後沒有噁心嘔吐、無腹瀉、無畏寒、發熱,無胸悶、胸痛、心悸、氣促,無尿路刺激征。
心電圖、血壓等一切正常。生命體征很平穩。
也就是說,患者就是肚臍周圍痛,其他什麼問題都沒有。
可是醫生沒有輕視,因為在醫生看來,看似簡單的腹痛,往往隱藏著巨大的隱患。於是安排男子進行了血常規、血澱粉酶、腹部平片檢查,主要是排除胰腺炎、胃腸炎、腸梗阻等疾病。
檢查結果出來時,除了發現結腸內有少量積氣以外,其餘均正常。
這麼簡單的病史,這麼簡單的體征,可是把醫生難壞了。最怕的就是這種體征表現很明顯,但是檢查結果卻是完全正常的情況,因為腹痛的原因太多了,但是沒有一項檢查結果可以證實是哪種疾病。
B超檢查
按照醫院常規的腹痛診療流程,發現腹痛之後首先就需要排出的就是能威脅生命的血管性疾病和心源性疾病,比如主動脈夾層、心肌梗死、急性心包填塞、腸系膜栓塞等。由於患者心電圖、血壓等生命體征均正常,那麼心源性疾病基本可以排除,但是仍然不能排除腹主動脈夾層、腹主動脈瘤等等,但是腹部平片檢查並未發現異常。
按照生理解剖看來,肚臍周圍的器官無非就是迴腸、小腸系膜等,該患者突發的臍周疼痛,是不是迴腸、小腸系膜突發的疾病呢?
沒辦法,只好留院觀察。此時需要重點觀察的就是腹痛有無轉移,是否會發生新的重要體征。
很快,留院觀察36小時的時候,醫生再次查體,結果發現了重要的線索:在男子的下腹正中部可觸摸到一腫塊,摸起來軟軟的,邊界很清楚,可以用手推動,有輕壓痛。聽診發現腸鳴音活躍。
下腹正中部?摸起來軟軟的?
醫生初步懷疑是腫大的膀胱。難道是尿瀦留?
於是進行導尿。可是在導尿300餘ml之後,再次觸診發現腫塊依然存在,那這樣就排除是腫大的膀胱了。
無奈只好進行腹部腫塊穿刺,結果一針刺下去吸出了約30ml的血性液體!
腹部穿刺
新發的腫塊,位於下腹正中部位,且抽出血性液體,難道是新發的血腫?
那是什麼部位發生了血腫呢?這些疑問都擺在了醫生的面前。
由於此時已經距離發病超過36小時,且腹痛原因不明,抽出血性液體,急需剖腹探查。徵得患者同意後,急診剖腹探查,結果發現:腸袢脹氣,在患者的左上腹可見紫黑色的腸袢,看樣子是已經發生缺血壞死了。
開腹手術
手動清理,發現該腸袢已經扭轉了360°-540°,把它捋直了以後發現竟然是腸套疊。而且套入的腸段較長,腸系膜也套進去了。
醫生們暗自慶幸及時進行了剖腹探查,否則病情延誤就很可能造成更嚴重的腸壞死最終引起嚴重感染甚至是死亡。
所謂腸套疊,就是部分腸管及腸系膜套入到臨近腸管內,就像杯子套在杯子里。腸套疊一般情況下兒童易發,成年人少見。
發生腸套疊後,典型的表現就是腹痛、腹部腫塊和血便。
腸套疊
之所以發生腸套疊多數是由於腸道畸形(梅克爾憩室,一種先天性的腸道畸形)、腸息肉、腸腫瘤等使腸蠕動節律失調,近段腸管的強力蠕動將病變連同腸管同時送入遠段腸管中發生腸套疊。
發現患者為腸套疊後,試圖進行手動恢復,結果發現難以恢復,於是行腸套疊段切除,埠溫和。術後送病理,發現套入段首端腸腔內有一大息肉,直徑約1.0cm。
不久後病理證實為腸缺血壞死,腸套疊。
不得不說,腹痛的原因太多了,很多時候不能光憑直覺就能判斷。試想如果這個患者病是簡單,醫生就認為是簡單的胃腸炎或者尿瀦留治療,那後果則不堪設想。